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手语翻译是聋人与听人沟通的桥梁,社会的发展对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借鉴翻译人才培养先进经验,遵循手语翻译人才成长规律,对本科层次的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主线的“双语能力+手汉互译技能+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应用型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手语翻译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提升手语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其他高校建设本科层次手语翻译专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本科层次;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62
【作者简介】 韩梅,副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南京,210038),331369037@qq.com。
2023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立法角度保障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权益。这对于聋人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我国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设手语翻译培训课程的国家之一。目前欧美等国家的手语翻译培养涉及各个层次,已形成了从大专到博士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独立的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把手语和其他有声语言融合在同一个翻译项目中的混合培养模式[1]。
国内手语翻译教育开展较晚,2004年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中州大学)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三年制大专手语翻译专业,之后其他高校开始陆续参与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目前国内共有6所高校在坚持进行手语翻译人才培养,其中专科层次1所(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本科层次3所(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郑州教育学院),硕士层次2所(江苏师范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在本专科层次,各高校培养手语翻译人才的专业主要为特殊教育专业(手语翻译方向或手语方向)和手语翻译专业;在硕士层次,江苏师范大学培养的是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手语播音与主持方向)全日制专业硕士,南京艺术学院培养的是播音主持专业(手语翻译方向)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各高校相关专业每年招收人数略有波动,本专科层次每年计划招生约200名,硕士研究生层次每年计划招生人数较少,为10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硕士三个层次的高校手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二)国内手语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国家层面的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各高校在开展手语翻译教育时,缺乏统一标准,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各不相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从现有手语翻译教育项目所属学科来看,五所高校的手语翻译教育项目分别来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艺术学。由于所属学科不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也各不相同。本专科阶段的手语翻译人才培养带有很强的特殊教育烙印,硕士阶段则偏向于培养手语播音主持人才。手语翻译人才培养与特殊教育人才、手语播音人才培养相混淆,定位不清晰。
其次,课程结构不合理。四所本专科高校是培养我国手语翻译人才的主力,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偏向语言类课程和特殊教育类课程,翻译类课程占比偏低[2]。在硕士层次,同样存在这种情况,专业课程中艺术类课程占比较大,其次为手语类课程,手语翻译类课程很少。
此外,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参与实际翻译活动的机会不足。师资力量,特别是优秀聋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都影响了我国手语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二、本科层次手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与目标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展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早在2005年就设置了专科手语翻译专业。在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后,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该校手语翻译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成为国内第一个本科手语翻译专业。面对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困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持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围绕核心问题,形成培养模式探索路径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个人才培养核心问题,形成应用型本科手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探索路径(见图1)。
由图1可知,该校手语翻译专业首先针对聋人需求,开展专题调研,明确手语翻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同时,结合手语翻译人才核心素质,运用模式构建法构建育人体系,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次,通过系统建设,重点围绕手语、手语翻译两大课程群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活动。最后,通过行动研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与聋人协会、用人单位等协同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实践凝练和检验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成效,至此整个研究过程形成动态闭合系统。
(二)结合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手语翻译专业首先要思考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我国有两千多万聋人,为聋人群体提供手语翻译服务,可以帮助他们更便捷、更有效地与听人沟通,进而提高聋人群体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了保障聋人群体无障碍沟通的权益,国家多次出台文件支持和鼓励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例如,2022年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和语言志愿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特殊人群语言服务等”[3]。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到在发布突发事件信息时,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同步采取手语等无障碍信息交流方式,要求具备条件的电视台“每天至少播放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鼓励公开出版发行的影视类录像制品、网络视频节目加配手语[4]。
随着社会参与程度的加深,聋人群体需要手语翻译的领域不断扩展。相关调查显示,聋人需要手语翻译的场所主要为医院、银行、旅游景区、火车站、警局、法院、残联、学校/课堂及企业/单位[5]。其中聋人迫切希望能在公安局、法院等公检法机构以及医院、银行等公共场所获得手语翻译服务[6]。针对江浙沪地区的调查显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的场所依次为电视台、公安局和法院、学校、会场、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部门、工作单位[7]。公司和机构的专业手语译员在教育培训、讲座/工作坊及公益活动中提供手语翻译服务较多[8]。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聋人群体对手语翻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涉及医疗、司法、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充分了解手语翻译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结合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秉承“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服务聋人群体”的理念,以满足聋人参与社会生活需求为导向,以促进聋听融合、共同发展为目的,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国家无障碍建设急需的手语翻译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手语翻译和语言服务等相关知识,手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手、汉互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熟悉中国语言文化和聋人社会,能够胜任教育、传媒、医疗、法律等领域的语言服务及相关工作。
(三)提炼能力要素,确定人才培养重点
