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技术的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2024-10-11 00:00:00赵敏
炎黄地理 2024年7期

古建筑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修缮与保护备受关注。传统的修缮方式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要求。文章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原则基础上,探索了现代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三维扫描与打印技术的引入,为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同时,文章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科技创新等保障措施,以期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古建筑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凝结了先人的智慧,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然而,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侵蚀,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挑战。传统的修缮方式虽然传承了古老的工艺,但在应对现代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要求上,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在保护古建筑文物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实现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成为文物保护领域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的原则

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需遵循最小干预、可逆性和可持续性三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强调在保持文物原貌与历史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聚焦于必要且最小范围的修复,力求实现“修旧如旧”的效果。可逆性原则要求修缮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具有可逆性,确保未来需要再次修缮或恢复原状时,能够方便且无损地移除先前的修复材料或技术方案,避免不可逆措施导致文物价值的永久性改变。可持续性原则强调修缮与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环境友好性,注重使用环保、耐久的材料和技术,兼顾修缮工作对文物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确保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遵循这三大原则,有助于在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古建筑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传承。

现代技术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开辟了新的途径。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获取古建筑的数字模型。这些高精度的三维模型为修缮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工作人员能够在数字空间中对建筑进行分析、拆解,模拟不同的修缮方案,优化施工流程。以古建筑“故宫太和殿”为例,通过三维扫描获取的精细模型,修缮团队得以详尽地了解其结构特点、材料性能,为制定科学的修缮计划奠定了基础(如图1所示)。

不仅如此,VR和AR技术的引入更是让古建筑的魅力跃然屏上。人们可以在虚拟场景中漫步于历史的长河,感受古建筑的恢弘与精美,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数字化档案库的建立则为古建筑文物的长期监测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通过对档案数据的分析挖掘,专家学者能够追踪建筑的历史变迁,洞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文物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修缮材料虽然历经千年的考验,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挑战,其适应性和耐久性受到了限制。而新材料技术的引入,则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开辟了新的途径。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古建筑加固与修复中大放异彩。以“北京故宫角楼”修缮为例,采用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的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加固,不仅有效提升了建筑的稳定性,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历史风貌。而生物基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兴材料的研发,则为古建筑文物保护提供了绿色环保的新思路。这些材料不仅来源广泛,生产过程更加节能环保,而且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文物修复中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如图2所示)。以“南京明孝陵”的修缮为例,采用仿生材料对其进行表面修复,不仅有效延缓了文物的风化速度,更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古建筑文物的可持续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古建筑文物的存续离不开对其所处环境的精细管控。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文物营造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通过在古建筑周边部署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多维度的传感器,我们得以实时掌握文物所处的环境状态。海量的监测数据犹如一面“环境之镜”,将潜在的威胁暴露无遗。以“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为例,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我们能够动态感知洞窟内外的温湿度变化,及时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为壁画的永续保存提供了可靠保障。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更是让环境监测插上了智能的翅膀。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够洞悉环境变化的内在规律,精准预测未来的风险隐患。以“北京天坛”的保护为例,基于多年环境监测数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提前预警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破坏,为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抢险加固赢得了宝贵时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筑牢了古建筑文物抵御外界侵蚀的防线。

三维扫描与打印技术的结合,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保护开辟了全新的思路。三维扫描技术能够以毫米级的精度捕捉古建筑的结构细节。这些细节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古建筑的“数字档案”,为后续的修缮工作奠定了基础。当修缮过程中需要更换构件时,三维打印技术便可大显身手。根据扫描获取的三维模型,我们能够快速、精准地打印出所需的构件,再进行后期的工艺处理,使其外观与材质与原构件相媲美。这一方案不仅大幅提升了修缮效率,更实现了对古建筑原貌的完美复原。以“西安古城墙”修缮为例,采用三维扫描与打印技术,工作人员得以高效、低成本地修复了城墙上破损的垛口、箭楼等细部构件,使这一历史遗存重现昔日风采。对于一些难以获取或已损毁严重的构件,三维打印更是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替代路径。以“苏州网师园”为例,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复刻出已毁坏的“冰裂纹窗棂”,再经过手工上色处理,使其与园林整体相得益彰,完美再现了昔日的韵味。三维扫描与打印技术的运用,为古建筑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再现开启了新的篇章。

基于现代技术的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的保障措施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以法律的力量为文物保护提供坚实的后盾,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为破坏,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虽然已经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面对新形势下文物保护的新挑战,仍需不断完善。在修缮与保护标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技术规范,细化操作流程,确保修缮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责任追究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文物破坏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文物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保护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而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为文物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建筑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和保护好这些文化瑰宝,需要一代代文物保护人才的接力奋斗。当前,我国文物保护队伍建设仍面临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保护能力。高校要发挥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加强文物保护相关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为文物保护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打通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壁垒。而在职培训也不可忽视。文物部门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授课,帮助一线保护人员掌握最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传统工艺是古建筑文物修缮的宝贵财富,但如何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实现有机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鼓励保护人员在传承优秀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科技的养分,不断推动文物修缮技艺的创新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文物保护的强大助推器。面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诸多技术难题,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为文物保护注入新的动力。当前,文物病害诊断、无损检测、修复加固等领域仍存在诸多瓶颈,制约着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需要我们瞄准文物保护前沿,组织精兵强将,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材料、工艺、装备的研发创新。传统修缮材料存在来源难、工艺繁琐等问题,研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经济的新型材料。传统手工修缮效率低下,需要创新工艺流程,研制自动化、智能化的修缮装备,以提升文物保护的效率和精度。科技创新离不开协同攻关。我们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打通科研机构、高校、文博单位、企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让先进技术在一线应用,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倒逼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在现代技术的助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将迎来新的曙光。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优化文物保护技术,提升文物修缮质量。同时,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律建设,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只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古建筑文物的永续传承,让这些历史的瑰宝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

(作者单位:山西华文古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