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的保护与修复是使用适合的材料和技术以达到恢复器物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修复工作必须是在陶瓷器的稳定性上进行修复,起到保护器物的功能,修复之前首先需对器物的材质、损坏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估,需要熟知各种修复材料的不同特点,并针对不同器物制定修复方案,“对症下药”,在确定器物安全的条件下,对器物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修复步骤主要包括对陶瓷器观察与分析、清洗、拼对、粘接、补配、上色等一系列的工序。
修复的最终目标是对器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方案,为此特制定如下保护工作目标。
清洗目标:对器物表面局部的污染物完成不同程度的清洗后,可以去除损害陶瓷器结构的有害物质及清除在外堆积的污染物,恢复其历史原貌。
粘接目标:对个别断裂的器物,需进行科学粘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达到展示需求。粘接后缝隙的填补可以避免灰尘的堆积,从未避免危害陶瓷器。
补配目标:对个别缺失部位的器物,需进行科学的补配,恢复其完整性,保持整体的协调性,达到展示效果。
最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上色,使器物整体上协调统一。
修复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完整的档案记录原则:器物的修复应从实际的现状、病害调查、保护材料的试验、保护过程等每一阶段都要进行拍摄、文字记录,保留完整的档案资料,以便对照和作为再保护的依据。
真实全面地保留和延续器物的历史信息以及所包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依据“最小干预”原则:以抢救保护第一,最低限度的干预修复,做有必要的修复即可;依据“协调一致”及“可辨识”原则:使用的修复方式及材料不得对后续的修复有影响,并且修复后的部分与器物既要协调又要可辨识;依据“可持续保护”原则:一般选用的是传统材料,并且要经过科学的分析,以便对器物的再保护;使用非传统材料需遵循的原则:安全性,不损害器物本体;耐久性,抗老化;可去除性,需具有良好的可去除性,可使用较易手法完全清除。
第一,清洗基本要求。器物的清洗程度最小干扰本体,可有效地最大化去除残留的损害器物的物质;不可损害器物本体,在清洗过程中不应出现损害器物的现象,如划痕、裂隙等情形应尽量避免;并在清洗当中对使用的化学材料等应及时处理,不能残留在器物本体当中;清洗操作时,试验区域应首先选择器物的次要部位,避开文字、纹饰等重要区域;清洗完成后,清洗部位从视觉上应与周围协调统一。
第二,粘接基本要求。粘接材料的选用不应对器物造成影响,粘接性低于或等于本体的粘接强度,且较易去除并不损害器物粘接的接触面。
第三,补全基本要求。补全时应根据其历史信息等依据进行修补,禁止主观的想象及创造,应保证补全后恢复其原有风貌;对于补全材料的选择及方法,在补全的部分与原来的部分应有区别,不可影响整体性及观赏性;补全的材料还应考虑可逆性及协调性,可逆性即是在拥有对修复器物更好的方式和材料时,在不损伤器物的同时,将原有的补全材料清除,且不影响再次的补全。协调性是指在补全过程中所选用的材料要与原器物相似,即性能基本相同为最佳选用材料,不会破坏器物。
云冈研究院一批陶瓷器碎片现存于文物修复室,经初步分类拼对后基本以瓷碗为主。这些碎片是在云冈扩建景区挖掘出来的,挖掘时被分成较多碎片,基本没有保存完整的,且存在较多病害,其中残缺、断裂、表面污染较严重。
对于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纹饰等都有着较明显差别。纹饰的绘画内容更加复杂多样且具有观赏性,有动植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等。而现处于云冈研究院的此批陶瓷器外壁均有绘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铁锈红绘制的植物图案,二类是“食堂”文字为主的绘画,另外可以看到在碗底有数字印迹,有五等,以及数字11、10等等。
为了更好地对器物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修复,针对其材质、所处的环境和损坏程度,进行各方面的保护方法、材料等试验,选择出最适合的方法和材料,使器物恢复原貌,并减少表面污染物对器物表面的损害。在实施前,会进行试验,用更针对、更适合的材料和方法进行修复。
具体修复步骤操作如下:
第一,首先对器物拍摄、文字记录。
