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系的一代名伶

2024-10-11 00:00:00陈强
剧作家 2024年5期

摘 要:蒲州梆子发源于黄河流域中段的晋南古蒲州,是最早的梆子腔剧种,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角色行当的形成,“旦”的出现是戏曲角色体制确立的重要标志。本文从蒲州梆子艺术家王秀兰看旦角的表演艺术的创造。

关键词:王秀兰;程式化;表演艺术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秀兰是一位蒲州梆子花旦演员,出生于1932年,初名为秀贞,学艺后取名为秀兰,祖籍山西临猗县,师从原筱亭。王秀兰的表演细腻传神,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王秀兰的代表作品有《送女》里的周兰英、《卖水》里的梅英、《蝴蝶杯》中的胡凤莲、《窦娥冤》中的窦娥、《调风月》中的燕燕、《少华山》中的尹碧莲、《杀狗》中的焦氏、《藏舟》中的胡凤莲、《柜中缘》中的许翠莲、《西厢记》里的红娘、《情探》中的敫桂英、《薛刚反朝》中的纪鸾英、现代戏《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

一、王秀兰的智慧:以综合为创造

王秀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综合为创造。这是她的表演艺术方法,也是她师父原筱亭的教导。据她回忆,她师父原筱亭虽然有些剧目并未演出过,但看过当时蒲州梆子四大名旦的演出,民间流传“冯三狗的唱,孙广盛的走,毕业生的手,王存才的路数再没有”。原筱亭从上述名旦的表演技巧出发,思考、揣摩而加以创新,进而把他的成果传递给蒲州梆子的旦角学生。在原筱亭的指导下,先后把四大名角的优长和代表戏目一一传给了王秀兰。王秀兰的表演艺术在原筱亭留下的手稿中有所记载:“村民说,王秀兰不来,戏不开演。”[1]可见王秀兰的精湛表演和观众对她的喜爱程度。

王秀兰的学艺过程转益多师:向王存才学了《杀狗》,向孙广盛和王存才学过《藏舟》,向冯安娃学过《白蛇传·断桥》,《送女》则是原筱亭亲自传授的。王秀兰的表演能够综合各位师父的表演所长。如孙广盛、王存才两人的“撑船”技巧,孙广盛用“花梆子”演绎“撑船”,将“撑船”的“稳”诠释得淋漓尽致,运用面部表情,传达对田玉川的爱意。MvuffwQApB9GgNPdRxzkPMTRo6kNhu+hcfqj/UrJA6E=“而王存才则迥然不同,‘撑船’时‘花梆子’‘稳’中有‘飘’,篙桨微颤,面部以‘悲秋’为主。”[2]P61到王秀兰在处理胡凤莲撑船时,面部表情比孙广盛收敛了一点,显得更为朴实、庄重,又融汇了王存才“稳中带飘”的精髓,步法细碎,篙桨轻颤,仿佛水面流动、水波荡漾,轻盈灵动。而她手中的篙桨始终保持在水面之上,稳健而优雅。“她吸收‘荷花舞’的装饰性动作,跑圆场时,能尽量不让裙褶有摆动的痕迹。”[2]P61王秀兰说:“胡凤莲的命运虽然不幸,处境凄惨,但作为演员在塑造胡凤莲这个人物形象时,决不能把她表现得凄凄惨惨。戏曲艺术来自于生活,但不是生活的照搬。唱、念、做、打都要给人以美感,哭也要哭得好看,绝不是鼻涕眼泪一齐下。胡凤莲是个悲剧人物,但必须给她以美的造型,这就是艺术。”[3]P2

