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出生于南京市。
1950年
从南京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本科。因建设需要,是届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1953年被分到学校工作。
1958年
调入江苏师范学院(今之苏州大学)中文系任讲师、古代文学教研组副组长、系资料室主任。古代文学教研组组长为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当年为刚入学的新生讲授文选习作,同时,为次年讲授古代文学课编写讲义。
1960年
经钱仲联先生推荐,中华书局约写《李玉和〈清忠谱〉》书稿。1961年完稿,1963年发排。因当年形势变化,直到1980年方始见书。钱仲联先生当年所写的两封信后来在网上拍卖,方始明白是书面推荐!
此次撰稿,是美林先生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早期成果,此后逐年有论著发表出版,在先生所著《学林忆往》(2022年“增订本”)的附录中附有目录,至2021年计有著作52种,文章344篇,此不一一罗列。
1969年冬,随着系科调整,调入南京师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
1971年
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南京师院中文系整理《儒林外史》并撰写“前言”。系里成立老中青三结合小组,由四人组成:组长李灵年,成员羊达之、陈美林、钟陵。曾去安徽合肥、滁州、全椒等地请人寻书,归来后四人分写,由李组长综合成文,但被系里召开的部分教师座谈会否定,乃交由美林先生一人执笔,定稿后即由系里审查通过,寄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
春夏之交,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维沫、陈新二同志来,在座谈会上说,此稿经编辑部审阅后排印数十份分发到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大体认可,稍作修改即可定稿。会后即无消息,隔了一段时日,方被告知已由工农兵学员接手写出二稿,旋又转入由十余位教师组成的新的整理小组负责,写出三、四稿。先生则被无声地调出前言小组,回归教研室。从此与整理小组全然脱钩,先生乃在正常工作之余,继续从事个人研究。
1977年
本年,先生发表4篇文章,2篇有关唐代文史,2篇则为吴敬梓研究。当《吴敬梓身世三考》发表后,上海人民出版社即给先生发来“77古字252号”约稿函,约写《吴敬梓研究》,读者对象为“大学中文系师生”。1982年交稿,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古籍组分立)出版。
1978年
初夏,王季思先生来校为他参加编写的游国恩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征求意见,在资料室座谈,与会者有唐圭璋、段熙仲、孙望等先生。散会时,王季思先生又约先生单独谈一次,乃由孙望先生主动安排下午在孙府晤面交谈。
1979年
《光明日报》发表先生《从对一首杜诗的评论谈起》(1979年9月12日),又在《社会科学战线·形象思维论丛》(1979年10月)发表《论杜诗的形象思维》。江苏人民出版社王远鸿同志乃约作《杜诗选析》,金启华先生得知,要求参与,乃与之合作,于1981年4月出书,1982年重印。
1981年
江苏人民出版社王士君约写《吴敬梓》,于1982年出书。百花文艺出版社卯思达、文秉勳两位先生来约写《吴敬梓小传》,交稿后,被编辑遗失,赔款道歉了结。10月,赴滁州参加吴敬梓诞辰280周年学术座谈会。11月,应杭州大学之邀前往讲学。
1982年
应段熙仲先生之邀,参加他的6位硕士生论文答辩,其中一名后随先生攻博。此为第一次被邀,此后历年都曾被本校及外校邀请为硕、博论文答辩委员或主持答辩。
1984年
5月,被任命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2月被任命为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均为1976年后首届。
受命与吴调公先生接待来访的罗马大学终身教授、研究张岱的专家焦里阿诺·拜尔突乔里,为此撰写《晚明爱国学者张岱》一文。
10月,在南京召开吴敬梓逝世230周年学术会议,《南京日报》于11月2日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1976年以来,全国共发表了吴敬梓研究的论文160多篇,其中1/3出自江苏作者之手”,而陈老师一人即发表了31篇。
讨论会提交论文《吴敬梓的家世对其创作的影响》,为《文学遗产》编辑要去,刊于次年第1期。
1985年
4月,应杭州大学之邀,为该校所办之元明清文学讲习班做专题讲演,学员约100余人,来自全国多所高校。
招收第一届硕士生3名。
1986年
11月,赴福建师范大学,为该校主办之助教进修班讲学,与蒋星煜先生比屋而居半月之久。
1987年
4月,分别应邀参加南京市科学研究会及南京
文化讨论会,均建议恢复吴敬梓在南京居住之所秦淮水亭。
11月,被聘为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此后多次被聘。
1988年
被任命为省政协第六届委员。
《吴敬梓研究》获江苏省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二等奖。5月,应邀参加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工作会议,并被约定撰写《吴敬梓评传》。
