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本土化的融合体育理念,传统班级化体育教学忽视残疾学生个体差异,融合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构建包容性的融合体育教育理念,创造无歧视的包容性文化氛围;差异化教学,注重个性与整体统一;激发教师内驱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融合体育教学;包容性;残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60
【作者简介】 张经慧,讲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南京,210038),155066808@qq.com;朱宁波,副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南京,210038);苗新见,助理研究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南京,210038)。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必然趋势,这一教育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崭露头角,并迅速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它强调残疾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利,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平等、适宜、高质量的教育环境[1]。在我国,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融合教育的推进步伐日益加快,已经从单纯的扩大规模逐渐转向质量的全面提升[2-3]。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合教育中的地位愈发凸显。特别是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体育教育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他们社会交往、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环节。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为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融合体育教学实证主义客观经验的基础上对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以期为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健康第一”作为《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思想和指导理念,它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全面提高在校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残疾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院校中的比例约为1.2%[4],虽然占比不高,但他们的教育需求同样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满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应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高校残疾大学生作为校园弱势群体,其教育教学的公平性应当得到充分保障,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权益的尊重,也是整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
目前,体育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让在校残疾大学生融入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方面,应当积极探索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使残疾大学生在享受平等教育的同时,也能公平享受到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资源。
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刘荣花等学者关注到高校保健课的开设情况,尽管内容涵盖了功能恢复、太极拳保健操等,但课程建设尚不完善[5]。陶杰的研究则聚焦于具体省份的高校残疾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发现了体育考试降低难度或免考的现象,进一步揭示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和挑战性[6]。赵聂深入探讨了残疾大学生健康指导的问题,指出了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以及硬件设施和器械缺乏等关键问题[7]。黄世昌则从国际视角出发,强调了融合体育教学的主流地位,并提出了完善立法、加强法规配套建设等建议[8]。刘海群等人的研究则更加关注融合体育教学的价值和策略。他们认为,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是做好融合体育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9]。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视角,从保健课的开设到融合体育教学的趋势,从地区性的研究到国际视角的对比,这些研究都为改善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学环境、推动融合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虽然学界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已有一定研究,但仍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二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构建适合我国的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三是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为残健大学生提供平等、包容的教育机会。
二、现阶段高校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存在的困境
(一)缺乏本土化融合体育理念的引领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基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个性、多元”等价值观提出的。我国的“随班就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但还要深化融合教育的内涵与精神[10]。残健大学生的融合体育教学实践本应体现平等、包容和互助的精神,但在现实中,往往难以真正实现。残疾大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平等对待和充分参与,以及如何建立长期发展的机制,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班级化体育教学忽视残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当前高校融合班的教学面临挑战。这一模式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兴趣偏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而是将他们视为一个同质群体。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能满足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导致准备不足的学生可能遭遇失败,而高水平学生可能感到缺乏挑战性。
近年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残疾大学生数量持续上升,障碍类别也由过去的肢体障碍、听力障碍扩展到言语障碍、视力障碍、精神障碍(轻度)等类型。残疾大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中感到被孤立,缺乏练习机会,常有“不完全参与”“体育课无关自己”等感受[11]。由于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在体育课中会被强化,导致残疾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嘲讽和侮辱[12]。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整体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大多数教师并未接受过专门训练,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能够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开发既简洁又好用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有效地指导其学习。
(三)融合体育教学师资薄弱
1.教师缺乏专业成长动力
教师是融合体育教学的主体,在实施融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感知与行为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在融合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缺乏自信,在教授特殊学生时常常感到不确定[13],且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期望较低,相比普通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对特殊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取得进步的期望[14]。教师倾向于将学生的异常行为归咎于学生个人问题,而忽略了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师资职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涉及到教师对融合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职业成长的感知、对特殊学生的期望以及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动力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严重影响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的质量。