面对社会需求,高校手语翻译专业本科阶段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手语翻译人才。掌握手语是手语翻译必备的基本能力,但手语翻译人才不等同于手语人才。手语翻译与口译具有相似性[9-10],对手语翻译能力要素的探索可以借鉴翻译领域研究的成果。翻译专业所需知识与技能结构分别由双语技能、翻译技能、相关知识和人文素养四个模块构成[11]。有研究认为,职业译员能力构成分为源语能力、目标语能力、领域知识、翻译技术能力、策略能力和职业素养[12]。同声传译译员能力可以分为语言能力、职业素养、知识、口译技能、特质及元认知能力五大类[13]。其中语言能力,特别是外语能力尤为重要。语言、口译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同传译员能力的决定性部分[14]。针对聋人群体的调查也显示出类似结果。相关研究表明,聋人对手语译员的评价集中在翻译水平、手语能力及人品等方面[15]。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在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手语翻译自身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为:发展学生的双语能力、手汉互译技能、职业素养和相关知识。
双语能力是指运用手语进行较为复杂的语言交际的能力,运用手语语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对手语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语交际的能力。
手汉互译技能是指运用各种策略进行手汉互译的技能,能借助手语工具书和相关资源进行传译工作。
职业素养是指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持续学习并不断发展的能力等。
相关知识是指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百科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等。
由此,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参照翻译人才培养范式,结合人才需求和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顺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趋势,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逐步形成“双语能力+手汉互译技能+职业素养+相关知识”的应用型本科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三、本科层次手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在明确“为谁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围绕“怎样培养”这一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应用型本科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借鉴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手语翻译人才能力要素,构建特殊课程体系。手语翻译专业设置了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三大模块。通识课程模块的设置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增加译者的知识储备。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提高学生对双语特别是手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和多元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手语翻译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语言类课程与翻译类课程构成,语言类课程又分为汉语类课程与手语类课程,具体情况见图2。
如图2所示,手语翻译专业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了“现代汉语”“手语语言学”“国家通用手语”“行业手语”等语言类课程,手语类课程占比较大,目的是引导学生打好双语特别是手语基础,积累双语语言知识。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后,在第二、三学年开设了“手语翻译概论”“手译”“口译”等翻译类课程,增加学生翻译知识,发展手汉互译技能。核心课程中手语类课程和翻译类课程占比均为36%。
除了核心课程外,专业选修课程中也有一部分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手语能力与手汉互译能力。例如语言模块开设了“地方手语”和“手语文学赏析与创作”,期望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区手语的理解能力以及手语表达的水平。传译模块的各门课程通过模拟翻译场景,指导学生积累各领域知识,提高专业领域手语传译的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职业素养。
集中实践模块主要发展学生的手语翻译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同时在集中实践模块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忠于职守、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个模块相辅相成,围绕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明显,时序关系合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交融,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组合。同时,课程还突出了实践导向,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达到35%。
(二)围绕两大课程群,积极推动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该校手语翻译专业重点围绕手语、手语翻译两大课程群,兼顾选修课程,由点到面地推动课程建设。
1.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围绕高素质应用型手语翻译人才的基本定位,精选教学内容。首先,各门课程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课程内容单位。职业素养是手语翻译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手语翻译专业学生的学习应落实到为聋人群体服务、为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服务的目标上来。手语翻译专业各门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修订完善教学大纲,使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中,发挥不同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手语能力和翻译能力培养方面,手语翻译专业课在介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反哺社会能力的培养。除了个别课程外,大部分课程都安排了实训项目,实训项目通常在真实或虚拟的语言交际场景中进行。其次,整体规划,形成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手语翻译专业两大课程群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手语课程群在各学年依次开设“国家通用手语”“手语语言学”“专业手语”“地方手语”“国际手语”“手语文学赏析与创作”等课程,学习内容逐渐加深,涉及的范围逐渐拓展。手语翻译课程群依次开设“手语翻译概论”“手译”“口译”及各领域手语传译课程,课程内容逐渐由一般领域手语传译拓展到专业领域手语传译。两大课程群互相关联,手语课程为翻译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翻译类课程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手语能力。
2.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有效开展的素材。国内手语翻译专业设置时间短,教学资源短缺情况比较突出。为此,手语翻译专业采取各种措施,丰富教学资源。如精选现有教材,选择新出版的、体现本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同时鼓励授课教师编写专业课程教材。除了专业教材外,手语语料库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2012年开始建设国家手语词汇语料库,采集了九个地区共六万多个手语词视频,语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16]。该视频语料库建成后已经成为学生了解地方手语和进行手语语言研究的重要资源。该校赵晓驰教授主持建设的中国手语教学视频资源库于2022年上线运行。这是一个集教学、技能考核、语料分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在线视频资源库,语料库收集了一百多个来自全国各地聋人的手语短视频,语料来源广泛,视频主题涉及聋人生活各个领域。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除了利用以上教学资源之外,还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微信公众号中的手语视频开展教学活动。网络资源真实、鲜活,并且随时随地可以观看,极大地丰富了手语翻译教学资源。
3.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该校手语翻译专业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及授课形式的不同,建立了完善、灵活的考核体系。手语翻译专业课除了个别课程外,大部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手语没有书面语,所以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笔试,需要采用操作类考核方式进行。经过多轮讨论,手语翻译专业参照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了《手语翻译专业操作类课程考试试卷及材料归档实施办法》,由学校主管部门审定后执行。手语翻译专业操作类考试需要采用“一对一”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试卷以题库方式呈现,题库内容涵盖该门课程主要技能的考核点,并对题库的题量进行了规定。操作类考试中学生答题采用技能展示的形式进行,考试过程全程录制视频,方便督导考试后进行核查。由于课程特点和授课教师(聋人教师)的原因,部分课程也可以同时采用笔试和技能展示两种考核形式。在考试侧重点方面,手语语言类课程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手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同时兼顾对手语语句或短视频的理解能力。手语翻译类课程考试注意结合课程目标对学生“手译汉”或“汉译手”两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在评价方式方面,手语翻译专业课程操作类考试借鉴吸收有声语言口译课程考试的经验,针对手语表达,及手口互译等课程要求,从信息的完整性、语言的规范性、表达的整体性和策略使用等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
(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实践教学机制
