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方戏与东北民歌的依存性

2024-10-11 00:00:00胡桂荣杨凤玲
剧作家 2024年5期

摘 要:东北地方戏和东北民歌作为东北社会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从相互依存到共同发展,再到最终在东北大地繁盛的过程,与东北地域生态文化进程和生活习俗、方言等息息相关。东北最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就是东北民歌、龙江剧、东北二人转。它们深受东北各民族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东北地方戏、东北民歌小调的歌唱表演和所演绎的内容,无不投射出东北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的情状。使得它们成为考察东北地域生态、方言习俗等社会文化的活化石。

关键词:东北地方戏;东北民歌;地域;方言

中国东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厚,生活生产文化丰富多彩。在这片沃土上蕴藏着民歌小调和戏曲音乐等艺术宝藏,比如,东北二人转、龙江剧等,还有数不尽的各民族民歌小调。受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状况所影响,东北各民族的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不仅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还有依存性、兼容性等特点。它们共同把各民族民歌小调、地方戏曲的精髓发扬光大。它们相互依存,把蕴含在其中的生命冲动、质朴和鲜活、灵动与灵性真情地流淌在表演演唱中,如东北地方戏曲表演时拿捏到位的角色感,民歌小调演唱时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神韵,无不彰显着东北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的地方风格特色和行腔走韵彼此相依高度契合的境界。

一、简述东北地方戏

1.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是清朝嘉靖年间诞生的,传统名称叫“蹦蹦”。它是一种说唱艺术,具有口头性、流行性、集体性和群众性的特征。东北二人转,它的称呼很多,如小秧歌、蹦蹦、双玩意儿;又如,看秧歌、风柳、半班戏等。“二人转”是土色、土香、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大约已有三百年历史,广泛流行于东三省及内蒙、河北等地区,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火辣的地方特色。东北民歌小调、东北大秧歌是东北“二人转”的母体。也可以说东北民歌是东北二人转的根,莲花落、大秧歌、凤阳歌等是它的枝叶。

2.龙江剧

龙江剧是黑龙江独有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龙江剧由东北民歌小调、二人转、拉场戏等融合发展而成。龙江剧具有载歌载舞、风格粗犷、热烈火爆、幽默诙谐等艺术特色,特别是手绢功是龙江剧表演主要的传情达意的手段。龙江剧融合了说唱艺术、东北民歌小调等最终发展演变出独具艺术魅力的音乐唱腔。演唱和表演都深入挖掘民歌小调、二人传的演唱方法,并吸收其他姊妹地方剧种的优长,促进了龙江剧种的成长与成熟。

在龙江剧的舞台上培养出了“一代绝才”白淑贤。她开创了龙江剧舞台表演的新篇章,并创新舞台将戏曲表演与书法、绘画表演相结合,特别是高超的双手作画和书法的舞台表演,在梨园堪称一绝。白淑贤和龙江剧的艺术家们,把东北名不经传的龙江剧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二、东北地方戏与东北民歌的依存关系

1.东北民歌与龙江剧的依存关系

东北民歌与龙江剧的依存关系主要体现在龙江剧的音乐唱腔结构形式上。龙江剧唱腔结构形式属于地方小戏声腔,它的唱腔结构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联套。龙江剧是由二人转曲牌发展而成的板腔体,是以二人转、拉场戏为基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二人转是以东北民歌小调、东北大秧歌为母体孕育发展而来的,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曲牌丰富,功能广泛。

龙江剧艺术工作者通过演出实践对二人转的丰富曲牌推敲抉择,最终确定三个声腔系统,分别是:柳腔,嗨腔,帽腔。柳腔中的红柳是女腔的主要曲调;嗨腔是以长于抒情的文嗨嗨为主调;帽腔包括东北民间歌曲、小调、二人转小帽等,可以通过曲牌连缀的方式连接起来使用。根据三个声腔确定了两个唱腔系统:四平调腔体、花平腔体。这两个唱腔系统可以同时在剧目中连接使用。此外,还会在唱腔中加入东北民歌小调、二人转小帽。这些曲牌的穿插运用,给龙江剧唱腔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同时,龙江剧的演唱行腔方法也融入到东北民歌的演唱中。如在东北民歌的演唱之中巧妙地融入龙江剧的声腔,特别是帽腔独特风味的语言、乡土浓郁的说白等都分别引用到东北民歌的演唱中。如郭颂改编创作的《新货郎》《串门》的说白等都应用了龙江剧的韵味和行腔。这种彼此借鉴应用,促成了东北民歌和龙江剧高度融合的依存关系。