2.体育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体育教师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这种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体育教师对不同类别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充分满足这些学生的特殊需求,无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其次,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特殊教育背景,他们通常未接受过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的专业培训,限制了他们在融合体育教学领域的专业成长,使得他们在面对残障学生时缺乏必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难以胜任复杂的融合班级课堂教学[15]。
三、构建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构建包容性的融合体育教育理念,创造无歧视的包容性文化氛围
1.借鉴国际融合体育教学理念
英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的融合教育发展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英国特别重视教育实践,其成功归功于实用主义思想。作为分层教学的先驱,英国通过多年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16]。日本通过特别支援教育的通级指导强调个性化学习,满足每位学生的特定需求,同时推进融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师分类化的培育[17]。澳大利亚的融合教育政策体现在《残疾人教育标准》中,确保残疾学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激发和实现其潜能[18]。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融合教育的制度化发展,并通过研究这些国家的融合教育理念,探求发展融合教育的有效措施,为我国融合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2.本土化融合体育教学理念的构建与实施
以人为本构建本土化理念。融合教育的进步必须与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理念。儒家学说“中庸”之道始终秉持适度原则,既区别于西方的极端化,又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序渐进、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19],还有所倡导的“仁爱”“和谐”和“中庸之道”等理念与融合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都强调道德伦理、人本思想以及教育公正的重要性。这些理念不仅揭示了融合教育的核心特点,也富含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刻内涵,它们是我国融合教育理念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石。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必须在多个层面付出努力:首先,通过文化传播来推广融合教育的本土化理念,增加残健大学之间的互动机会,加深相互理解。其次,激励残疾大学生积极展现自我,参与社区活动,以行动打破公众对他们的错误看法和刻板印象,进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促进柔性文化的建立。构建一个无偏见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融合教育参与者从理解上的认同发展到情感上的共鸣,并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支持。尽管国家在教育平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个别地区依旧存在残疾儿童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的情况。因此,必须持续致力于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充满平等、尊重和相互支持的柔性文化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普通人与残疾人的互动,更新公众对残疾的认识,并确保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和理解。还应该全面建设校园无障碍环境,创设融合教育的物理环境。鼓励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在同一场所中学习、生活、社交等,从而实现无差异化的反向融合教育[20]。为了提高健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班级党员、班级干部和残疾学生“一对一”的帮扶方式,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根据学生投档志愿和分数排名等将各类残疾学生相对均衡地配置到各个班级,形成“班班有特殊学生,班班有融合教育”的格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融合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差异化教学,注重个性与整体统一
1.尊重差异,满足多元需求
《萨拉曼卡宣言》指出,“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21]。融合体育教学实施中也应充分考虑到每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况,提供适合和充分的教育资源满足其学习需求,以实现实质性的教育平等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针对每个残疾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关怀,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包括对残疾大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适应。还要尊重残健大学生的体育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残疾大学生和非残疾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是明显。因此,在融合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其都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长和快乐。同时,强化残疾大学生在融合体育课程中的获得感和“决定权”,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教学必须促进形与神的有机统一
形即教学形式,包括手段、方法、流程等要素。神即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感。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促进形与神统一的关键。比如,采取“国家课程+补充课程”的课程设置模式。国家课程是指我国教育部门规定的体育课程标准,包括身体素质训练、体育理论、运动技能等方面。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残健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共同参与,通过合理的教学调整,使残疾大学生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任务,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补充课程是指针对残疾大学生特殊需求而设置的个性化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满足残疾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特殊需求。补充课程可以包括:针对残疾大学生身体特点的运动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专门为听力障碍大学生设计了功能补偿课程,如辅助器具概论、艺术治疗、听觉康复训练等,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每一个听障大学生都能够接受全面的教育。
高校应加快制订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大纲,并设置在线开放课程和翻转课堂。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残疾大学生的特殊需求,促进他们在体育领域的全面发展,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获得感。通过构建翻转课堂等多元化学习情境,可以拓宽普通学生参与融合体育教育的途径。在教学评价方面,应强化特殊学生在融合体育课程中的获得感和“决定权”,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可以通过实施包容性评价体系来实现,该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还评价他们的参与态度、进步程度和合作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三)激发教师自身内驱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1.激发体育教师职业内驱力
