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

2024-10-11 00:00:00刘华
炎黄地理 2024年7期

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关键载体,其价值无可替代。它们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忆,是历史的生动写照;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着古人的审美与创造力;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为现代研究提供珍贵线索。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困难重重。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许多文物面临被拆除或破坏的风险,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自然环境的破坏,如风雨侵蚀、地质灾害等,也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严重损害。同时,旅游开发的压力也不可小觑,过度开发可能导致文物的损毁和原真性的丧失。鉴于此,探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让我们留住历史的根脉,还能为后代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平衡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监测与治理,为文物营造良好的保存环境;在旅游开发中坚持适度原则,确保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在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意义深远。不可移动文物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忠实记录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至今的发展轨迹。每一座古老的建筑、每一处古老的遗址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如中国的故宫,它见证了明清两代王朝的兴衰更迭,从宏伟的宫殿建筑到其中收藏的无数文物,都蕴含着大量关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抽象的文字描述,而是以实物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对故宫建筑结构、布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通过宫殿内的文物陈设,能够洞察当时的工艺水平、文化交流情况以及皇室的生活方式等。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世界各地的古老城堡、庙宇、古村落等不可移动文物,都是解开人类历史谜题的钥匙。它们帮助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广大的历史爱好者拼凑出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完整画面。没有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人类对历史的认知将会是残缺不全的,很多历史细节可能会永远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而后人也将难以从根源上去探寻自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会因此受到削弱。

不可移动文物常常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那雄浑壮丽的柱式结构,还是中国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绝伦的壁画与佛像雕塑,都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无与伦比的精湛工艺。这些艺术杰作不仅是当时艺术家们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人类艺术创造力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的集中爆发。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艺术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它们的审美价值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各个时代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如现代建筑设计中常常会借鉴古代建筑的结构元素或装饰图案,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功能相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作品。同时,不可移动文物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素材,人们通过实地参观或者图片影像资料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促进整个社会艺术素养的提升。

不可移动文物是古代科学技术的宝库。古老的建筑遗址往往隐藏着当时工程技术的奥秘。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其建造过程涉及复杂的数学计算、力学原理以及工程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当时是如何被掌握和运用的,至今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通过对金字塔的研究,我们能够推测出古埃及人的测量技术、运输手段以及建筑材料的加工工艺等,这些对于了解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而且,不可移动文物中的科学技术信息还能为现代科技的创新提供宝贵的借鉴。比如古建筑中体现的生态环保理念,一些传统建筑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巧妙设计,能够启发现代建筑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创新。从文物中获取的古代材料加工和保存技术等知识,也有助于现代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突破。不可移动文物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它们的保护,以确保这些珍贵的人类遗产能够传承下去,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丁房阙,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型,其独特造型与精美雕刻,是特定时期建筑风格与工艺的直观呈现。然而,它的保护现状堪忧。自然风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素,长期受自然环境影响,阙体产生裂缝与剥落,这是岁月侵蚀的痕迹。而人为破坏,尤其是游客不文明行为造成的损害,更是雪上加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监测与维护。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如同为丁房阙安排一位专属的健康守护者,定期细致检测,能够在问题萌芽时就发现并处理。开展科学研究也极为关键,借助专家学者的智慧深入探究,从而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不可或缺。利用多种渠道,如媒体、文化活动等向公众普及丁房阙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公众意识到其珍贵性,保护意识便会提高,丁房阙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其次以大荣桥为例,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横跨河流,既是交通枢纽又是地方标志性建筑。岁月使桥体结构出现损坏,而河水侵蚀与洪水冲击则是更为直接的威胁。在可持续发展策略方面,加固桥体结构是当务之急。通过有效的加固措施提升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这是让大荣桥继续履行使命的基本保障。治理河道环境也很重要,减少河水对桥体的侵蚀,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大荣桥的旅游资源也大有可为。在保护的前提下,挖掘其旅游价值,既能让更多人领略古桥的魅力,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再看青龙古建筑群,以其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展现着江南水乡建筑的独特魅力,是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但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挑战,周边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古建筑群的风貌。而且资金和技术的困难使得古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举步维艰。针对这些问题,划定保护范围并管控周边环境是基础。明确保护范围后,能防止周边不合理的建设等对古建筑群风貌的破坏。多方筹集资金是解决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支持能为古建筑的维护和修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培养专业人才则能从技术层面提升保护工作的水平,确保古建筑群得到科学合理地维护,使其珍贵的建筑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这些文化遗产各有其独特的价值,虽然面临不同的挑战,但通过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望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明确各方在文物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在明确保护责任方面,应具体到各级政府部门、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和个人。例如,地方政府应承担起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主导责任,负责制定保护计划、提供必要的资源等;文物保护单位则要履行日常管理、维护和研究等职能。同时,加大对破坏文物行为的处罚力度至关重要。对于故意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应根据文物的价值、破坏的程度等因素,制定严厉的经济处罚标准,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对于因过失造成文物损坏的行为,也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以提高全社会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敬畏之心。

不可移动文物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将其保护纳入城乡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合理地保护规划要综合考虑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规划过程中,首先要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于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不仅要涵盖建筑物本身,还应包括其周边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空间。在确保文物安全方面,规划应考虑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潜在威胁。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加固和抗震设计应成为规划的一部分;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区域,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对文物的侵蚀。同时,要注重文物周边环境的协调,避免在文物周边进行与文物风格不相符的建设项目,保持文物所在区域的历史风貌。

资金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文物的日常维护、修缮、研究以及保护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如对于一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筑,政府资金可以用于聘请专业的工匠进行修复,购置合适的建筑材料。但仅依靠政府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通过税收优惠、荣誉授予等吸引企业和个人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进行捐赠。还可以建立文物保护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产生的收益也可以反哺文物保护工作,如文物景点的门票收入等。

公众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加强宣传教育是增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关键。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和意义。在学校开设文物保护相关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在社区举办文物保护讲座和展览,让居民近距离了解身边的文物。鼓励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建立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让公众参与到文物的日常巡查、宣传等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公众监督举报破坏文物的行为,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对于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不可移动文物,要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和产品,让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旅游对文物造成损害;采用先进的保护技术,确保文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通过对丁房阙、大荣桥和青龙古建筑群等文化遗产的深入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管理不善等问题。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许多机遇,比如科技的进步、公众意识的提高以及政策的支持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抓住这些机遇,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包括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采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加强保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及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这些努力,不可移动文物不仅能够得到妥善保护,还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保护历史的痕迹,还能让这些历史的痕迹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