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山东石刻资源保护

2024-10-11 00:00:00王悦
炎黄地理 2024年7期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当今各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山东地处东部沿海,悠久的历史和海陆结合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山东地区重传统、重教化的文化民俗,培养了山东人勤劳朴素、乐善好施的美好品格。山东古代石刻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精湛、分布广泛,是中国石刻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石刻资源的保护和发掘,积极开展就地保护、修复还原等多项工作,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在挖掘保护、展示利用和融合发展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保护石刻资源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章从山东地区石刻资源的价值、保护利用现状及改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山东石刻资源概况

山东是中国石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石刻资源,这些极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石刻资源,是了解山东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和研究这些石刻资源,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具有深远意义。山东石刻目前大体分为秦汉碑刻、汉代画像石、北朝摩崖刻石以及北朝隋唐墓志等几类。秦汉碑刻包括成型的碑、画像石榜题等文字石刻,如琅琊刻石、王陵塞石等,山东汉代碑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备受瞩目,并得到书法家的青睐;在1949年之前,汉代碑刻的发掘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济宁曲阜等地。1949年以后,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又出土了一大批汉代碑刻,如《王陵塞石》《渔山刻石》等,总数达到百余种。秦汉以后,北魏的《高贞碑》《高庆碑》《马鸣寺碑》和《张猛龙碑》等碑刻,成为书法界的“宠儿”,在书法史上享有极高地位。山东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记录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重要信息,是一部极具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北朝摩崖刻石是在天然石面上进行刻字或刻画,山东地区摩崖刻石主要代表有云峰刻石和佛教摩崖刻经,北朝摩崖刻经场面十分宏大,堪称中国书法史上一绝。山东遗存的历代墓志有近百种,尽管数量不算大,但却不乏精品,如《李谋》《李璧》等墓志在全国有着极高的声誉。

石刻资源与文旅融合的价值

石刻资源种类繁多,是文化艺术之瑰宝,艺术价值丰富。石刻涵盖了线刻、浮雕、圆雕等多种形式和手法,展现了古代工匠们卓越的审美和创造力。石刻作品题材广泛多样、造型生动逼真、线条流畅优美,极富美学价值。此外,石刻文物还展现了古代卓越的书法艺术:魏碑体——横画石上倾斜而排叠取势、撇捺开张而颇具隶意;《张猛龙碑》——书法清劲耸拔,用笔与结构追求变化;《高贞碑》——书法方劲峻整,笔势畅达,在北朝碑刻中独树一帜,与《张猛龙碑》同属于北魏碑中之佼佼者。这些魏碑书法作品风格多样、古朴雄浑、价值极高,为之后隋唐时期楷书的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刻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由于其涵盖了碑刻、墓志等多种形态和类别,物理性质也较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稳定,受环境等影响较小,是部分流传至今的历史信息的关键载体。石刻文物以原貌产出,未经其他人转述与解读,是研究者探索历史文化信息过程中最可依赖信任的初始材料,能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从而提升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石刻文物,还可以实现文物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实现对文献记载的合理补充,推动历史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如王相臣、朱法宝通过《宋高昌庸墓志》考证出“高昌庸《宋史》无传”。可见,墓志的发现可补史籍之缺。

石刻资源作为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风俗。保护和研究石刻资源,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展示和解读石刻文物,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石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能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以文促旅,推动山东地区文化旅游业的持续繁荣。例如,邹城的摩崖石刻不仅是重要的佛教石刻,促进了佛教的传播,还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凸显了中国佛教文化与环境艺术的特色。

山东石刻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石刻资源保护形式多种多样,如将石刻文物收藏于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使文物免于风吹日晒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是建立碑亭等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如临沂孔庙的《集柳碑》,通过建立碑亭在加强对碑刻的保护的同时,也提升了旅游景点的文化氛围;再是对碑刻进行著录,采用将碑文进行摘抄、点校等预防手段,以防发生碑文漫漶或碑刻遭破坏无法识读等意外情况,如《沂水碑刻》《蒙山石刻文化》等均有所著录。石刻文物的传统保护模式主要是物理、化学技术手段以及环境的控制和修缮,通常是在文物出现病害或发生损坏之后进行保护。目前,山东在石刻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存在预防措施及高科技手段运用不足、保护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防措施与高科技手段方面。三维扫描、激光雷达、高清摄影等数字化技术,可以精确记录和保存石刻文物的形态和细节,为可能出现的修复和保护储备详尽的数据,既能做好预防又能在保护和修复时给予支持。然而,这些技术在目前的山东石刻保护中,受制于石刻文物体积、形态、位置等因素,许多特大型或处于高难度位置的文物难以应用;另外,眼下由于经费等限制,也只能暂时先根据文物的材质、现状、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估,相较而言对保护要求程度更高也更急迫的文物优先实施数字化等保护措施,以避免本就亟待保护的文物在等待保护的过程中继续遭受不良因素侵蚀导致损坏程度加重。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离不开技术人才,但目前,在石刻文物保护工作中缺少意识先进型、技术先进型及复合型人才,甚至造成一些保护项目因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而无法有效实施,从而导致石刻文物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受到阻碍。