1989年
中华书局胡友鸣、余喆两先生来访,约请为“治学之道”专栏撰文,并承担“《儒林外史》人物论”专栏作者。12月,《新批儒林外史》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6月13日)、香港《大公报》(1990年6月4日)等报纸均有书评。
1990年
被评为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海峡两岸首届明清小说研讨会于2月1日召开,先生被任命为组委会副主任,主持开幕式。会议期间,江苏古籍出版社将与会之徐朔方、陈翔华及先生接去该社,商谈中国话本大系丛书有关问题,并被聘为编委。
2月,河北来人接去参加两岸首届元曲会,同行者有我国台湾地区代表团成员。归来后,匡老派中心负责人潘群先生送来“萋兮斐兮,成此贝锦”横幅,上书“预祝《吴敬梓评传》以传世之作早日面世”。为此,抓紧修订于6月交稿,12月即出书。《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2月20日)等报刊均有书评。
1991年
3月,应陈作霖后人陈鸣钟邀约,商讨“南京学术名人传”的编写工作。5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陈美林和〈儒林外史〉研究》专访,并配发工作照。6月,匡亚明主持召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廿一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出席。《吴敬梓评传》与匡老《孔子评传》等4部著作作为会议赠书。9月,第一届博士生2名入学。
1993年
2月,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4月,继任省政协七届委员,代表由教育界转为文化界。
7月,参加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召开的“海峡两岸文学创作与研究新趋势座谈会”。
7月,赴京,去保定转承德,参加在避暑山庄召开的“元曲国际学术会议”。
9月,被省作协聘为高级作家职称评委会委员、学科组组长,主任为陆文夫。
1994年
9月,《吴敬梓评传》获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5年
1月,应邀参加江苏省作协高级职称作家评审会,主任为高晓声。
5月,赴杭州,应邀参加《中国小说史丛书》编委会,被聘为编委。
1995年
10月,被省教委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12月,《吴敬梓评传》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二等奖,应邀赴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颁奖大会。
1996年
6月,应南京大学学位办之请,为该校授予韩素音名誉博士写推荐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陈泽人、苏德福两位先生为“中华文明之光”节目中之“吴敬梓和《儒林外史》”专题前来采访拍摄。
6月,江苏教育电视台杨乃洪等亦来采访录像。
7月,江苏明清小说研究会与扬州大学联合召
开《儒林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赴扬州虹桥宾馆参与主持。
10月,应邀赴北京师范大学接受客座教授之聘,并讲学。
1997年
6月,应福建师范大学之邀前往讲学。
10月,应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之邀赴西安,住陕西师大宾馆,中文系主任梁道礼邀请讲学,霍松林陪同参加晚宴。
12月,南京秦淮区人民政府邀请为重建之秦淮水亭作修复记,勒石为碑。
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点通讯评审成员。
1998年
为教育部“九·五”规划跨世纪人才(第二批)做通讯评审。
9月,参加南开大学等单位主办之古典文学、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会议,在此期间与卞孝萱、叶嘉莹等同游盘山,并合影。
1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等联合评审为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
1999年
5月23日在香港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论坛上继饶宗颐先生之后,做专题《物质文明与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发言。会后即飞韩国汉城,为启明大学“著名学者学术演讲会”做报告。又应国民大学之邀做“文学的功能”演讲,高丽大学亦请去做“五十年来《儒林外史》研究”报告。
6月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第三批)评审材料。
8月,赴哈尔滨参加全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会议,在此期间由黑河出境,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参观。
2000年