王秀兰还长于综合其他地方戏的唱腔,丰富自己的艺术。如在继承蒲州梆子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昆曲、秦腔、眉户,进行革新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用秦腔演唱过《走雪山》《金玉奴》《黛玉葬花》,用眉户演唱过《走南阳》《隔门贤》,用其他民间曲调演唱过《小放牛》《打花鼓》……王秀兰的戏路之广,花旦、小旦、闺门旦、青衣等都可以演绎得炉火纯青,这与她从小的经历和学艺的精神密不可分。”[2]P61如王秀兰在表演《柜中缘》中“许秀莲来好羞惭,悔不该门外做针线”一句时,本应是蒲剧的[二性]板式,但王秀兰从小听母亲唱秦腔中的[二六]板式,原筱亭同意用秦腔与蒲州梆子结合来唱,王秀兰的“风搅雪”《柜中缘》上演后,影响非凡,深受观众喜欢[4]。

王秀兰的表演始终能够以综合方式作为创新基础。经她认真推敲,把花旦和青衣的表现手法大胆而又巧妙地相糅合,表演既有花旦优美的舞蹈身段,又有青衣激扬悲壮的沉稳步姿,刚柔并重,柔放刚收,对刻画穆桂英、李慧娘等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舞蹈化动作处理,把“动”字的意味体现得到位传神。她的表演,如云手、卧鱼、碎步、抢背等,包括一个眼神的运用,一颦一笑,一哭一啼,都有“动”的感觉。吉有芳老师说:“王先生(王秀兰)教我们的时候,不同的动作要进行好几遍,如《表花》中梅英的扇子功、手帕功,既有舞蹈的动作,也有戏曲的身段,王先生(王秀兰)综合运用,要求运用最好的状态和表达方式进行表演”[5]。《表花》采用很强的舞蹈性特点,成功塑造了天真活泼的梅英,一举一动,都是对生活的再现。“行行走、走行行,春夏秋冬花无穷”,至十二月表完松柏为止,始终是且歌且舞的。“表演中,除了云手、半云手、扑蝶、卧鱼、花梆子等舞蹈程式的运用外,王秀兰还发挥了扇子、手帕、扇子穗等道具的运用,使每个动作既有生活依据,又讲求艺术美。”[2]P62

二、王秀兰的表演风格和美感追求

在综合创新的同时,王秀兰重视写实性的表演风格,对剧目角色,结合生活予以表演和心理分析。她的旦角表演,出门、进门、上楼、下楼、水袖、扇子、手帕,都来自生活。当然,表演与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在戏曲写意的方法论引导下,她运用虚拟的程式予以表达。王秀兰说:“一个演员必须掌握程式,这是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把人物演活,掌握了程式还不行。比如,《少华山》我很小就学,但因为年龄小社会知识贫乏,没有生活经验,所以只能死学照搬,要问个为什么,就说不上来。对角色都不理解,又怎样去感染观众呢?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经过对社会各种人物的观察体验和对剧中人物的分析研究,就慢慢地理解了,再通过自己的技巧和感情,人物就活起来了。”[3]P3如《杀狗》一剧,有浓厚的晋南地方特色,王秀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继承学习王存才等前辈程式化表演艺术,但也有自己对剧目焦氏角色的理解。她注意在生活中观察农家妇女,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焦氏。王存才所扮演的焦氏,其形象栩栩如生,细腻入微,尽显晋南乡野之风情。然而,其演绎之中过于着墨于封建妇女之小脚,虽展现得惟妙惟肖,却在深挖人物内心之丑恶方面略显浅尝辄止。“王秀兰剔除了王存才的渲染封建妇女病态的表演,加强焦氏心灵丑恶的刻画。她在广泛地访问观察了农村里的‘焦氏’之后,对《杀狗》做了新的处理,使焦氏更符合生活真实,因而也就更感人。”[3]P2王秀兰说:“《杀狗》里面的焦氏,我塑造得可笑、可爱、可恨的人。其中‘吃面条’是我的创造。还有以往剧目中比较‘酸’的部分修改,都是经过创新的传统剧目。”[4]王秀兰的写实性的表演风格和审美追求,形成了特有方式表演“吃面条”,只有空碗和筷子,就能把碗里有汤有面的情境表现出来。曹母第二次要她下厨房做碗酸汤面吃,她不愿前去又气又恨,但又不得不去。王秀兰通过一条扎在腰间的绸缎子,扎住又开了,开了再扎住,以此表现焦氏不耐烦的心情。她的表演写实性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展现了浓郁的风土人情。蒲州梆子《杀狗》通过焦氏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农村家庭生活的真实境况和生活琐事的感人之处。

