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解放思想

2024-10-11 00:00:00李艳春
炎黄地理 2024年7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对家庭形式的演变和女性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女性地位下降的根源是私有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并对女性解放指明了道路,为我国解决女性地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起源》一书是恩格斯为完成马克思未完成的“遗愿”而作,此书对家庭形式的演变、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消亡趋势、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进行了论述。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

家庭形式的演变与女性地位的变化

无家庭形式时期——男女平等。原始社会早期并没有一定的家庭形式,也没有“家庭”这一概念,这时的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动物向人的过渡时期,为了生存,人们只能抱成团互相帮助。

群婚制家庭时期——女性受尊崇。群婚制家庭分为血缘家庭和普纳路亚家庭两种形式,血缘家庭作为家庭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婚姻关系是按照:家庭中所有的祖父和祖母,父亲和母亲都是丈夫和妻子这种辈分来划分的。

对偶婚制家庭时期——女性地位开始下降,但仍处于主导地位。在对偶制这种婚制下,固定的男女结合组建家庭生活,这时的婚姻关系仍是可以由夫妻中的任意一方解除。在共同生活期间,通例是要求女子守住贞操,而男子在此阶段仍有找寻多个妻子和偶尔通奸的权利,不过男子的多妻受到经济的限制,虽然被允许但为数不多,而女子一旦被发现有通奸的行为就会受到相当严酷的惩罚。由于在对偶制家庭中婚姻关系仍可随意解除,这时也未能形成个体家户经济,实行的还是共产制家户经济,妇女在家里仍是处于统治地位,子女归属于母亲。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向父权制“十分自然地过度”。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专偶制家庭时期——女性彻底处于被压迫状态。专偶制家庭时期,男性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专偶制婚姻相对来说比对偶制婚姻关系要稳定得多,夫妻双方不能随便解除婚姻关系。但这里的“婚姻双方”却只是相对于妻子一方而言,因为男子的目的是让女性为他们生育自己的亲生子女,男子仍然撩拨年轻女奴隶,对妻子和婚姻不忠。因此,这里的专偶制只是针对妻子一方的专偶制,这一家庭制度只是为保证生育男子真正的血缘子女以继承财产服务的,女性的地位则彻底沦陷了。

女性受压迫地位形成的根源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产生。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原始公社制度曾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过很长时期,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这次社会分工扩大了产品的交换范围,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仅出现了剩余产品,而且出现了牲畜和土地逐渐由公有向个体私有转化的现象,由于对劳动力的要求,男性成为主要劳动力,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同时,婚姻家庭形式也由群婚制转变为对偶婚制,在这种婚制条件下,男性外出参加公共劳动,女性则在家里料理家庭事务,这就意味着,家庭事务不再具有公共性,因为它不具有创造生活资料的特点,而变成了一种私人服务。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生产不断发展,剩余物质不断丰富,私有财产逐渐聚集,公共生产活动的作用超过了家庭内部劳动的作用,两种生产的不平衡越来越明显,生活物质资料的生产远远超过了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性,物质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统治人类的主要力量,人类自身的生产逐渐成为物质生产的附属活动。

“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生命的生产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另一种是“通过生育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这便是对“两种生产”理论最早的论述。这两种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恩格斯在《起源》中第一次运用人类史研究的成果,具体深入地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

“两种生产”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自身的生产的重要性成正比,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人自身的生产在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但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社会成分发展起来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之后,人自身的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形成的决定作用就越来越小,人自身的生产的承担者——女性,就越来越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恩格斯认为男女的生理差异形成了自然的性别分工,由于女性所具有的生理特点,成为“两种生产”中的“人自身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最初的分工是男女之间为了生育子女而发生的分工”。而男性也因为其生理和身体上的优势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男子作战、打猎、捕鱼,获取食物的原料,并制作为此所必需的工具。妇女管家,制备衣食——做饭、纺织、缝纫。男女分别是自己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在肯定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人自身生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人类历史发展永不停歇,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也不会停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两种生产的不平衡也只是阶段性的,女性的解放是必然的趋势。

女性解放的条件

消灭私有制。从对婚姻家庭形式演变的探究中可以看出,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统治也随之开始,这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必然的因果关系,私有制是父权制产生的基础,也是女性沦为被压迫者的根本原因,女性要摆脱被压迫状态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模式。而消灭私有制也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妇女的解放是和无产阶级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一并实现的。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包括全体女性,女性解放作为全人类解放的一部分,必须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结合起来,男性和女性要一起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以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家务劳动社会化。恩格斯在给沙克的信中说,“我深信,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并进一步指出“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现代大工业不仅容许大量的妇女劳动,而且是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并且它还力求把私人的家务劳动逐渐溶化在公共的事业中”。在现代大工业中,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这时就为女性投入社会生产,回归公共劳动提供了条件,但如果女性继续履行家庭内部的私人服务,就无法参加公共劳动来取得收入;如果参加社会公共劳动取得收入,就无法照料家庭事务,要保证女性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就必须由男性相应地承担部分家庭事务。因此,家务劳动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男性加入家务劳动中来,转变家务劳动是“私人服务”的观念。

实现基于爱情的自由婚姻。实现基于爱情的自由婚姻是女性解放的重要条件。“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这一代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这种预想的实现只有消除了私有制经济带来的一切经济动机,并且两者的结合是基于爱情才能实现,妇女才能在婚姻选择中感受到尊重和平等。

《起源》中的女性解放思想对处理当代女性问题的启示

《起源》一书不仅分析了女性地位下降的原因、受压迫的根源,还指出了女性摆脱压迫实现解放的途径,为全世界的女性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实践路径。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对我国女性问题的解决仍具有指导性意义。

增强女性自身素质和自我主体意识。女性作为女性解放的主体,应该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增强自身的素质,强化在社会劳动中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传统观念中,女性一直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而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女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应该自立自强,只有女性意识到平等和独立需要自己去争取,才能推动女性的解放。正如恩格斯所讲,在原始时代的女性并没有要去为自己谋取自由婚姻的意识,她们又如何能享有自由幸福的婚姻。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女性提供丰富的发展空间。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为女性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影响女性发展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主观方面,由于女性生理的原因,如照顾家庭,生育等原因,在同等的工作环境中,男性比女性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客观方面,从我国当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看,并未取得高度发展,在提供更适合女性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总之,《起源》一书通过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使唯物史观全面地涵盖了人类历史,也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源头性的追溯,恩格斯讲到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独立来看,必须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加以理解。女性问题也是如此,女性解放作为全人类解放的重要部分,是世界性、历史性的问题,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