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在修缮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当前文物保护的政策环境、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指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短缺、专业人才缺乏、保护意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等。文章强调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以实现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对于改善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强调要“健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制度”。
基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与保护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政策环境方面,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然而政策落实不到位、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保护效果。资金投入虽有增加,2023年全国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总额达200亿元,但基层单位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直接影响修缮工作质量和进度。在技术水平方面,3D扫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修缮精准度和效率,但在基层单位的推广仍显不足,许多地方仍以传统修缮技术为主。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全国县级及以下文物保护机构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比例不足30%,严重制约了高质量修缮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模式上,政府主导的体制虽有利于资源统筹和政策执行,但也存在效率不高、灵活性不足等问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较低,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复杂现状。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人才培养、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公众参与度,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与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近年来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的基层文物保护单位,获得充足的修缮资金更为困难。资金短缺不仅影响修缮工作的开展,还可能导致文物保护措施不到位,增加文物损毁的风险。
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需要高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基层文物保护单位普遍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一方面,专业院校培养的文物保护人才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城市或知名文物单位工作;另一方面,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这导致许多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缺乏专业指导,影响修缮质量。
传统修缮技术与现代保护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如何在保持文物原真性的同时,满足现代安全标准和功能需求,是基层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一大挑战。例如,一些古建筑在进行消防设施改造时,如何在不破坏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安装现代消防设备,往往让基层工作人员感到困扰。
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实现合理利用,是基层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又一难题。过度保Pt+V43AuWtoL0mGtzHr4Zw==护可能导致文物“封存”,失去活力;而过度开发则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找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需要科学地规划和精细地管理,这对基层单位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文物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然而,目前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参与度还较低。如何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是基层文物保护单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改善基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与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创新资金筹措机制。解决基层文物保护单位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创新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系是关键,可通过设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事业的积极性。探索“文物保护+文化旅游”模式,通过合理开发文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保护目标的双赢。引入市场机制,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修缮和保护。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对历史价值高但知名度不足的文物给予倾斜。推广“互联网+”募资模式,利用众筹平台吸引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使用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文物保护相关的金融产品,为文物保护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这些多元化、创新性的资金筹措机制,为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解决基层文物保护单位人才匮乏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是关键,可建立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养适合基层需求的专业人才。实施“文物保护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提供优厚待遇、职业发展机会等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工作。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鼓励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如建筑学、材料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促进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设立“文物保护名师工作室”,发挥老一辈文物保护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培养新生力量。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基层文物保护人才提供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待遇。鼓励文物保护单位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提升基层文物保护的科研水平。实施“文物保护人才下基层”计划,组织高水平专家定期到基层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措施,为基层文物保护单位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加大科研投入是基础,鼓励开发适合基层使用的文物保护新技术,如便携式检测设备和现场快速分析技术。推广应用3D扫描、虚拟现实(VR)等数字化技术,提高文物修缮的精准度和展示效果。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文物病害预警系统,实现文物保护的预防性维护。开发文物保护专用材料,如新型修复材料和防护涂层,提高修缮效果和文物的耐久性。建立区域性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共享服务。推广使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提高文物勘察和日常监测的效率。开发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文物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新技术在基层文物保护中的实际应用。组织科技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通过这些多元化的科技应用措施,全面提升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技术水平,实现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为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如下页图1所示)。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管理方式,可有效缓解政府压力,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不仅能增加资源投入,还能激发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建立文物、规划、旅游等部门的跨界协作机制,形成文物保护的整体合力,避免各自为政导致的资源浪费。在适当的文物保护单位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特许经营模式,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定期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评估,及时优化管理策略。推行“文物医院”模式,为基层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修复服务。组建区域性文物保护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文物保护责任,强化问责机制。
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可以在中小学课程中融入文物保护知识,培养青少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文物知识普及,扩大受众群体。组织文物保护开放日活动,让公众近距离了解文物保护工作,增强保护意识。开展“文物保护小卫士”等青少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年轻人直接参与文物保护。举办文物修复技艺展示活动,让公众了解文物保护的专业性和艺术性。设立文物保护公众咨询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推广“认养文物”计划,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文物保护。开展文物保护主题摄影比赛,激发公众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组织文物保护专家进社区讲座,提高居民的文物保护知识。这些多元化的公众教育和参与措施,将有效提高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形成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持久动力(如图2所示)。
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公众教育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在实施这些措施时,应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和文物特点。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地投入和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作者单位:山西圆方古迹保护修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