第二,对器物进行清洗步骤,清洗是修复的重点,也是耗时较长的一道工序。表面清洗方法与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本体和各种病害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器物所处的大环境和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价值等各方面考虑,通过现状调查和试验,选择出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清洗方法和材料,根据其病害情况进行清洗。清洗前需对其进行试验,选择较小范围及不明显区域进行试验对比,选择的清洗材料及工具有效且不会对器物造成伤害。清洗过程中,防止有害污渍和清洗材料进入到器物本体,应避免使用浸泡方式,首先拿软毛刷对表面积尘进行轻扫,扫除表面尘土后,底层露出,再使用清洗材料进行清洗,一般使用棉签进行蘸取来去除附着污染物,棉签要及时更换。清洗结束后,如果使用了化学清洗材料,需清洗干净然后撤干水分避免残留在器物上影响器物本体,最后置于通风避光的室内晾干。清洗是为了陶瓷器的长久保存,所以清洗操作不可过度,要适当保存陶瓷器的原状。
第三,对于此批器物完成清洗的陶瓷器碎片在正式粘接前必须进行预拼,无需粘接剂,选择的拼对后预加固工具是纸胶带,目的是防止在较多碎片中需进行二次拼对且确定碎片的拼接顺序。碎片的拼接顺序需确定,正确的拼接顺序能够使碎片拼合的更加“严丝合缝”,以保证所有碎片最终都能拼接起来,避免出现错位现象使部分碎片无法粘接。预拼时,可先将小片拼成大片,然后将较多大片拼接完成,可以从底部逐渐拼到口部,或者从口部拼到底部,拼接后可用纸胶带帮助固定。
具体操作方法:因为碎片较多,需对所有碎片进行分类,根据形状、质地、大小、颜色、种类等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拼对,根据拼对过程观察到碎片有较明显的两种颜色,粗略分为白瓷色及黄色两类,首先将其进行区分,而黄色碎片占比较少,所以优先对黄色碎片进行拼对,黄色碎片中在瓷碗的外壁又可分为“带字”瓷碗和“带花”图案的瓷碗再进行分类,将瓷碗的碗底碎片和口沿碎片进行分类,根据瓷碗的碗底圈口大小先进行拼接,相符的用胶带将其预粘接,将所有带有碗底的碎片拼接完成后,再依次根据碎片上残留的字迹及图案信息进行拼对。将黄色碎片拼接完成后再以此方法对白瓷色碎片进行拼对及预粘接。
第四,粘接。首先将需要粘接的器物仔细组合、拼对,按对接的位置依次摆放。然后将器物粘接面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在粘接处两端预先贴纸胶带,防止粘接剂溢出后污染陶瓷器。再按比例调配粘接剂,用不锈钢刀具蘸取粘接剂涂抹在断面中间拼接断面,用力挤压片刻,并除去挤出的余胶。最后,用制作的夹子或热熔胶固定,将其放在沙盘中等待固化,要小心放入沙盘中,避免错开后粘接面粘上沙粒,二次处理放入后,调整摆放的位置避免粘接的碎片发生错位,选用的沙粒颗粒要小,需要时在器物外放置较软的隔垫或铺上布,防止沙粒对陶瓷器的表面造成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在粘接前需进行拼对,确定粘接顺序,防止粘接后出现残片无法入位现象出现。另外,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撞动,以免碴口错位影响粘接效果。
第五,对缺失处进行补全,补全复原器物可以恢复器物原貌,并使器物结构稳定,避免缺失处积落灰尘、水汽,影响外观。对于面积较小的缺失,一般不需要模补;对于缺失面积较大,则需要模补。对于这批瓷碗,为了修补时与原型基本相同,则采用模补,使用石膏作为补全材料,石膏补配固化时间短、可塑性强、工艺简单。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需要使用红蜡片进行模补,在保存完好的器物面将红蜡片贴上并加热,必要时可捏出凹凸面,等待红蜡片冷却定型后将其固定到缺失处贴紧,为使其贴实防止留有空隙影响模型,可使用工具将其固定贴紧;之后将调好的石膏灌到红蜡片中,直到与器物表面齐平,待石膏固化后,去除红蜡片,再用刮刀、砂纸将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平整。
第六,补色。在绘制瓷器上的图案时,首先使用塑料纸进行翻制,一种方式是在塑料纸上把相同的图案描绘下来,再把塑料纸放在需要补全绘制的地方,然后再描绘一次,把它刻在需要描绘的地方,另一种方式是把大概轮廓印在需要绘制的地方。
第七,修复后对器物拍摄、文字记录,保留完整的档案资料。
总之,修复后要达到一定的耐久性,以及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科学保护,使器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双重体现。
(作者单位:大同云冈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