山东石刻资源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价值。然而,现阶段,山东石刻资源在展示和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且尤以展示形式单一和宣传力度不足比较突出。首先,山东石刻资源的展示形式相对单调,缺乏多样化和互动性的展示手段。现有的展示多以静态展览为主,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较少,因此未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和观赏热情。此外,展览内容往往过于学术化,未能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分层设计,难以最大程度激发观览群众的兴趣。可见,单一的展示形式会限制石刻艺术的传播,也就限制其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其次,对石刻艺术的宣传力度亦明显不足,未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目前来看,文博单位、媒体平台在宣传石刻资源方面仍延用了新旧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如建设专门网站、制作并播放石刻讲解方面的短片和节目、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石刻文化资讯等,虽然拓宽了传播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公众眼球,但由于内容仍较多地局限于专业领域,未能充分地结合实际进行通俗化、趣味化的解读和处理,因而仍然无法有效激发普通公众对石刻艺术的兴趣。

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石刻资源保护利用提升策略

针对石刻资源现状,积极推进石刻文物的数字化记录与管理。通过应用三维扫描、高清摄影、数字模拟修复和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可以精确记录石刻文物的形态和细节,生成高精度的数字模型,为日后可能的修复和保护备好充足的数据。具体来说,主要作用于两个方面:其一,使石刻资源信息的保存更加完整。石刻文物尽管是由坚硬的岩石制成,但经过漫长岁月的淘洗,受自然、人为因素等影响,免不了老化或破损;而采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采集与存储,能够对石刻文物进行准确记录,让文物的信息更加完整、立体。第二,实现石刻文物修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在修复工作中,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修复效果,为实际修复工作提供参照,尽量避免纯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较大误差。

石刻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借助先进的技术与形式,活化展示手段,无疑能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石刻艺术的推广和传承。其一,通过VR、AR技术提升石刻资源的展示和互动体验。利用VR技术,观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近距离观察石刻文物的细节,甚至探索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故事;AR技术则可以在实地参观时,通过智能设备为观众提供实时的背景信息和导览服务,为古老的文物注入新时代的活力,使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增强参观体验的趣味性,激发公众对石刻文物及其背后历史信息的探索热情,吸引更多人关注石刻艺术。

其二,通过多种传播方式拓展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数字化传播具备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的特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人们便能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获取石刻文物信息,了解石刻艺术;同时,伴随着数字化媒体平台特有的信息互动,还能够吸引大众对石刻文物投去目光。再者,通过举办与石刻相关的高质量的文化节、展览、讲座等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增强石刻文化的传承活力。例如,山东博物馆在同德州市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石上史诗——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展》中,不仅按不同主题分区展示了大量内容精彩、技术精湛的馆藏山东地区汉画像石拓片,更是在展览期间安排省博物馆石刻文物方面的研究人员到现场开展与展览内容相关的讲座并现场答疑,从而进一步吸引石刻文物爱好者前来参观,调动社会大众对石刻艺术的积极性,增进他们对石刻文物的了解。此外,还可以联合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利用它们的学术优势,实现对石刻文物更深入的研究。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立足融合发展,健全山东石刻资源安全保护的体制机制是提升保护利用水平的关键策略之一。石刻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需建立全面、科学的保护机制。

第一,加强跨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石刻资源保护涉及文旅、规划、环保等多个部门和单位,需建立起高效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在保护工作中通力合作、信息共享。例如,城乡规划部门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物资源的分布范围和保护需求,避免开发活动对文物同其所处环境造成潜在的破坏。

第二,完善保护资金保障机制。石刻资源保护须有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可适当放宽对石刻文物专项资金的审批条件,以保证文博单位能申请到充足的经费用于石刻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和宣传;同时落实好资金使用监管的规范和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以防浪费和挪用。比起等待资金更要“赚取”资金,文旅融合背景下,可积极探索“以旅养文”,将部分旅游收入用于石刻文物保护,文化带动旅游,旅游滋养文化,力争实现良性循环。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发石刻资源相关的旅游产品,如举办石刻相关主题活动,生产、出售石刻文物的精美周边,吸引游客参观、体验与购买,增加旅游收入,而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在经过批准后便可以用于石刻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第三,科学制定石刻文物保护规划。依据石刻文物的分布特点和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特别是对重点石刻文物,要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实施重点保护和修复工程,确保其历史和艺术价值得到有效保护。如成立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和保护,防微杜渐;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定期对石刻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保护方案。此外,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且培训中尤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还应强化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治责任,助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的石刻文物保护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实施多样化的宣传和展示方案、健全安全保护体制机制,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石刻资源,提升石刻文物展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能提升公众对石刻文化的认知,增强对石刻艺术的兴趣,促进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增强文化自信的树立,助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