大学教师对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具有天然的归属感,“职业发展”是大学教师身份彰显、实现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合一的现实需求[22]。融合教育教师作为融合教育的具体执行者,直接关系到融合教育的质量。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应实施一系列综合性策略,包括深化对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提升教师自信与期望、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反馈与评估机制以及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增强对残疾大学生的教学自信和期望,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通过持续的反馈与评估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同时,确保教师获得必要的政策资源和支持,以促进其职业成长和教学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的质量。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高校可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撑,并培养适应新时代融合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提升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学理念上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驱动自身转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必要将融合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连续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应包括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持续性专业发展三个阶段。在职前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培训,确保他们在成为教师之初就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入职教育阶段,教育机构应当提供专门的培训,帮助新教师适应融合教育的教学环境。在持续性专业发展阶段,体育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要克服残健大学生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师资困境,必须从教师教育的源头入手,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和推动终身学习,提升体育教师在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领域的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体育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助于确保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词典(第三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135.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EB/OL].(2010-05-05)[2024-05-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EB/OL].(2022-01-25)[2024-05-1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201/t20220125_59 6312.html.
[4]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国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07-05-28)[2024-05-11].https://www.gov.cn/jrzg/2007-05/28/content_628517.htm.
[5]刘荣花.关于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保健体育课的探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3(3):85-86.
[6]陶杰.湖北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7]赵聂.高校残障学生锻炼指导的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4-95.
[8]黄世昌.残疾学生融合体育教育权法律保障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1):40-42.
[9]刘海群,司琦.融合体育视角下的残疾人体育教育旨归、价值与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4):121-122.
[10]彭兴蓬,雷江华.论融合教育的困境——基于四维视角的分析[J].教育学报,2013(6):62-63.
[11]Haegele J A, Hodge S R, Zhu X,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nclusiveness of integrated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J].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2019(2):141-159.
[12]Ortigüela-alcala H D,Chiva-bartoll O, Hernando-garijo A, et al. Everything is more difficult when you are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homo-sexual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J]. Sport,Education and Society,2022(4):1-14.
[13]Smith A. The inclusion of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J].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 Pedagogy,2004(1):37-54.
[14]Casebolt K M, Hodge S 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beliefs about teaching students with mild to severe disabilities[J]. Physical Educator,2010(3):140.
[15]刘春玲.新时代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反思与建议[J].教育学报,2021(2):74-76.
[16]吴佳莉.全纳教育理念下英国分层教学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5(3):3-8.
[17]王等等,梁涧溪.日本特别支援教育新进展及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9):100-105.
[18]徐添喜,孙玉梅,雷江华.澳大利亚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27-32.
[19]张玲,邓猛.融合教育的本土意蕴解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J].教育学报,2023(4):123-125.
[20]张经慧,苗新见,刘新学.普通大学生对听障大学生的体育刻板印象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1):87-90.
[21]Unesco. The Salamanca statement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R].Salmanca:Unesco.1994.
[22]杨春洪,吴慧平.他者与自我视界中的大学教师身份认同[J].教师教育论坛,2013(10):23-27.
Exploration of an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s
ZHANG Jinghui ZHU Ningbo MIAO Xinjian
Abstract: There are currently numerous challenges among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in colleges, including a lack of localized concepts of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neglect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low level of inclusive physical literacy and weak teacher workforce.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ries of innovative strategies from an inclusive perspective.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inclusive philosophy of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reate a discrimination-free and inclusive cultural atmosphere. Secondly, differentiated teaching,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ity and overall unity. Finally, inspire teacher’ dive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clusiveness; college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uthors: ZHANG Jinghui, lecturer,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Nanjing, 210038),155066808@qq.com; ZHU Ningbo,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Nanjing, 210038); MIAO Xinjian, research assistant,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Nanjing, 210038).
(责任编辑:幸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