2.东北民歌与东北二人转的依存关系

东北二人转和东北民歌都是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二者虽然经历过历史的变迁,但在音乐形式等方面一直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相互融合。首先,一些“二人转”的开场小帽大多是从东北民歌小调演化而来,其代表作有《茉莉花》《看秧歌》《边关调》等。其次,在东北民歌创作演唱中也融入了“二人转”的曲调,如《瞧情郎》《反对花》《回娘家》《月牙五更》等。它们在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音乐艺术特征。如东北民歌《看秧歌》,它既是二人转的“小帽”,又是一首人们百听不厌的东北民歌,二者都体现了东北人民火辣活泼、热情豪放的性格。二人转的表演中通常都体现了东北民歌的音乐行腔、方言儿化、衬词托腔等地方性方言。如东北民歌《看秧歌》也可称为地方性民歌小调。在《看秧歌》中,虽然没有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但在歌曲演唱中加入了旁白部分,并在曲调说唱中加入了二人传的喇叭牌子调。这是二人转经典曲牌之一,这样的创作手法就融入了二人转的说唱风格。因此,在东北民歌的演唱中处处体现了二人转的曲调风格特点。总之,二者的相互依存性关系体现于集歌、舞、戏于一体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及民俗音乐文化等综合性曲调的支撑。

三、东北地方戏与东北民歌相互依存的成因

1.共同的史地生态文化环境

鸟瞰可见,东北地区是大、小兴安岭山脉携渤海环抱东北平原地带,呈现出半包围地理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东北的历史生态文化环境。如夏代称东北各族(国)为“东夷”“北夷”“东北夷”[1]P63,呈现出这一时期东北文化仍与夏商文化尚未融合。至周代以后,中原又形成了“华夷之别”的观念[2]P272,出现了中原民族为防范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生存资源修筑长城的情况,进一步将东北文化发展与中原文化发展相隔绝。尽管系列因素导致东北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长期处于独立演化的历史进程中,但基于人民的社交、精神和实用需求,东北依然较早诞生了地方民歌艺术。如史料记载东北地区“有娀之女”是殷商先祖,而《吕氏春秋·音初篇》又记录了“有娀氏之女”不仅日常“饮食必以鼓”,且看到喜爱的燕子后会作“北音”,歌唱“燕燕往飞”其中“北音”即是最早的东北民歌,由此史料可以窥见东北民歌早在尧舜时期就已出现[3]P27。由于东北地旷人稀,大部地区天寒地冻、多风沙,生存环境恶劣,不宜精耕细作,不仅导致早期民众生产方式粗放,也铸就了东北地区民众忠厚、朴实和忍耐的性格底色,以及行事作风豪放和不拘小节的特点。这种性格特点作用于东北民歌,并在东北日常歌舞表演中演绎[4]P69,再加上地理环境,在人类繁衍进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尽管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关内人涌入东北,与东北农业、民族相融合,但率直豪放粗犷、浑厚依然是东北民歌的重要底色。并且这一彪悍的区域性格,在靺鞨后世的音乐舞蹈活动中也充分表现,据《隋书·乐志》记载,隋朝开皇年间,靺鞨诸族遣使朝贡,在宴席上表演歌舞时,表演“曲折多战斗之容”,显现出此时靺鞨诸部仍旧保留民族粗犷豪迈之风[5]P365。

综上所述,东北地方戏曲和东北民歌作为东北社会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从萌芽状态、成熟发展,再到在东北大地繁荣昌盛的过程,都与东北历史文化和地域生态文化的发展进程相关联。尽管东北地区早期各个民族分别聚族而居,但各民族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都共同孕育在东北半封闭的特殊史地环境影响中,并都彰显出东北地区特有的粗犷豪放、雄壮火辣、朴素真挚的艺术基调。在东北地方戏曲及东北民歌小调的音乐文化内容中都投射出各民族民众生产生活的状态和情怀,这也促成了东北地方戏曲、东北各民族民歌成为考察东北社会生产、生活习俗、史地文化的活化石。可以说东北地方戏曲和东北民歌小调最终共同成为一部记录东北各个民族、各个社会阶段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发展进程的恢宏史书。

2.共同的东北地方方言

东北地方戏和东北民歌都得到东北地方方言文化的润养。东北地方戏和民歌小调大多数是以不加修饰的方言口头性的自然唱词为主,使演唱更加直白、火辣、热情、言简意赅。这种落落大方的方言性和直白的口头性,让东北地方戏和民歌小调充满了幽默、率性、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

口头性儿化音是东北地方戏和东北民歌表演和演唱中共同依存生长发展的土壤。在东北二人转《小看戏》中有大量的“儿化音”,“衬词衬腔”的巧用使表演演唱的语言更生动,更亲切,更接地气。如,“依得儿呀得儿哟哟哟,得儿郎叮当啊”,把年轻女子欢欢喜喜去看大戏的惊叹、赞美情绪语调加以夸张,与此同时对看戏的欢悦气氛进行了渲染,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言口头性的咬字运用在演唱时要注意东北方言的使用,以及东北方言的口头性语调特点。这种方言口头性的说唱在传统的戏曲及民歌演唱中被称为“千斤白,四两唱”。由此可见,东北方言口头性说唱承载着东北二人转和东北民歌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发展的关系,打造了东北地方戏和东北民歌表演演唱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

注释:

[1]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讨论》,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徐复观,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5卷)两汉思想史选录》,北京:九洲出版社,2014年

[3]吉联抗:《吕氏春秋中的音乐史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

[4]杨清波:《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9年

[5]刘烈恒:《东北艺术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东北民歌通论”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22A022。)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