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僧师徒几人一路西行,来到了一个叫作隐雾山的地方。这隐雾山上有一个“折岳连环洞”,洞里有一个自号“南山大王”的豹子精。
后来,孙大圣带着师弟们铲除了豹子精,救了唐僧以及洞里另外一位被豹子精捉住的樵夫。樵夫为了感谢唐僧师徒,邀请他们到家中,为他们准备了一顿“野菜宴”。樵夫一共准备了接近40种野菜。如果咱们也参加一顿这样的野菜宴,大概根本吃不过来。
“白熝狗脚迹”是樵夫准备的众多野菜中的一种。“白熝”是一种烹饪手法,“熝”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熬”“煮”,“白熝”说明是清煮,不加其他调料,吃起来有种清新自然的味道。这和苏东坡的菜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狗脚迹”是什么样的野菜?
古书上倒是有几则关于“狗脚迹”的记载,比如明代的《遵生八笺》里写道:
“狗脚迹,生霜降时,叶如狗脚,采以熟食。”
清代的《野菜赞》里写道:
“狗脚迹,二三月布地生,一茎五叶,如狗迹。味淡涩。”
根据古人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狗脚迹”之所以叫“狗脚迹”,是因为它的叶子形态与狗脚相似。和许多能生吃的野菜不同,狗脚迹得熟食。明代的《野菜谱》里也提及了“狗脚迹”:“生霜降时。采之,熟食。叶如狗印,故名。”
附诗中则写道:
“狗脚迹,何处寻,狡兔乱走妖狐吟。北风扬沙一尺深。狗脚迹,何处寻。”
这里巧妙地将“狗脚迹”描绘成真实的动物足迹,并通过狡兔乱走、北风扬沙的场景描绘,感慨寻找“狗脚迹”的艰难。实则在哀叹明代社会里,饥民的生活之凄惨。话说回来,“狗脚迹”到底是什么植物?现在的许多地区,人们也会用“狗脚迹”来称呼一些植物。比如较为常见的,是我国南方的“梵天花”。
梵天花是一种小灌木,常分布在山野丛林中,在山坡小灌丛中尤为常见。梵天花比较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嫩枝上布有绒毛,夏秋季节开出淡红色的花朵。但颇具特色的是它的叶子。
梵天花的一片叶上存在多个分叉,所以叶片上往往有多个菱形或圆形裂片。其叶片深绿浅绿交织,叶片核心部分一般颜色较浅,边缘部分较深,乍一看,与“狗脚”甚为相似。梵天花也存在不同种类,叶片类型各不相同。比如“肖梵天花”的叶形,一般只有三个裂片,因此,在部分地区,也有将“肖梵天花”叫做三角枫、三合枫的。
南方还有一种被人们称为“狗脚迹”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学名叫“叶下珠”。叶下珠为什么也被叫做“狗脚迹”,没听人说过其缘由。但有朋友推测,叶下珠的单片叶片为长椭圆形,具体形态有点儿像含羞草。但含羞草一遇上外力,叶片就齐刷刷地收缩聚拢起来,梵天花则不会,远远观之,叶下珠的叶片也颇似一串小狗的足印,大概是因为这样,叶下珠也有了“狗脚迹”的称呼。但叶下珠的形态和古籍里所提到的“一茎五叶”不太相符。显然,梵天花与古人关于“狗脚迹”的描述更加契合。
在中医里,无论是梵天花还是叶下珠,都是一味中药。但现在几乎没听过有人将这两种植物当作野菜食用的。在中医书籍中,有关于梵天花的味道与功能描述:
“根及叶入药。根秋季采挖,叶夏、秋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明代的《野菜谱》图文并茂,但对“狗脚迹”的配图有些抽象,里面绘制的狗脚迹更像是簇生植物,和咱们今天所说的梵天花还不太像。而且,《野菜谱》里提到狗脚迹“生霜降时”。梵天花的嫩叶生于春季,花期在夏秋两季,虽然其叶片也可以在夏秋季节采收,但并非生于“霜降”。梵天花的这点特性跟《野菜谱》的记载有一定出路。此外,梵天花的“味甘微苦”。这些特点倒是和《野菜赞》中的“二三月布地生”“味淡涩”的记述更加贴合。
有读者做出大胆的假设:也许,“狗脚迹”只是对某种野菜形态特征的形象化描述,不同的地区,“狗脚迹”所代表的植物还不太一样,只是其外形都和“狗迹”有几分相似罢了。也有人说,明代人说的狗脚迹与清代人所说的狗脚迹还不太一样,清代人所说的“狗脚迹”,也许就是咱们现在所熟悉的“狗脚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