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北二人转的演出形式从田野地头向剧场殿堂的转变,实际是观众对剧目主体的一种接受转变。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研究东北二人转《赵一曼》中红色精神的表达手法,挖掘革命题材对观众审美期待视界的作用,探索正反面人物塑造体现出的净化功能。剧中历史召唤产生的审美效应凸显出红色精神的接受价值,使观众既有理性的道德反思,又有感性的历史共情,让剧目中的红色精神达到较好的启迪效果。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红色精神;审美期待;净化作用
2021年初,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系地方戏专业邀请剧作家费守疆编写以抗联英雄赵一曼的革命事迹为题材的东北二人转《赵一曼》,这部作品是地方戏专业进行思政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为学院内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参考的现实案例。该剧目在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首演时,笔者围绕此剧红色精神的呈现效果,对现场观众进行了随机采访。在对采访资料进行梳理后,分别从故事背景与观众的审美期待、人物塑造体现的净化功能、历史召唤下红色精神的接受效应三个方面,研究东北二人转《赵一曼》中对革命精神的诠释表达。
一、再现革命历史,激发潜在审美期待
东北二人转《赵一曼》是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革命历史具有严肃性,在剧目创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在剧目的整体构思上采用单一线索贯穿全剧,以东北抗联英雄赵一曼同志的革命事迹为线,分为“被俘”“受刑”“遗愿”三个部分来讲述故事。预先建立起观众的审美期待,提前营造出革命主题的情感氛围,将观众提前代入到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中,唤醒对革命历史的记忆,能够让观众在具体的观戏过程中产生一种文化积累与价值观念相融合的潜在审美期待。这种审美期待在审美过程中不断地发生作用,影响观众对审美对象的深层解读。
二、人物塑造体现的净化功能
观众观看作品与剧中主人公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接受美学领域中被称为审美交流过程。在《赵一曼》中,接受者与主人公的交流是联想与净化相融合的复合型交流,净化功能在正反面角色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体现,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得到强化。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借助音乐营造的氛围,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联想能力,将自身置于情节之中,感受赵一曼同志艰苦革命的历史过往,最大限度地拉进主人公与观众的距离,近距离感受主人公内心的崇高理想及革命精神,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情感共鸣。
主人公在“被俘”“受刑”阶段,观众与之同悲。当赵一曼受刑之时,面对这样的暴力,观众在观戏过程中甚至来不及思考,就体验到了一种本能的厌恶;当赵一曼完成遗愿之时,成功传承革命精神的火种,观众为之感到欣慰。正如接受美学家姚斯所说:“净化是审美经验的交流功能,净化在交流中实现。”[1]P121剧情的发展与观众的历史意识相碰撞,产生情绪共鸣。让观众置身于赵一曼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的内心世界之中,随戏剧营造的艺术氛围进入故事情节之中,感受剧中主人公高贵纯净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遭遇的不公境遇形成对比。观众在戏剧的情景引导下体会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产生恐惧与怜悯的感情变化,这种情感变化使观众内心世界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进而思索道德的价值问题,从而净化心灵。
在《赵一曼》中,除了塑造革命英雄这样的正面人物外,还塑造了包括与之相对立的反面人物。剧中对主人公遭受迫害经历的诉说,从侧面塑造出了令人极其厌恶的反面人物——日本侵略者。这些人物在剧中的行为反映了历史中侵略者的残酷,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外来侵略者的狡诈残忍。赵一曼被捕后日本侵略者先是假仁假义地许下荣华富贵的承诺,对其威逼利诱妄想得到有效情报,当赵一曼表明革命决心后,又将其迫害得血肉模糊。狱中“受刑”的部分详细地描述了行刑的手段残忍至极,凸显出反面人物的人性已经泯灭,确仍然身披一副人的皮囊。
通过塑造反面的人物形象,将侵略者的残酷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人物形象塑造得越残暴,观众的反感情绪越强烈。剧本情节与观众之间产生的深层的历史认识交流,引发观众思想意识中的善恶感,强化了观众心中的爱国精神,释放了对于新中国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达到了反面人物净化观众内心的功能作用。
三、历史的召唤,凸显红色精神的接受价值
红色精神是这部剧的核心主题,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突出个体命运,将其与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讲述抗联历史彰显革命精神,这种红色精神能够为代代中国人增强爱国情怀和自强自立、坚韧不屈的意志与决心,这是中华民族在奋战的道路上积累的宝贵财富。剧本简明扼要的创作手法形成储存革命历史的水库,蕴含着意识层面强有力的势能,观众的观赏过程如同开闸泄洪一般,让文本的内涵意义倾泻而出,注入历史的洪流之中,将意识的势能转化为弘扬红色精神的动能。
在最后一场戏“遗愿”中,一明一暗的灯光将赵一曼与她的孩子阴阳相隔。在旁白读着写给孩子的信时,二人仿佛感受到了彼此,却又戏剧般地错过。信中简练的语言呈现赵一曼身为母亲临死前对孩子的不舍,身为革命者一往无前的坚毅。文本上悬置的伏笔激发观众的想象,利用画面与音乐结合叙述创造出的艺术张力,给予观众自由的艺术联想空间。当观众看到剧中孩子读到信件后泪眼婆娑、目光坚毅时,定格于舞台的场景留白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地进入到剧情之中,心中都浮现出母亲坚毅的伟大形象,升起肩负革命使命的崇高理想,以此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召唤。
传承红色精神是这部教学实验剧目诞生的目的之一,在专业实践与思想教育的双重洗礼下,完成了共情到共思的实践体验,学生已经在潜意识当中接受红色教育的引导,埋下了秉持“红心”的种子,让过去的历史事实与当下的文化现实需求产生共鸣,实现了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完成红色精神的价值观表达。
首先,革命历史题材唤起了观众对这类题材戏剧的审美经验,激发了观众潜意识中对革命英雄剧的认知,让观众在剧中体会到真切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意志,从而引发接受过后的反思。
其次,剧中对赵一曼同志受刑经历的描写,利用暴力的直观场面营造出的恐惧感,让观众体会到战争年代主人公独自面对危险与强权表现出的坚韧意志,与观众所处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相对比,形成审美距离,引发观众对思想道德的思考。利用反面人物的行为,使得观众无需思索便能够产生愤慨、恼怒的情感,形成反讽式认同,完成剧中人物的净化功能。
最后,东北二人转是一种以表演为主的即时性艺术,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无穷大。在研究过程中不能缺少对作品与接受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而接受美学中对接受者审美心理的研究,能够科学地拉进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通过分析作品与观众的交流模式,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会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找到剧目主旨内涵,理解这一地方戏所呈现的戏剧功能,发现其中的艺术美感,为二人转的现代剧目创作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刘明录:《交流、反思、嬗变——从人物塑造看品特戏剧的净化艺术》,《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3期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地域文化语境下龙江剧及其传承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24A003。)
责任编辑 姜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