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构建的“网络教育生态圈”,通过集成化的教育云平台,成功破解了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均衡发展,提升了教师数字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网络教育生态圈 资源库 教师学习
在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丰台区作为北京市的整体平均水平代表,其教育转型之路无疑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为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丰台区积极应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和失衡问题,创新性地制定了战略规划并构建了“网络教育生态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这一顶层设计旨在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以学生、教师和教研员三大主体为核心,依托网络教研社区和网络学习空间两大功能性应用,打破了原有的数字校园各自为政的格局,促进了师生的线上交流互动及资源流转,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丰信”平台为基 破区域教育数字化难题
在构建“网络教育生态圈”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资源建设与分享,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研员则在线上线下提供指导支持。支梅表示,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与学生的数字素养。在构建区域级教育云平台和资源库的过程中,针对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问题,丰台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打造了一个集教、学、研、评于一体的区域级教育云平台——“丰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区域业务系统与学校业务系统的整合,从教学资源到教师继续教育,实现了教师“一账户”全面管理以及资源数据的区域统筹。不仅整合了全区各校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统一的教育资源库,还引入智能算法实现资源精准推送,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需求。此外,“丰信”平台还解决了各学校重复建设问题,打破了校际数据孤岛,实现了区域统一管理的高效与节俭。丰台区还高度重视保障信息安全与版权规范,建立健全了数据管理和使用制度。
其次,在推进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方面,丰台区通过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工作坊和线上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技术。同时,鼓励教师参加跨校、跨地区的网络教研活动,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实施方式包括组织专门培训课程、设立线上教研示范项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强化家校合作与沟通等。
此外,为了全面评估教育教学成效,丰台区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基于“网络教育生态圈”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该系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学生的学业进步以及学校的整体教育效能进行全面评估,推动区域内各层面持续改进与发展。其中,教师大数据的应用尤为突出。
“数据需要跟着人的想法走。”支梅介绍,教师大数据内容涵盖师资监测、教师画像和数字提效三部分,通过构建教师发展数据指标体系,实现区域、学校、教师三级数据贯通,为各学校提供了全面的师资数据看板和专题数据报告。同时,教师大数据的应用紧密围绕人事管理和教育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借助生成式AI教师数据生成引擎,快速定制化生成数据报告,赋能教育管理领域。对教师个人而言,通过教师个人画像看板,可以清晰了解自身职业发展现状,并获得个性化发展建议和即时反馈,帮助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同时学校也能依据教师画像实施精准指导,推动教师全面发展。
“网络教育生态圈”赋能教师学习“大循环”
“网络教育生态圈的建构不仅是平台工具建设,更是理念的变革与组织学习机制的重塑。”北京第十八中学书记、校长管杰表示,在搭建“网络教育生态圈”时,新的技术、工具的采用要追求“生态系统赋能”而不是“技术最优”,我们需要“网络教育生态圈”赋能教师学习的“大循环”,而不是用网络工具建立起看似完整的“小闭环”。
在参与构建“网络教育生态圈”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实施“135”模式,即1个集群教师发展共同体机制、3个策略、5个数字化工具,有效推动了集团化教师专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面临了两大挑战。首先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师发展模式。为此,学校利用数字化赋能,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通过构建区校协同的教师研修数字化平台,重组教师发展空间结构,并借助大数据分析支持教师数字画像与教育教学诊断,鼓励教师基于共同需求建立“同题异质跨域”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了教师研修“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协同。同时,学校还建构了自上而下的“社会需要—发展路径—实践依托”教师发展路径,通过建立教师发展数字化档案和周期诊断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研修路径和资源,实现了教师研修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其次是如何促进新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避免网络研修与工具应用成为教师的额外负担。为此,学校明确了技术的定位,让技术自然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场景中,而非成为额外的负担“+技术”。坚持“技术+”的原则,开发数字化工具,助力教师学习资源的有序流动与教师之间的有效连接。同时,明确了“学习、示范、实践、评价、反思”的技术常态应用路径,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常态技术应用能力的支架,帮助教师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的技术应用习惯,避免了“无效”和“低效”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通过区域内共享的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做法包括:利用研修平台开展专家研修与网络式研修,促进跨学科、跨校、跨区域的交流合作;结合“校园、家庭、社区、城市”四大载体,建立项目学习主题课程群,积累课例研究样板,支持学生自主、跨学科和合作探究学习;利用课堂智能分析数据报告作为新型学习资源,助力科学精细化的教学研究。此外,学校还注重教师数字化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与校本研修,强化教师利用技术助力教育教学的信心,解决实践操作问题,促进技术聚焦课堂的常态应用,并建立伴随式教师课堂研究场域,实现教师资源的伴生积累与常态协同共研。“这些变化和成长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使其更加高效、科学。”管杰说。
数字化培训助推教师跟上时代步伐
“在参与丰台区‘网络教育生态圈’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分享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这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教师、校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杨琳玲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在“网络教育生态圈”的推动下,杨琳玲尝试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设计并实施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生活中的调查体验活动”为主题,通过跨学科学习、系统性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施过程中,她注重技术选择的务实性和学习支架的精细化,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生成式AI支持学生探究和学习。同时,设计课堂活动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评价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注重可视化和多元化。杨琳玲说,该模式的实践为她的教学带来了积极变化,包括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课堂互动交流更加便捷以及教学效果的突破等。
“参与数字化能力培训帮助我增强了技术能力,拓宽了教育视野,使我更加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杨琳玲称,她掌握了多种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并能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她深入了解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实现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方面,杨琳玲深入探讨了其理念和实践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通过参与数字化能力培训,她已经能够迅速掌握并应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学会了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中,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提高。“这些提升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教育数字化的挑战和机遇,为培养创新人才贡献力量。”杨琳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