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201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提出的关于今后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阐述,结合目前翻译专业的发展问题,构建出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新文科”视阈下的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途径有: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课程内部融合、守正创新;汲取外部资源,实现内外融合的共建。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的“新文科”建设手段有:技术融入课程及课程内外融合增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外语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1]但毕业生规模庞大,总体质量不理想。[2]翻译本科专业作为外语专业的分支,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背景下也受到了多方质疑。2019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新时代背景下,以协同、共享、交叉融合、继承和创新为主要途径,突破传统文科思维,实现多学科、跨学科深度融合以推进传统文科发展,将学科导向的文科建设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的文科建设,将固定的专业划分转变为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以适应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3]“新文科”建设的视阈下,如何推进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来摆脱当前来自各方的质疑、实现新发展,也成为外语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立足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结合学界对“新文科”内涵的主张,尝试为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的突出问题
(一)课程种类繁多但关联性差
翻译专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翻译教材进入繁荣期,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的教材也随之呈现出名目多样、琳琅满目的特点。教材各有侧重,翻译本科专业课程也因为选用不同出版商的教材而出现了课程间缺乏系统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衔接差,专业课程间关联性差、各自为营,不能够相互汲取养分。例如,低年级的基础英语与翻译专业课之间,文学翻译与文学之间,翻译专业课与语言学之间,课程间缺乏关联,基础英语、文学、语言学等课程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不到翻译课程当中。另外,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也无形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对课程关系的疑惑和不解。
(二)课程实践性缺乏
翻译课程实践性缺乏体现为教学内容偏理论,与社会实践内容脱节,以及教学中实践性环节的缺失。传统意义上,翻译不仅是实践课程,更是研究领域,翻译本科专业的师资多半偏离实践而偏向理论研究,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都偏向理论。实践性课程缺乏,课程设置无法实现与市场需求对接。随着翻译专业本科、硕士和今后博士教育的开展,翻译课程的实践性在各层级的教育中都被充分强调,缺乏实践性的课程设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供需矛盾。
(三)翻译技术课程缺乏
虽然翻译专业本科课程涵盖翻译技术,但是很多院校因师资因素等少开甚至不开翻译技术课,造成翻译技术与传统翻译课程融合性差,翻译是翻译,技术是技术,二者变成“拉郎配”。学生哪怕学会了技术,对如何应用到口、笔译中仍然比较陌生。此外,翻译技术教学内容经常过于粗浅或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接触不到前沿的翻译技术,所学的翻译技术甚至解决不了略带难度的翻译问题,也使得学生对技术是否能够服务翻译、如何服务翻译存在疑问。
(四)校企合作共建缺乏合理模式
不少翻译本科专业办学点都有校外合作企业,但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贯彻执行校企合作的方针。一方面,企业容纳不了大规模学生实习,也很难承担大规模学生学习的成本。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还缺乏合理的共建模式,企业追求利润,高校则希望企业为其承担部分人才培养责任,二者难以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哪怕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校企双方在学生管理和实习监督上都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常常是两个不相交的圆,即使部分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最终也存在企业传授的知识过深或者过浅,学生认可度差的问题。企业教学人员和教学时间难以固定,不利于学校统一化管理。另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校企互动,校企合作常常限于校企参观互访,缺乏合理的共建模式。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内外融合不够、实践性课程缺失和技术赋能不足的问题,与“新文科”建设的主张背道而驰。
专业课程“新文科”建设模型