5月,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第四批)评审材料。
7月,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会长赵宽熙教授率团来访、座谈。
12月,韩国高丽大学崔溶澈教授夫妇来访。
2001年
1月,收学校资深教授聘书,此为首次聘评,全校12人,此后亦未再评。
11月,应同济大学之邀,前往做专题报告。
12月,应东南大学之邀,做古代选士制度报告,收入《人文通识讲演录·历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2002年
应邀参加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周直书记主持的学术会议,宣布聘先生为《明代南京学术人物传》主编,力辞不就。
6月,韩国汉城大学公派老师申朱理为高级访问学者,指名要陈老师指导元明清文学(不是学汉语),经校方报请教育厅同意,此际前来。
8月,新世界出版社约请先生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三部传奇改写为中篇小说,出版中英文对照本。三种之英文译文此后又为美国一家出版社合成一册出版。
11月,赴上海参加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住上海师大宾馆。在此期间,韩国崔溶澈、赵宽熙、朴在渊,中国台湾陈益源和香港梅节,新加坡辜美高等先后访问先生。
11月,通知先生退休,因年满70岁。
2003年
9月,应连云港市社科联邀请,参加该市“《西游记》文化陈列馆”揭牌仪式,陈先生与季羡林、何满子等被《西游记文化》刊物聘为学术顾问。
2004年
5月,南京召开“世界历史名城与名人座谈会”,先生与中外知名人士同被作为贵宾邀请与会。
国内有齐康、冯骥才、卞孝萱、葛剑雄、茅家琦等,国外有黑川纪章(日)、苏杰夫(美)、赵钟园(韩)、爱娃·玛丽亚·荷叶尔(德)等。
5月,南京图书馆召开首批学术顾问聘请仪式,由省文化厅王厅长颁发聘书,受聘者有齐康、葛剑雄、卞孝萱、阮仪三等,由先生作为受聘代表发言。
9月,赴京参加在香山饭店召开的“小说文献与小说史国际研讨会”,与陈庆浩等晤面。新世界出版社原领导周奎杰、陈有昇编审陪同新领导张海鸥来香山探访,约请先生为该社承担的“大中华文库”本《桃花扇》做整理者,以中英文对照版向海外发行。
9月,应邀赴河北师大参加王学奇先生所著《宋金元明清曲词通释》专著座谈会。
10月,陈庆浩来南京,与先生同游玄武湖。
2005年
5月,参加东南大学召开的昆曲学术研讨会。
7月,赴苏州应邀参加第二届昆曲国际学术论坛。
9月,先后应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之邀,为两校各做一次学术讲演。
2006年
2月,韩国祥明大学江南考察组权锡焕等13位教授来访,先生陪同参观南京图书馆。
5月,《文艺研究》编辑部委托王廷信教授专访先生,该年10月刊出访谈录。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78号(2009年12月)全文转载。继而王廷信又在《艺术学》4卷2辑上发表就戏曲研究等问题再次访谈录。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79期(2010年3月)全文转载。
8月,由浙大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教授陪同,参加浙大文库“知名校友陈美林先生向母校赠书仪式”。
9月,应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邀请,参加在金陵饭店钟山厅召开的二百部评传出齐的座谈会。
2007年
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聘请饶宗颐、欧阳中石及美林先生等10人为齐白石逝世50周年大型画册顾问。
10月,赴厦门参加第七届中国古代戏曲研讨会,被指定做大会总结发言。
2008年
8月,应省社联邀请,先生赴连云港参加海峡两岸中华文化论坛。
2009年
10月,顾浩邀请先生参加其词作研讨会,赴凤凰台宾馆,与会者90余人。新、老领导有张连珍、方祖岐、韩培信、陈焕友等与会。
2010年
10月,参加“中华文化与和平发展”两岸研讨会,沙人麟主持,正式代表大陆的18人中,有南大茅家琦、周勋初等8人,南京师范大学仅先生1人,应邀做《中国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发言,会后被《江苏社会科学》索去,刊发于2011年第3期。
2011年
陈庆浩先生自巴黎来访。
2013年
12月,《独断与考索——〈儒林外史〉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23年7月第二次印;《三读集——读稗读曲读诗文》也由商务印书馆印出,2023年7月第二次印。
2014年
5月,应邀参加“秦淮水亭”复建计划讨论,秦淮区副区长何素玉主持。南京电视台鞠波涛前来采访。
2015年
1月,浙大江苏校友会关裕生、沈春林前来为母校档案馆采访先生并录像,约三小时。
5月,商伟教授由苗怀明教授陪同来访先生。
2016年
7月,南京市文化局葛继彬处长及悦的读书会会长张静邀约陈老师做讲座一次,先生乃转荐冯保善、沈新林二人为之。
10月,韦晓东、张力二人来采访先生,于10月27日《凤凰江苏·金陵学人访谈》发表《秉承史传:陈美林先生的欢喜传承》报道,并附影像十余帧。《周末》于11月3日摘要发表。
10月,南京图书馆车来接先生去八楼接待室,书记韩显红及国学所主任徐忆农等接待,将赠书46部排在书架上,主客分立左右合影,座谈。后南图网及《现代快报》均有报道。
2017年
