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俗与长江文化:西塞神舟会

2024-10-11 00:00蔡磊张文锦
炎黄地理 2024年7期

西塞山位于湖北省黄石市东郊,长江中游南岸,横江锁水,气势磅礴,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其环境清幽,文人墨客流连于此,留下众多诗文佳句,自古以来便是鄂东形胜、樊楚名山。西塞山下有道士袱村,曾为江南军事重镇和繁华商埠,现隶属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河口镇,共有856户、2879人。道士洑村一直保留着一项古老的习俗,即在端午节期间,扎制载有神像和亭台楼阁的纸扎龙舟,让其沿长江顺水漂流,以此达到驱瘟除恶、祈福消灾的目的,当地人称之为“神舟会”。节会期间还会抬神舟绕境巡游,请戏班子唱戏,四邻八乡看热闹的人群络绎不绝。周边阳新、大冶、浠水和蕲春等县市也有民众祈福还愿,观看神舟下水,规模大时多至数万人,一时成为鄂东南的民俗盛会。

自古以来,神舟会主要由道士袱街,也即现在道士袱村第一和第二村民小组的村民自发组织完成。据村民回忆,1950年代以前由“厘头会”负责神舟会事宜,现在则是由“神舟联谊会”来负责。神舟会在1940年代的战乱中中断,又于1980年代初开始恢复。恢复后,道士袱街之外的其他村落,包括道士袱村的其他村民小组以及相邻的大排山村、石磊山村等村落都参与活动,捐款并承担节会期间的文艺表演。因而在宣传报道中形成相对较为固定的对于这一节会的称呼——“西塞神舟会”。

西塞和周边地区一样,在端午期间有插艾草和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在小孩身上点朱砂,佩戴香囊等习俗。但对于西塞人而言,端午节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们的龙舟会,从龙舟的扎制,到开光、巡游以及放船漂流,无一不是集社区共同体之力。西塞神舟会自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农历五月十八结束,历时四十余8ktodeeRFRLbPE8QLdVTGo2gviFL9NH7+tvtXweQ2MQ=天,仪式完备,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吴楚文化特色。

当地有句俗语,叫“四月八,起手扎”,意思是四月初八要开始扎龙船了。龙舟船体用木料做成龙骨,然后用稻草和油菜秆填充,外面用竹篾席包裹,最外层则用红布包裹。龙头、龙尾、中仓以及亭台楼阁都是先用竹篾扎制骨架,然后糊纸,再在纸上绘图或者粘贴剪纸。所用纸张以红、绿、黄、紫、黑五色为主,整体风格古朴艳丽。扎制的神像有108位,其中主神64位,舟上的建筑从船头到船尾,依次有都天府牌楼、门楼、船舱、戏楼和凉亭等。龙舟扎制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之前完成。

经过开光和请神仪式后,到农历五月十六日这一天,神舟被抬出宫庙之外,在道士洑村内巡游。近年来由于搬迁,巡游的范围也扩展到还建楼内。巡游的目的在于驱瘟除毒,保佑一境之平安。届时各家各户都会在家门口迎接神舟的到来,以此来祈福消灾。巡游的队伍甚是壮观,走在最前列的是鸣锣和打鼓的,之后是端香案的队伍,然后是伞旗,象征龙舟诸神的仪仗队伍,之后是由十六人抬着的神舟,此外还有各种乐队,最常见的是当地的牌子锣。鞭炮声和锣鼓声此起彼伏,在烟雾缭绕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民众的热情和那份虔诚。在当代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即便是成为上楼居民,村民们依然遵循传统,虔诚地恭迎神舟,以此祈求国泰民安,生活幸福。

农历五月十七晚上,也即是送神舟下水的前一夜,信众们会为神舟点灯,并通宵守夜。同时道士要为神舟打平安醮。围绕神舟,会点燃48盏油灯。神舟宫内还安置有一对较大的锣鼓,依照传统,锣鼓声以彻夜不断为吉祥。守夜的多为妇女,她们轮流打锣击鼓,围坐长谈,因神舟会而结缘。在神舟离去之前彻夜陪伴,被认为可以得到舟神的福佑。深夜时分,神舟会还会为守夜的群众免费提供包子和稀饭,吃包子和喝稀饭谐音“吃饱喝足”,寓意有吃有喝,生活富足。

