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 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

2024-10-11 00:00
炎黄地理 2024年7期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线性文化遗产。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时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全面提升长城安全防护能力

建立系统准确的长城数据库。开展全市长城资源核查工作,全面核查武威长城资源情况,包括长城墙体、相关遗存以及附属设施,清楚掌握武威长城各点段的历史沿革、建筑材料、技术特点、存留状况、与相邻长城资源的关联以及全市长城防护围栏、保护标识、界桩等安装情况,为切实加强长城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撑。同时,对长城周边的历史遗迹、故事传说、民俗非遗等进行调查研究,建立准确全面的数据库,随时更新。

加快实施长城保护修缮项目。按照《武威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实施长城本体抢险加固工程、保护修缮、长城保护规划编制以及长城本体的日常管控工程。转变长城保护模式,实现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过渡,加大科学技术手段在长城保护修缮与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应用力度,确保对于长城本体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在日常维护保养的基础上,加强安全巡查和动态监测,及时对保存现状进行整理和登记;构建重点保护点段的风险清单,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长城保护管理工作模式。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实现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

建立统一、长效管理机制。市级文物部门尽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将长城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涉建项目与文物保护协调发展机制;统筹协调开发武威市长城资源,对武威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在突出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的情况下突出各地特色,主动融入甘肃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

拓宽研究渠道。加大长城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的重要指示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基础资料整理研究,对武威长城文献资料、诗词、碑刻、舆图、口头传说等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从武威长城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军事布局、商贸往来、民族交往等入手,通过搜集整理和实地调查,围绕边塞文化、游牧文化、戍屯文化、民族文化等,全面展示武威在促进中原和西域,在促进中西文化、经济、社会交流融合的重要作用;对长城沿线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故事进行梳理记载,出版成果记录。

从长城学角度研究,从多学科视角来研究武威长城,尤其是现在欠缺的土遗址保护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始,不能从长城劣化方面展开研究,为长城的科学保护提供依据;挖掘长城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如凉州攻鼓子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被人所知悉,但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攻鼓子和军旅驻行息息相关,是一种古代汉唐军旅乐舞遗存。如此情况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不断推动长城文化与汉唐文化、丝路文化、五凉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打造高层次研究平台。聚焦省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工作室等资源优势,加大与敦煌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力度,拓展武威长城文化研究领域,举办长城专题学术论坛、讲座、研讨会,挖掘梳理武威长城关联的历史变迁、故事传说、民间艺术、红色文化等系列题材,打造一批展现时代价值和武威长城特色的精品力作,讲好武威长城故事。成立学术委员会,市级长城保护机构统一领导长城学术研究,邀请省内外著名长城专家,有效行使学术审议、学术评议、学术研讨等,为武威长城学术研究注入活力,推动长城文化学术繁荣。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拓展展示方式。打造特色展示点。根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以嘉峪关为基点,以酒泉肃州段、山丹段、临泽段、永昌段、民勤段(石羊河林场大滩分场长城、王谋长城、红崖堡、青茨墩等)、古浪(光丰长城、胡家边长城、台子长城等)、天祝段(松山新城)、兰州西固段、景泰段、兰州西固段为明长城重要展示节点,形成集中展示带。

数字化展示的运用。设计符合武威特色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LOGO及标识系统,构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建设的聚合效应、衍生效应、带动效应。开发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云旅游系统,让武威境内长城遗址的“前世今生”再现云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朴实语言,向群众全方位、多维度、多视角展示武威长城文化。探索“互联网+”、AR、VR等互联网、数字化展示手段,开发云演艺、云展览、云直播等线上文旅项目,可以有效解决长城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

建设武威长城文旅融合区。配合甘肃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段建设方向,建设嘉峪关文旅融合区,以主题展示区为核心,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明代雄关”核心展示园为核心,突出长城文化主题,打造以嘉峪关长城防线为龙头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辐射带动武威天梯山石窟、文庙、白塔寺,民勤县红崖山水库、瑞安堡、苏武沙漠大景区,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林场等景区,天祝县三峡、冰沟河等景区。立足民俗文化、非遗体验等,将凉州乐舞、河西宝卷、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民勤小调等融入武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增强体验感、互动性,营造武威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

精心打造武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地标”。古浪圆墩长城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属“旧边”长城的一段,建筑形制多样,有墙体、敌台、城堡等。2019年对该段长城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和围栏加固,建有观光木栈道、瞭望台、停车场等设施。该段长城交通便利,周边是黄羊河农场万亩葡萄园构筑的葡萄长廊,将长城文化融入其中,突出长城丝路与边塞文化、西北土质长城夯筑工艺、现代观光农业等特色,建设长城遗址公园,展示境内三段长城的修建历史、主要功能、走向等,展示长城周边出土文物。

开辟长城旅游精品线路。将长城展示利用纳入威市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中,丰富长城休闲产品和服务,凉州区围绕黄羊河周边土塔长城、长丰长城进行开发和利用,整合白塔寺藏传佛教文化、天梯山石窟文化、西夏文化、五凉文化等文化旅游元素发展历史文化体验游;民勤县围绕石羊河湿地公园建设,对红崖山水库长城2~3段、东安堡进行开发利用,结合沙漠生态治理、治沙成果展览、红崖山水库、瑞安堡、苏武沙漠景区开展漠长城探险游;古浪围绕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充分展示光辉长城2段、光丰长城及长城陈列馆展示的基础上,融合古浪战役纪念馆为主开展红色教育游;天祝县围绕藏土民俗风情,依托乌鞘岭大景区、马牙雪山、抓喜秀龙和松山草原风光,突出高原长城特色,开发以长城为主题的民俗生活体验游。还可借助大靖历史文化名镇、土门历史文化古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依托长城建设的边塞古镇古村记忆传承游。还可依托黄羊河葡萄酒小镇,举办长城葡萄酒节、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发展长城观光体验游。

促进长城文化产业发展。尽快打造长城旅游品牌,充分挖掘武威遗产厚重的历史资源,提炼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符号,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旅产品,使静态文化活起来。结合武威长城文化,鼓励相关企业拓宽旅游市场,不断完善长城旅游品牌,将长城文化与其他资源相结合,设计特色长城旅游实景演出产品,增强旅游的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设计武威长城文创产品,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总体影响力,带动长城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

开发长城文化旅游新业态。依托武威明长城集中展示带,古浪县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充分展示光辉长城2段、光丰长城及周边重点集镇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古浪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当代愚公精神,融合古浪战役纪念馆,昔日西路军在硝烟战火中的革命历程,开展红色教育游;依托天祝乌鞘岭大景区、马牙雪山、抓喜秀龙和松山草原风光,开展康养体育游。

加大对武威长城的宣传力度。长城保护机构要借助长城国家公园建设项目打造长城景区,创新举办“丈量长城”“回望长城”“行走长城”、长城徒步行、长城寻迹摄影展等活动,扩大长城文化的影响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长城的保护宣传工作,使长城沿线的每一位居民和游客既是长城文化的享有者,也是长城的保护者。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邀请网络达人联合拍摄长城保护专题宣传片或小视频,借助“流量”传承长城故事,挖掘长城文化,运用长城故事了解长城历史,扩大宣传效果。

基金项目: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2023年创新工程科研咨询青年项目:甘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项目编号:2023ZCQN08)。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