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民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流传存世的诸如《鲜花调》《格登代》《陪送调》《栀子花靠墙摘》《摘菱忙》《妹妹可是的》《放牛号子》等200多首民歌脍炙人口,久唱不衰。这些六合民歌既有劳作中的山歌号子,也有抒情寓意的民歌小调。六合在2011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歌之乡”。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来源于六合民间传唱了数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国家一级作曲家何仿在六合金牛山脚下采风、改编而成。《茉莉花》唱响了香港、澳门回归之夜,登上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放异彩。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被认为是最具东方意境的代表旋律,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是一张独特的中国名片。
茉莉成歌
明清时期,小调《鲜花调》在民间广为流传,词曲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茉莉花》。
明代剧作家冯梦龙收编的《挂枝儿》中的《鼓》曲,与现代歌曲相差较大,是最早的《茉莉花》雏形。《挂枝儿》中的《鼓》曲的歌词是:花花鼓儿谁不好,翻转来,复转去擂上千遭,两片皮弄出多般腔调,一会儿紧板,一会儿慢慢敲……
《茉莉花》歌词的前身,公认出自清乾隆年间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增辑的戏曲集《缀白裘》,其第六集第一卷《杂剧》中的《花鼓》剧。剧中的《花鼓曲》九曲的前两曲中,有人认为唱的是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其歌词是: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
清道光十七年(1837),由贮香主人编纂的《小慧集》被认为是与现代《茉莉花》较为相似的、最早的曲谱,其谱采用斜行工尺“蓑衣谱”记录。该书卷十二“小调新谱”部分收录了一首《鲜花调》,全曲共两段唱词。由于第一段唱词开始两句为“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故名鲜花调。
清道光年间,张鞠田对《鲜花调》的词曲进行了再加工,从而改编成《四季鲜花》,将其收录进《张鞠田琴谱》。至此,传唱民间的《鲜花调》基本成型,也是以后《茉莉花》的早期雏形。由于流传广泛,各XzV6qSfU4yixD5YUPltl6bfwYyYjdytDiEJtnUBgkw0=地的《鲜花调》曲调各异,词也各具地方特色,但相同点都有一句“好一朵茉莉花”。因此民间说法,《鲜花调》也经常被称为《好一朵茉莉花》。
《鲜花调》中唱的一系列白色花卉,是六合人院前栽茉莉花、玉兰花、玉簪花,院后种栀子花,墙垣上种金银花,体现了六合传统风俗,是一方风土人情,也是地域性的审美倾向。同时,六合也给《鲜花调》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一是用词上简素、淳朴、细腻、抒情,具有江淮特色;二是花(huo)、它(tuo)、骂(mo)等韵辙,在语音上带有六合方言特点。《鲜花调》在六合的兴盛可追溯到1880年,艺人郑有荣、郝余瑾在六合香火会上的传唱。20世纪30~40年代,六合当地“洪山戏”艺人将《鲜花调》再度广泛传播。广传六合的《鲜花调》,承载着六合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价值。
何仿与《茉莉花》
现今广为传唱的经典民歌《茉莉花》是由何仿改编而来。何仿,安徽天长人,1928年2月出生在安徽天长市石梁镇何庄村。源于何仿的整理、改编,使《茉莉花》从《鲜花调》中羽化成蝶,真正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民歌代表作之一。也正是因为《茉莉花》在当代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突出贡献,使得何仿在当代中国艺术界拥有一席之地。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淮南区党委提出要“文艺大众化”,大众剧团在六合、仪征周边白天走街串巷,晚上演戏宣传,学习源于人民大众的民间艺术。年仅14岁的何仿,机缘巧合来到了文艺氛围浓郁的六合金牛山一带,采集到了在当地传唱已久的《鲜花调》。自此,何仿开启了与《茉莉花》的一生情缘。
1957年夏,总政调前线歌舞团进京演出。时任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在安排江苏民歌节目时,想起了六合的《鲜花调》。何仿将原来的三种花都改为茉莉花,“奴”改为“我”,调整了歌词,丰富了曲调变化。精心改编后的《茉莉花》在北京首演,反响热烈。中国唱片社专门为《茉莉花》灌了唱片,让这一经典在全国流传开来。
1959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茉莉花》作为必唱曲目,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前夕,何仿二改《茉莉花》,先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这一改动成为点睛之笔;再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呈现出的直白改为含蓄的“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同时延长了拖腔《茉莉花》首次出国表演获得成功。
