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四川的巴先生,从小就想要一口洁白的牙齿。他幼年换完牙后,长出的牙齿没有光泽,后来牙齿表面还出现了黄棕色斑点和棕黑色小坑,好似牙齿生了锈。长大后外出打工,到口腔专科医院寻医问药,终于知道自己的牙齿是由地方性氟中毒引起的氟斑牙,医生还说和他从小喝酥油茶和奶茶有关。
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生理功能是预防龋齿以及参与骨骼的矿化,但氟过量又可引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茶等介质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全身性慢性中毒病变。根据氟来源的不同,地氟病分为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其中饮茶型地氟病是由于居民长期大量饮用含氟量较高的砖茶、奶茶或酥油茶等茶饮料所致,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等有长期饮用砖茶习惯的地区。
氟是所有元素中负电性最强的一个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在自然界中氟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为主。同时,绝大多数的无机氟化物都能溶于水且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因此,氟的化学地理迁移能力极强,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水、空气和动物体内,易被人体获得。
而茶树是一种能够高度富集和凝聚氟的植物。氟通过气孔或水孔进入茶树,主要集中在茶树叶片中,氟随着茶鲜叶生长而不断累积,茶叶越老,含氟量越高,茶叶越嫩,含氟量越少。砖茶是用老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经发酵压制而成的外形像砖一样的块状茶,含氟量一般在500~800 毫克/千克,高者达1000 毫克/千克以上。而一般常见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其含氟量较低。
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人群总摄氟量》(WS/T 87—2016)规定了不同年龄人群的每人每日总氟摄入量的上限值,8 周岁~16 周岁(包括16 周岁)人群应≤2.4 毫克;16 周岁以上人群(不包括16 周岁)应≤3.5 毫克。在《砖茶含氟量标准》(GB19965-2005)中,规定每1 千克砖茶允许含氟量≤300 毫克/千克。但边疆居民习惯大量饮用砖茶,或加入酥油、奶等制成边疆民族极具代表性的酥油茶和奶茶长期饮用。作为边疆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砖茶的年消耗量一般为几公斤,多者达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因此,边疆居民易引起慢性氟中毒。
地氟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影响牙齿等部位,表现为氟斑牙,又称“斑釉症”,可见牙釉质面呈白垩色、黄棕色或缺损等。人从出生至8 岁期间,处于发育阶段的恒牙对氟的作用非常敏感,如果接触过量氟,即可发生氟斑牙。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轻者影响外观和美容,重者会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除造成牙齿损害外,过量的氟还会对骨骼、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肾脏等造成损害。
氟对牙齿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根据氟斑牙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轻度氟斑牙白垩变和着色较轻,无釉质缺损,对牙齿的美观和功能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处理。中重度氟斑牙着色和缺损比较明显,可能产生牙齿敏感,甚至会导致牙齿疼痛和断裂,严重影响牙齿美观和咀嚼功能。可采用漂白法、充填治疗、贴面或全冠修复予以改善美观;对于敏感或疼痛症状,需脱敏或根管治疗予以对症处理。
买茶:不要购买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无标签标识以及来源不明的砖茶。尽量避免采购高氟地区的茶叶,特别是粗老叶。购买茶叶时氟含量要求在300 毫克/千克以下。
泡茶:有长期饮用砖茶习惯的人群,第1~2 泡茶汤最好不要饮用(只作冲洗),这样能明显减少人体对氟的摄入。
喝茶:茶叶的种类有很多,避免长期喝砖茶。泡茶宜边泡边喝,不喝浓茶、长时间煮沸的茶和浸泡时间过长的茶。熬煮砖茶时不放碱,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茶叶中氟的溶出率更高。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喝茶对于国人来说,是件很平常的事,每天喝几杯茶,不仅能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还可以修身养性。普通人群喝茶,茶叶的氟含量相对较低,饮用量也不是很大,是不会引发地氟病导致氟斑牙的,因此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