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寄语

2024-10-15 00:00:00
古代文明 2024年4期

希罗多德是古代的旅行家,民俗风情和口传史料的采集者,也是讲故事的能手。他曾远足埃及三角洲地区,与当地的祭司、向导和希腊通交流。对他亲眼目睹的历史名胜、文化古迹、风土民情,他尽可能地加以写实和量化的描述,并如实转述获取的信息。对前辈流传的各种埃及的奇谈怪论,他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做出某种尝试性的批判和解释。对自己不了解的未加检验和深究的事物,他也难免人云亦云,留下很多荒诞的陈述。 ——王以欣

阿吉纽西审判的经过表明,雅典官员监督机制的有效运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将军在外作战时随时受到同僚和士兵的监督,而任何公民都可针对将军的失职行为提出控告。然而,这种依靠公民个人进行监督的方式,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官员监督机制的运作除了依赖公民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参与者心怀正义和公益精神,尤其是要自身恪守法治。 ——徐朗

先贤裔于编户之外特编为儒籍,系元代之诸色户计演变而来,以故言氏、朱氏等在明初已占为儒籍。但明初儒户因丧失了各方面的特权,实际上等同于民户。正统元年,顺天府推官徐郁奏行褒崇先贤及其子孙,先贤裔开始大规模获得免役等权利,并陆续设立了一批儒籍。儒籍内部亦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普通儒户因无法享有特权而民籍化,逐步从儒籍中剥离。先贤裔则仍坚持以儒籍为官方户籍,不仅持续至明亡,还延续至清代。 ——马志超

汲古阁《史记索隐》本因为自身存在的疑点很多,其文本来源中或有唐宋旧本的成分,所以也有很高的价值。但是毛氏所言,其得自(宋代)大字刊本,绝不可信。 ——张兴吉 吴戈

河间孔氏的移民记忆经由选择性失忆来达成,隐去先祖蒙古达官的身份,同时通过早期世系追溯,声称他们的远祖为孔颖达,除提供远祖的精神溯源外,孔氏圣裔身份也被建构起来。这种身份标签,对内生成或加强了宗族成员的认同感归属,使宗族成员享受着标签所获得的政治经济利益……对外则借助“圣裔”文化资本,提高了宗族的社会地位。在地方社会的“他者”看来,河间孔氏俨然为孔氏世家。乾隆以后的地方志中,河间孔氏锦衣卫指挥使官职以及孔氏旗人佐领职位一并得到书写。在明确为孔氏圣裔后,河间孔氏始迁祖孔神保直接被记述为曲阜人。 ——吴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