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思路

2024-10-15 00:00张旋
在线学习 2024年9期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大数据处理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还能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共赢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实践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了职业院校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2023年6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接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完善落实组合式激励赋能政策体系,将产教融合进一步引向深入。

职业教育横跨学校、企业、技术等多个领域,是连接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重要桥梁。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推动现代企业利润增长和生产效能提升的关键力量。高职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为现代产业体系精心培育职业定位清晰、技能精湛、实战性强,能够迅速融入各类岗位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学生要掌握实操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战项目训练完成,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进而不断精进技艺,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而缺乏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企业员工也难以胜任实际工作,无法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为双方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得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产业的最新工艺和技术也为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增强。具体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由于教育本身的惯性和更新周期的限制,高职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当前大数据产业的迅速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过于传统,未能及时将大数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实训课程之中,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学生的技能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不匹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大数据处理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还能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共赢发展。

搭建实践平台,拓展服务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会计专业正面临着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账务操作转向更高级的数据分析、预测和规划能力。为了适应这一行业趋势,会计专业急需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目前,由于缺少一个统一、高效的数据共享平台或机制,高职院校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间的数据资源难以实现有效的互通与共享。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应运而生。中心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大数据处理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还能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共赢发展。理想非常美好,然而中心的建设在这一波信息化浪潮中显得步履蹒跚,其核心问题在于资源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软硬件支持的匮乏上。相较于理工类专业,会计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在硬件投入上往往捉襟见肘,导致硬件配置难以完善;而在软件层面,由于高职院校软件开发能力有限,且市场上的软件难以满足会计专业课程的独特需求,使得专业实践教学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滞后不仅阻碍了学生深入探索大数据与会计融合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实践平台的构建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核心环节。有效搭建实践平台,需要深层次分析会计行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清晰界定实践平台应具备的功能和特色。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引进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会计软件系统,模拟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构建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会计实务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要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和数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实现产教融合。

实践中心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大数据技能竞赛、会计实务操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此外,平台还可以利用实践中心的资源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提升实践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实践中心不仅能够满足校内学生的实践需求,还能为社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对标行业需求,实践仿真教学

对标行业需求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往实践教学内容多以传统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需求为导向,以传统会计基础课程为主导,偏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会计技能的模拟操作,缺乏对数字经济下会计人员新型技能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内容往往与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境相脱节。随着税法、财务制度的不断更新,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标准和流程上,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准备和职业发展。

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深入调研会计与大数据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人才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紧密对接。通过与行业内外专家和企业合作,中心引入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训课程设置,不断更新会计实践内容和技术手段,确保教学内容和技能培养能够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符合当前和未来的职业需求。

通过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实践中心可以模拟出真实的企业环境和会计工作流程,让学生在仿真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仿真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实和深刻的学习体验,更加直观地了解大数据处理和会计实务操作的具体流程,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化校企合作,共育实训师资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应当紧密围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专注于培养具备实践技能的会计人才。然而,当前众多高职院校的实践中心的开放共享程度较低,多局限于校园内部使用,缺乏与其他院校、教育机构、企业以及行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此种封闭性不仅束缚了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利用,更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从而削弱了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整体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深化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确保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校企合作模式为学校提供了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产教融合规划,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也为校企共育“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仍有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于依赖课堂讲授,而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未能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这种实践经验的缺失,不仅阻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会计专家为专业教师进行系统的实战业务培训,介绍企业先进的会计管理模式,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知识给学生和教师。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对财务大数据应用软件等先进技术平台的技术培训、岗位实践,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这种双向交流不仅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能确保教学工作更加贴近行业实际。此外,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还可以共同开发会计实训教学资源,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真实财务案例,设计出更加贴近实际、更具针对性的实训内容,进一步提高实训的实用性和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立了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互评、行业企业评价等多个维度,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完善质量体系需要制订明确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机制,搭建实践教学质量、顶岗实习质量、就业质量等多方面构成的质量体系,通过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学生反馈以及行业专家的评估,不断优化实践中心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张旋,副教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周淼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