王秀兰的表演风格,注重传达角色的情感。王秀兰说:“情感是最重要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情感的表达。如《少华山·烤火》四十分钟,就是表演天气冷,碧莲和倪俊抢火盆,全靠身段动作表达角色情感。”[4]在《少华山·烤火》中王秀兰扮演尹碧莲。剧情叙述了倪俊在上京赶考的路上,在好友袁龙处救了尹碧莲,袁龙将尹碧莲赠以倪俊为妻,倪俊假意答应,但是心不为所动,尹碧莲却报以真情、爱慕的故事。在一床一被一火炉的洞房,尹碧莲传达爱意,倪俊置之不理。王秀兰通过叠衣、烤火、让火、争火等做工技巧,表达了尹碧莲对倪俊的爱慕、依赖的情感。这出戏主要是依靠戏曲演员对生活的理解,依靠角色的动作推进剧情,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是蒲州梆子运用做工表现角色心理的经典剧目。尹碧莲的角色塑造,王秀兰沿用蒲州梆子传统表演程式,脱帔、折叠,双眼环视周围,寻觅挂衣之处,最后落目在床头的帐竿之上,一系列动作都采用婀娜多姿的身段和行云流水的碎步来完成。奔至床头,探身挂衣,不料由于竿高未遂,竟掸动积灰落下而迷了眼睛,然后以帕试目,复觅挂处,最后把眼神落在倪俊身上,随即转念,示意与倪披衣防寒,然后轻移莲步,奔向倪俊身边,但又觉得害羞退回,后又鼓起勇气,复轻步趋前,乘倪俊打盹之际,将衣披在倪的背上。“但转念一想,又恐对方不能领会自己的爱慕之意,故有意将座椅一推,返身奔回床边,回头一望害羞上床。”[6]P16这一连串的表演,都是靠动作完成,每一个动作都赋予了情感。王秀兰将少女天真无邪的真心感激与爱慕、害羞的心情,表达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而又淋漓尽致。

王秀兰在表演上的美感追求使得她虽运用同样的程式化动作,但表达出角色不同的情感。王秀兰说:“比如说窗户捅纸,两个剧目角色都有,一个《少华山》,一个《西厢记》。尹碧莲去看天色几时,用手指去捅窗户上的纸;红娘去张生窗下看张生做什么事时,也是用手指捅窗户上的纸。同样一个程式,但情感是不同的。尹碧莲是冷,外面的冷风飕飕进来,冻得不行;红娘听到小姐和张生的声音,红娘是害羞。因此,演员的程式化动作必须要有情感,才可以塑造出典型的角色形象。”[4]

三、程式化的表演艺术

表演程式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蒲州梆子生、旦、净、丑都有各自程式行当系列,四功五法、音乐唱腔、表演技巧等。扇子功、水袖功、跷功、椅子功等程式技巧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上楼、下楼、开门、关门、行穿、走马所有日常生活动作被提取升华,展现成美的艺术品,把这些自然生态进行艺术抽象化,提炼、升华成了美的表演程式。表演程式本源来自生活,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戏曲演员塑造角色的时候,在程式化、虚拟性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表现方法,形成新的表演程式。