农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被抬出神舟宫,送到江畔后,再放入江中让它顺水漂走。神舟在下水之前会被放在草垛上,人们先将草垛推向深水区,然后用轮船将神舟牵引至长江的江心。此时,江畔已经挤满了目送神舟下水的人群,人们虔诚地恭送神舟。在轮船的牵引下神舟愈行愈远,但送行的人群依然不愿离去。据村民介绍,过去下游一些村落还有“打船会”,村民们纷纷用棍棒打船,以免神舟靠近,带来瘟疫。历时四十余天的神舟会就此落下帷幕。神舟会的组织者和神舟扎匠们稍作休息,又要为来年的神舟会开始忙碌了。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端午节早于纪念屈原的观点已为文献证实。作为传统岁时节日,端午节的主题活动体现了古人顺应天时物候变化所作的调适。进入农历五月,天气日渐炎热,蛇虫出没,湿毒并存,为祛毒防病,人们通过饮食、沐浴、室内外布置和各种仪式活动的调整来应对炎夏暑热。从今天遗留下来的仍在活态传承的端午节活动来看,大多数都是围绕祛病防疫,消灾除毒来展开。自隋朝以来,历代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不断为屈原封号加爵,修建祠庙,端午节活动开始融入纪念屈原的主题,被纳入国家正祀体系的屈原祭拜和民间将屈原视为水神的信仰活动,使得端午节俗和纪念屈原紧密相连。尤其是龙舟竞渡和往水中投掷粽子,历来多被视为祭吊屈原的明证。

2006年西塞神舟会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和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一起打包共同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对于其他三地的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更多地保留了端午驱瘟逐疫的古俗。秭归和汨罗的端午活动以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为主,苏州端午习俗则是纪念伍子胥。西塞神舟会虽也以纪念屈原为主,但神舟载有108位神像,其仪式核心和主体是古代端午祈福消灾习俗。

此外,西塞神舟会还保留了放船随水漂流的送瘟习俗。国内仍有少许地方传承古老的送瘟船习俗,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鄂州泽林的旱龙舟、闽台的送王船,不过这两项民俗多以化龙舟,也即通过焚烧的方式来送瘟。就已有研究和新闻报道来看,通过顺水漂流方式来送瘟船且规模达到几万人参加的习俗,目前还真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塞神舟会较为原真地保留了古代送瘟船的基本仪式,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于西塞神舟会最初的起源,尚没有发现有历史文献记载。但从清代大冶县志和其他一些州县的方志中可以推测,至晚至明代中后期开始,鄂东一带有端午期间通过烧船或者放船驱瘟的习俗。翻阅古代的一些地方志,发现长江中下游乃至东南沿海地方,不少村镇有通过放船来驱除瘟疫,祈求平安的习俗,但不具有普遍性。仔细考察,西塞神舟会的起源大概有两个影响因素。其一是地理环境。“洑”为漩涡之意,道士洑沿岸江水因西塞山的阻隔而成为回旋之水,因水流激荡,常有船舶倾覆之事,上游溺亡的尸体也多聚集于此,清代道士洑曾设培德堂,专门负责打捞尸体和抢救落水船只。溺亡的尸体如果数量太多,也容易带来疫病。西塞神舟会能够一直保持驱除瘟疫的端午古俗,和它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其二是为纪念屈原。楚地端午期间纪念屈原的习俗古已有之,道士洑先民认为,屈原大夫的尸体大概会从上游的汨罗江顺江而下,大概经过10多天,到达道士洑,因而从阴历五月十五开始举办龙舟会,打捞屈原大夫尸体,纪念这位品德高尚,对祖国忠贞不渝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九章·涉江》曾提到“乘鄂渚而反顾兮”,其中的鄂渚就是黄石附近的鄂州,古代文献和传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屈原在鄂东一代的活动足迹和故事,也体现了西塞神舟会和屈原之间的深厚渊源。

西塞神舟会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体现了先民对端午期间瘟毒灾病的应对之策,展现了民间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当代中国,许多地方的端午习俗已经失落,而在黄石市的西塞地区依然保留着如此古老而丰厚的驱瘟祈福习俗,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瑰宝,也是端午古俗的活化石。同时,西塞神舟会还具有鲜明的楚地特色,与屈原的传说和信仰相关联,而龙舟上的神祇则体现了长江流域水文化的特质。

伴随时代的发展,西塞神舟会的主题慢慢褪去信仰和驱瘟色彩,成为地方社会传承端午文化的现代庆典。今天的西塞人依然以虔诚的信仰、澎湃的热情和创新的智慧,承继着祖先的遗产,展示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端午文化基因和长江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