手语翻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该校手语翻译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循序渐进、课程依托、连贯一体、聋听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加强专业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和对外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联合体,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1.校内课程突出实践导向
为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大部分的课程都安排了对应的实践环节。核心课程中65%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包含实训项目,为了保证实训效果,相关课程都编写了实验(实训)大纲、实训指导手册和考核标准,实训考核成绩按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2.制订详细的课外实训方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手语翻译专业制订了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方案,明确每个学期的训练重点。第一学年结合“国家通用手语”等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课后小组活动,训练学生的手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第二学年与南京市聋人协会合作,聘请优秀聋人作为手语翻译专业学生的课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到聋人团体的活动中,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手语理解、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聋人群体、聋人文化的理解程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结合翻译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利用手语翻译专业与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手语翻译公司、高等特殊教育机构、相关媒体等机构共建的实践教育平台,合作指导学生开展校内外手语翻译实践。以手语翻译专业学生为主体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聋人群体提供手语翻译服务。同时鼓励支持学生开展通用手语推广活动,通过新媒体、高校联盟、三下乡等宣传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帮助社会大众了解聋人群体。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合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为聋人群体服务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
3.重视专业(见)实习
专业(见)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形式。该校手语翻译专业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详细,实习过程管理严格。在校内实习阶段,建立各领域100分钟手语视频和100分钟音频的语料库,对学生分别进行10分钟手译及10分钟口译的校内实习实践,并设置手译六级评价标准和口译五级评价标准,促使校内实习达到最佳效果。在校外实习阶段,慎重选择具有资质的实习单位,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选派优秀教师做巡回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实习生,确保学生专业成长。
手语翻译专业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近几年该专业的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参与各项活动获奖1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7项。2018年学生开展的“太阳花”手语搜集活动被人民网授予“最具影响好项目”。
四、结语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手语翻译专业借鉴翻译人才培养先进经验,遵循手语翻译人才成长规律,对本科层次的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主线的“双语能力+手汉互译技能+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应用型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探索对于推动手语翻译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提升手语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其他高校建设本科层次手语翻译专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肖晓燕,彭雅晴,邓轶.手语翻译教育的中国模式探索[J].外国语,2020(5):98-106.
[2]郭玉祺、胡金萍.高校手语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9(7):28-32.
[3]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EB/OL].(2022-11-23)[2024-05-12].https://www.gov.cn/xinwen/2022-11/29/content_5729351.htm.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EB/OL].(2023-06-28)[2024-05-1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 88910.htm.
[5]刘卓璇.中国聋人群体手语翻译需求与翻译服务现状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6]倪兰,和子晴.上海手语翻译服务需求与现状调查[J].中国翻译,2022(4):113-119.
[7]傅敏.江浙沪地区手语翻译服务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22(1):22-27.
[8]倪兰,唐文妍,和子晴,等.中国手语服务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语言产业研究,2021(00):111-123.
[9]王继红.国内外手语翻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上海翻译,2009(2):23-28.
[10]张再昂.口译和手语翻译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11]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4-8+14.
[12]孙三军,陈钇均.译者能力构成要素及权重的实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2):106-116+147.
[13]卢信朝,李德凤,李丽青.同声传译译员能力要素与层级调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5):760-773+801.
[14]卢信朝,李德凤,李丽青.职业译员与学员的同声传译译员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23(4):17-27.
[15]张宇,彭援援,彭飞扬.成年聋人群体对手语翻译员的需求与态度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9ea7d1b3c747faf2f9a4cb5e8f4fe92a49c097aa5f5c9f8353780a0697b768a52(4):52-57.
[16]赵晓驰,任媛媛,丁勇.国家手语词汇语料库的建设与使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7(1):43-4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Level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Talents:Tak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HAN Mei
Abstract: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 is a bridge between deaf people and listener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talents. The major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has actively explored the training mode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talent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by drawing on advanced experience in the training of interpretation talents and following the growth law of these talents, and has formed a practice-oriented and competency-based applied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bilingual ability + hand-Chinese translation skills + professional literacy + relevant knowled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major, training high-quality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talen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for the disable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universities to build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major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level;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training model of talents
Author: HAN Mei,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Nanjing, 210038), 331369037@qq.com.
(特约编校:赵晓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