1981年,已任前线歌舞团团长的何仿对《茉莉花》大胆创新,邀请青年歌唱家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绎了《茉莉花》。苏州方言的特色为其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江南韵味,《茉莉花》再度红遍大江南北,许多人还因此认为《茉莉花》是苏南民歌。
中国第二国歌《茉莉花》
《茉莉花》从古代民歌到现代民歌,从古老的中国大地走到热闹繁华的世界舞台,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获得“中国的第二国歌”的美誉。
《茉莉花》早在清代就走出了国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法国著名思想启蒙家卢梭编辑的《音乐辞典》,记载由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传播到欧洲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第一次出现在欧洲音乐文献中。
乾隆五十九年(1794),随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广州的英国学者约翰·巴罗,听到了《茉莉花》这首歌,非常喜欢,将其收录在《中国游记》(Travels in China)一书,引起西方兴趣。
1864年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欧洲各国的音乐著作中相继收录《茉莉花》,《最古老国家的音乐》《音乐史》《各国民歌100首》等,说明《茉莉花》已经传唱欧洲,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
1926年,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首次将《茉莉花》的旋律运用到其代表作歌剧《图兰朵》,凸显出《图兰朵》的“异国情调”。随着《图兰朵》的成功演出,《茉莉花》风靡欧洲,深受欧洲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标志之一。
除了欧洲,日本也对《茉莉花》十分热衷。明清时期,大量中国俗曲流传到日本,融合发展为日本清乐。且演变为日本校园歌曲。1884年(日本明治17年),日本聚奎堂书院出版的《洋峨乐谱·抹梨花》,与《茉莉花》在旋律上基本一致,仅删去了部分戏曲唱腔,对“茉莉”采取了“抹梨”的读音。
多年以来,《茉莉花》在重大场合多次奏响,成为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歌曲。《国际先驱导报》评价《茉莉花》为“中国音乐和中国的象征”。
1904年,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茉莉花》第一次亮相西方舞台。美国《纽约时报》评价:“有一首流传已久、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乐曲《茉莉花》(LilySong),可为听者带来好运。”
1959年,女声小合唱版《茉莉花》在奥地利维也纳备受各国青年赞誉后,又在莫斯科、万隆、布达佩斯、地拉那等世界各地唱响。
1965年,周恩来、陈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印尼,前线歌舞团为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会精心准备的女声小合唱《茉莉花》取得巨大成功。
1977年,《茉莉花》被选为美国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星际探测器的搭载乐曲,翱翔宇宙,成为天籁之音。
1997年的香港回归之夜,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茉莉花》亮相香港。
1999年,澳门回归之夜,在中葡交接仪式上,《茉莉花》再次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2004年,儿童演唱的《茉莉花》闪亮登场雅典奥运会闭幕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音乐以《茉莉花》曲调为主要元素。
2014年,南京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茉莉花》成为伴奏曲。
2022年,《元宵晚会》开场表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空间站以古筝弹奏的《茉莉花》。
2023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31届大运会开幕式上,伴随东道主中国队出场的正是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版《茉莉花》。
六合名片《茉莉花》
2002年10月,六合成功策划举办了首届茉莉花节。何仿作为特邀嘉宾,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郑重声明,六合金牛山就是歌曲《茉莉花》的采集地,世界名曲《茉莉花》根植于六合。此后,六合前后举办了十届茉莉花节,何仿每届都受邀到六合参加活动。2006年,78岁的何仿再次来到六合,为《茉莉花》采风处设置的纪念碑留下自己的掌印,作为永久的纪念。
六合是《鲜花调》的重要流传地和《茉莉花》的采风地,六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地方名片”进行保护、挖掘。
六合民歌来源于六合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口头传唱并完善的艺术结晶,是六合独一无二的宝贵文化遗产。《茉莉花》作为六合民歌乃至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更是六合作为“中国民歌之乡”的独特名片,《茉莉花》在被传唱海内外同时也使六合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博物馆(南京市六合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