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山东省的古代海洋文明遗址的考古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东不仅拥有丰富的陆地文化遗址,其漫长的海岸线还隐藏着大量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从庙岛群岛海域的水下资源普查,到甲午海战沉舰定远、来远舰遗址的水下考古调查,一系列海洋考古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还为重新评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与影响提供了实物证据。本研究旨在概述山东省近期在古代海洋文明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这些考古新发现如何挑战传统的历史叙事,重塑我们对海岱文明乃至中华文明整体框架的理解。通过深度剖析这些考古成果,更深入地洞察古代社会的海洋活动、文化交流和技术进步,为构建全面的古代海洋文明研究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明清海防体系的考古调查
明清时代,山东海岸线织就了一幅精密的防御图景,逾二十座卫所星罗棋布,奠定坚实的海疆基石。登州营、文登营、即墨营三大海防支柱,宛如半岛北、东、南的铁三角,紧密联动各卫所,编织成一个多层次、互为支援的防御网。此体系中,明代偏重于卫城、兵营及烽燧系统的构筑,而清代则在前者基础上,密集增设炮台,强化海岸火力,以御海上之患。
青岛,作为明清海防链上的一个关键节点,留存着众多历史印迹。雄崖所古城遗址与夏河城垣,作为主干防御工程,至今挺立,默默讲述往昔的军事智慧。管家大村兵营等小型驻点,虽规模有限,却在局部防御中举足轻重,与一系列烽火台共同搭建起迅速的警报网络。逄猛张墩台等,则是巡检司职能的实体体现,兼具巡逻与治安维护双重功能。清代炮台如唐岛、古镇口、亭子兰的发掘,彰显了海防设施的进步与革新,成为那段辉煌海防史的活化石。
这些遗址不仅深度揭示了明清海防体系的组织结构、军事技术演进,还映射出当时社会经济状态与海洋战略的变迁。它们超越了历史的尘埃,成为当代海洋安全战略的宝贵参考,对于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价值非凡。
探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青岛节点
探究青岛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地位,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探秘,它不仅重现了这座东方海港的辉煌往昔,也深化了我们对历史上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理解。胶州湾,作为孕育青岛的海湾,其水域下掩藏的沉船残骸,揭秘了青岛作为唐代至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北线枢纽的神秘角色。作为当时北方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和商业重镇,青岛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架起了东北亚与远西交流的桥梁。沉船中发掘的瓷器、铁器等物品,无声地讲述着那个年代国际贸易的繁盛与文化互动。这些考古发现不仅确立了青岛在古代全球贸易网中的显著位置,还凸显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紧密的经济纽带和文化交流。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与专注于宋代商船如“南海一号”的发现相比,胶州湾沉船遗址更多揭示了近代海防与航海技术的痕迹,共同绘制了一幅多元历史景观。
近年来,水下考古技术的飞跃推动了深海领域的新发现,包括在1500米深海底找到明代沉船,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虽非直接关联青岛,却间接强化了我们对青岛作为海上交通节点历史价值的认知,反映了国家对“一带一路”历史脉络的深切探索。
青岛的海丝地位,不仅限于沉船,还体现在广泛的文物点和海洋遗迹中。沿山东海岸,青岛、烟台、威海等地遗留的古港口、码头、航标和建筑群,都是其作为海上丝路节点的实物例证,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进一步彰显了这些遗产的历史价值和保护紧迫性。
崂山沿海聚落与渔业文明:从史前到近代的变迁
在史前时期,崂山沿海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尤其是海洋资源的直接反映。北阡遗址等考古发现揭示了史前人类如何利用简易工具进行渔业活动,并逐步形成对海洋的依赖。这一阶段,聚落布局往往紧邻海岸线,便于获取食物资源,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利用智慧。海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生存所需,也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形成的基石,如海洋崇拜的出现,体现了人与海之间独特的精神联系。
进入明清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崂山沿海渔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渔村社会结构趋于复杂,生产方式多样化,海洋资源管理也更加精细化。渔民采用的新式网具和工具,显著提升了渔业生产力,促进了渔产品的商品化和远距离贸易,青岛渔市因此成为区域经济的活跃节点。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青岛地区经济的增长,也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迁,渔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
青岛开埠后,西方的介入加速了海洋渔业的现代化转型。渔业机械的引入、渔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科技的应用,极大7513064ef4efa215f5ed8ae64af80683提高了渔业效率和产量,标志着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此外,渔业政策的调整,如渔业权的规范、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等,反映了政府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青岛港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窗口,其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海洋休闲渔业的兴起,则是青岛探索渔业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成功案例,不仅促进了渔业与旅游的融合,也为海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平台。
青岛近海岛屿的文化遗产
青岛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其近海岛屿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瑰宝,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遗产的宝地。这些岛屿散落在黄海之滨,如珍珠般点缀其间,其中蕴含的宗教遗址与祭祀场所,生动展现了当地居民对海洋的深切崇拜及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
田横岛便是青岛近海岛屿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悠久的祭海节而闻名。每年春季,当鱼汛来临时,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渔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这项习俗已绵延超过五百年,旨在感谢大海的恩赐并祈求来年的丰收。仪式中,渔民们通过献祭、诵经、舞龙舞狮等活动,表达对海神的敬畏与感激,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深厚的依存关系,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之情。这一传统活动不仅弘扬了海洋文化,也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展示了海洋文明的持续性与生命力。
青岛近海岛屿上的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传承的独特空间,它们以宗教遗址、祭祀场所等形式,展现了人与海洋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尊重,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些岛屿作为活生生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海洋文化、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科技助力下的青岛水下考古
山东省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水下考古培训、调查、发掘工作并首个成立专业水下考古研究机构的地区,现代科技的应用一直深刻改变着我们探索古代海洋历史的方式,尤其在清代“定远舰”“来远舰”北洋沉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中,科技的助力让深埋水下的历史片段得以重见天日,为深入理解海洋战争历史和舰船构造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精密探测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革新应用包括GPS差分定位、高精度声呐与多波束测深系统,它们能构建三维海底地图,精确定位海底泥沙下的沉舰遗存。侧扫声纳与海底扫描技术则使考古人员能观察舰体结构、遗物分布,甚至辨识沉舰损伤。浅地层剖面仪的次表层探测技术能穿透海底表面沉积物,揭示隐藏的历史痕迹,提升考古调查效率与精确度。借助磁力探测在重点沉船疑点区域进行物理扫测,通过其中铁质遗存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精确定位,为考古发掘提供导向。
在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中,智能水下机器人(ROVs)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s)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装备携带高清摄像头、传感器及采样装置,能够深入水下执行复杂考古探查任务,如详细记录沉舰现状、收集样本、进行实时视频传输等。通过远程操作,考古人员能够在岸上实时监控作业过程,减少了人力潜水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水下考古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智能设备的灵活运用,使获取的考古数据更加全面,为后期的分析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省作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重要区域,其丰富的海防遗址与悠久的文化遗存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考古方法的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山东乃至全国的海洋文明研究将揭开更多未知的面纱,深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这些遗址与文物的保护与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启迪当下、照亮未来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探索古代智慧的同时,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作者单位: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