旦角王秀兰熟练地运用表演程式性,行当程式化并不会限制人物形象的创新。她继承前人的程式化表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王秀兰在《杀狗》剧目中“吃面条”的创新,在《表花》扇子功、手帕功的表演艺术,《藏舟》中既继承了孙广盛、王存才的程式化艺术,又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再如,王秀兰在《挂画》中“椅子背”踩跷的创新。蒲州梆子“踩跷”特技表演,跷功濒临失传又复原。魏长生首创“踩跷”,王存才继承跷功并发展。“前人是足心为支点,而且要穿宽裤;王存才又别出心裁地改为足尖支点,类似西方的“芭蕾舞’,使足部与腿部成垂直线条,而且避免了宽裤,造型更加优美。”[7]P159后人王秀兰教吉有芳“踩跷”时,结合角色的内在感情,加入了“椅子背”的“踩跷”表演。吉有芳说:“王秀兰先生当年每天看王存才先生表演《挂画》‘踩跷’,她见证了民国期间王存才先生的绑跷、踩跷,王存才表演《挂画》的实况。王秀兰先生在传授我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如何表演,才能使这个剧目中的角色更加形象。原来王存才表演的时候是‘踩跷上凳’,后来在80年代王秀兰先生在我排演的时候创造了‘椅子背’踩跷表演,但是当时王秀兰先生并没有想到踩跷的支点,我要在边上,上这个‘椅子背’,那么这个椅子要翻。这个时候需要让丫鬟压住这个椅子,才可以上那边‘椅子背’踩跷。‘椅子背’是王先生的想法,是王先生创造的。”[5]王秀兰回忆:“《挂画》踩跷,文化局让吉有芳参赛,我给她的《挂画》表演加入了上‘椅子背’踩跷,特别是一个腿站起来,手挂画,特别好看,又加强表达了含嫣喜悦的心情。”[5]前人的“踩跷”程式化表演并没有限制演员的创作,角色在继承的过程中,推进了“踩跷”的表演艺术。

结语

王秀兰七岁登台,八岁唱红,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不同的角色形象。王秀兰作为晋风剧社主要演员,先后到兰州、平凉等地演出,在西北有一定的影响力。1950年回到山西,在山西省大众蒲剧团、晋南蒲剧院、运城地区蒲剧团担任主要演员。这个时期,王秀兰与阎逢春、杨虎山、张庆奎和筱月来并称蒲州梆子五大名演。1959年,王秀兰主演的《窦娥冤》录制成电影,这是蒲州梆子第一部电影,在蒲州梆子表演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960年王秀兰进京参加梅兰芳的全国演员进修班,据王秀兰回忆:“在全国名演七个人,有袁雪芬、常香玉等。我们这七个人是小组,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我在大会上有示范演出,《卖水》《杀狗》《少华山》《送女》,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京剧的刘长瑜的《卖水》,也是经过她的师父谢锐青在这次会上和我学的。”[4]王秀兰的角色表演范式,不仅影响了本剧种,也传播于京剧等。

王秀兰培养了众多的旦角演员,有张巧凤、王秀莲、梁慧芳、王希英、乔杏元、李玉玲、王希英、吉有芳、张广爱、刘晓玉、贾丽娜、李红红、任跟心等。她继承程式,创造程式,将自己的表演方法毫不保留地传给下一代的旦角。王秀兰说:“给他们教戏,挺费劲。一举一动,身段动作、内心都需要教。程式化的动作一定要有角色的情感。他们需要继承程式,创造程式,塑造角色形象。”[4]也正是因为这种师徒之间的传承,旦角艺术家对程式性表演的创新,使蒲州梆子旦角表演艺术得以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2022年6月22日,运城市盐湖区旧书摊收购的原筱亭手稿(内部资料)

[2]行乐贤:《道路任坎坷风雨志不磨——记王秀兰的舞台生涯》,《戏曲艺术》,1983年第2期

[3]杜波:《继承、革新、发展——王秀兰同志舞台艺术初探》,《蒲剧艺术》,1982年第2期

[4]被采访人:王秀兰。时间:2023年12月13日。地点:王秀兰家。采访人:陈强

[5]被采访人:吉有芳。时间:2023年7月8日。地点:吉有芳家。采访人:陈强

[6]赵军:《演人物演性格,试论王秀兰同志的表演艺术》,《蒲剧艺术》,1982年第2期

[7]王英宏:《蒲剧与王存才》,《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第8期

(本文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晋绥革命根据地剧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W159;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基金项目“黄河流域中段晋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YY189。)

责任编辑 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