5月,在双门楼宾馆参加炎黄文化研究会,先生与茅家琦等11人被聘为特聘学术顾问。《博览群书》第10期发表胡莲玉《〈儒林外史〉研究的陈美林现象——文学经典与“创造性阐释”述评》。
2018年
11月,夫子庙文旅徐婷婷奉秦淮区区长何素玉之命拜访先生,来取去先生赠送“秦淮水亭”的著作30余部。
5月,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斯定文来访。20世纪80年代他在普林斯顿读博,曾来访学。
11月,校档案馆副馆长薛艳等三人为先生录像,长达三小时之久。
2019年
1月,江苏文脉研究院姜建来,约请先生将《吴敬梓评传》予以江苏文脉丛书出版。此传南大出版社已印行5次,香港也制成电子版。先生乃按照文脉要求,对体例稍作修改交付,于年底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之《现代传记研究》16辑(2021年9月版)发表胡鹏之长篇书评《当代“儒林”研究新路标——评陈美林先生〈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敬梓〉》。
1月,南大在读博士、《齐鲁晚报》特约记者尧育飞来访,后在《齐鲁晚报》发表访问记《陈美林:一个人的“儒林”奋斗史》(3月17日)。
2月,陈庆浩先生自巴黎来电拜节(元宵节),说收到尹磊先生转寄给他的先生为《型世言研究》所写的序言。
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儒林”之旅的回顾与反思》长文。
8月,朱万曙先生专来邀约先生参加吴敬梓学术讨论会,开幕当日来车接去,开幕式后即返。
2020年
6月、7月,先生两次赠南师文学院资料室著作30余种。
7月,中央电视台魏丹阳欲来采访,告之年老力衰,不便行动,乃将李忠明、冯保善之电话告知,请她与两位联系。
12月,《现代快报》王凡、张尧仟及一摄影记者来访。13日该报“读品周刊”以两个版面介绍《陈美林:南京给予〈儒林外史〉伟大人格》。
应中国科举博物馆原副馆长尹磊之约,为其撰写《吴敬梓“秦淮”情结与〈儒林外史〉的南京元素》,作为特稿,在《科举文化》第2、3期刊出。
2021年
5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将先生20世纪80年代所出之《元杂剧故事集》《明杂剧故事集》《清杂剧故事集》重新署真名出版精装本。见书后,《光明日报》于12月2日发表特约稿苗怀明教授的书评《古老的杂剧借精彩故事而重生》,次年《中国文化报》(2022年8月16日)又发表胡鹏博士的《加强戏曲古籍的深度整理与现代性转化》。《东方艺术》第1期发表朱恒夫教授文章《陈美林教授在戏曲研究领域的贡献》。
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出版领导小组首次向全国推荐优秀的古籍整理版本,《陈批〈儒林外史〉》为当代学人评点的唯一一部入选。商务印书馆特赠样书30套。《中华读书报》(10月13日)发表胡鹏博士《古典小说评点的现代接榫》,上海《社会科学报》(12月9日)发表高小康教授《走进活的儒林》书评。
2022年
1月,先生收到《一代词宗·夏承焘》文集3本,其中收入先生回忆夏承焘老师的文章3篇。
3月,浙江传媒集团拟举行“天风阁学词日记”全编出版新闻发布会,拟请先生参加。先生因年老力衰不能前往。该社乃约人为先生作一视频发去,在会上放映,并赠送《天风阁学词日记》一套。先生已有先前出版的日记两部,乃转送正在浙大攻博学词的夏承焘老师的再传弟子胡鹏博士。
5月,名记韦晓东约先生做口述历史,已与省档案馆联系,由该馆收藏,先生婉拒。
11月,此前出版之《学林忆往》,经增加近半内容,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增订版。
2023年
1月29日,《现代快报》网络版发表《跋涉“儒林”半个多世纪,他以46篇文章记录当代学林往事》介绍先生之《学林忆往》增订本。
3月15日,尹磊乘车来接赴“秦淮水亭”,参加由市政协课题组等单位举办之“陈美林先生赠书仪式”。会后,人民政协网等媒体有报道。
2024年
1月3日,南京吴敬梓纪念馆等单位主办“吴敬梓与我们的时代·陈美林文献展”,展出先生大量著作、文稿、照片等。《新华日报》(1月5日)、《南京日报》(2月23日)以及人民数字联播网(2024年1月5日)等一些网站均有报道,还被制成彩色视频。
6月,北京《中国文学评论》编辑天一先生自京前来采访。
陈美林先生附语:
宋健先生来访,说《名作欣赏》每期推介一位学人,在下符合要求,特来通告。原欲谢绝,但因听到《名作欣赏》而心头一动,告知宋健不佞曾在该刊1984年第3期发表过一篇介绍李玉和《清忠谱》的文章,四十年来从无联系。宋健听闻后,更大力促进。
此际,刘立志教授来访,也表示要与其妻胡莲玉博士共同协助完成。刘为古典文献专业教授、博导,胡为江苏社科院研究员、刊物副主编,是在下最后一届博士。二人在考入南师攻硕、攻博前,都与我有一面之缘,因我前去河北师大讲学、安徽师大主持研究生答辩。他们二人考来南师学习后,又结成伴侣。前几年,二人同时去美国旧金山大学访学,指导教师为斯定文,曾于20世纪80年代来我处访学,闻知二人来历后,便又与我联系,他俩尚在美学习时,斯定文曾两度来宁相访。
总之,未曾料到,四十年前在《名作欣赏》埋下了一粒草种,经过长年的培育,如今要破土而出,这可说是人与文的因缘,而先后得到宋、刘、胡的鼓励与支持,则是人与人的因缘,如为细细铺陈,亦将成为一篇学林传奇,是为记。
作者:胡莲玉,博士,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著有《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搔首问天)(人体卷)》《梅兰芳》《〈型世言〉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