吴岩[4]、胡开宝[5]、刘宏[6]等结合希拉姆学院新文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新文科的建设有三个抓手:一是打破专业的壁垒,实现专业之间互联互通;二是将技术融入文科专业;三是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本课题以外语学界所主张的“新文科”建设三个抓手为基础,结合调研走访,并参照“新文科”建设的先行者——美国希拉姆学院语言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情况,构建了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型(见下图)。
该模型的突出特点是翻译本科专业“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内部协同方面,将技术融入翻译课程设置中,让技术将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进行联结,实现技术与课程互联互通、教师协同发展,将科研运用于教学。外部融合方面,通过企业需求分析、企业调研和校友反馈等,收集企业翻译资料需求,建立教学案例库,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提升专业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一)内部协同
翻译本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实现课程融合守正创新是第一步。翻译专业的课程内部要能够互相协同、互为补充、形成联结,只有构成翻译专业的课程牢固,专业才能够与外部融合,否则所谓的“翻译+”、跨学科融合也只是淡化翻译本科专业的核心地位。
1、课程关系分析
在该模型中,内部协同的基础是翻译本科专业所有课程的关系分析,理清哪些课程可以直接互补,比如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汉对比与基础英语,这些课程之间本身就具有直接联系。针对较难互补的课程如何进行互补,如基础英语与翻译专业课,高级英语与文学类课程,虽然语言基础课程确为专业课程打下学科基础,但同样作为英语翻译和师范专业的语言基础课应各有特点,避免学科的同质性发展,因为培养目标不同。针对培养目标的差异,翻译专业的基础英语类课程适当使用翻译专业的案例,通过翻译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打下翻译专业的基础,通过翻译专业课程的案例以及与翻译相关的教学法,达到基础课与专业课互补和融通的目的,实现翻译本科专业课程间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2、课程协同发展
各类课程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课程协同发展,需通过技术对翻译本科专业进行赋能。将语料库技术、在线资源的利用、因特网双语资源提取、译前、后编辑等技术面向教师推广,通过师资培训,让专业教师掌握并应用这些技术于教学中,保证育人者先受教育。此举使翻译专业所有课程都经技术手段实现联结,再通过语料库技术手段开发和建设双语语料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在基础英语类课程中,可以使用部分翻译专业课的教学案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翻译专业,同时翻译类课程也可以采用其他课程的案例有效地反哺,实现精读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文学类课程、语言学类课程与翻译系列课程间的联动和共建。这种互联互通的课程协同发展模式,让知识在不同课程间不断重复,被循环复习而得以巩固,可有效提升知识的系统性。同时,通过技术赋能翻译课程,让翻译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对接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从更深层次引导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接受。
在课程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打破专业壁垒,守正创新,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培育特色翻译专业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经贸类高校的外语专业可依托院校经贸类专业优势,培养经贸翻译人才;工程类高校的外语专业可以结合工程类专业优势,培养具备高级外语交流能力的国际工程技术人才,积极推进“翻译+”建设。通过融合学校的优势学科,既可为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也容易为翻译学科的发展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3、教研协同发展
教研协同发展是指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相互促进,让教和研成为翻译课程发展的推力。构成翻译学科的课程本身就有理论和实践之分,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则最终服务于实践。教研协同发展是一个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最终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的循环过程。教研协同发展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让科研来丰富翻译专业课程内容,让教学来发现课程内容的不足之处,例如通过自编教材来补充和丰富已有的课程。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7]推进教研协同发展还应鼓励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以及信息技术的方法开展科研工作,夯实信息技术与翻译的融合,增进外语教师对前沿研究方法的了解,利用科学的统计和大数据的方法促进科研。例如Python编程的应用、SPSS、语料库应用等,都是提升外语教研协同发展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外部融合
外部融合是指校内翻译专业课程与校外资源的融合。以往翻译专业外部融合的形式常常是进行校企合作、定点实习等,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很难实现校企共赢。本模型针对翻译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以如何实现课程的内外部融合为重点。
实现校内外资源融合主要有模型图所示的渠道:对合作企业需求的调研、招聘需求的跟踪、校友提供的翻译资料、学生面试所涉及的翻译试题等方面。
1、合作企业需求调研
调研合作企业需求最切实的做法是进行课程共建,课程共建不应仅限于实习层面,还可扩展到教学上。比如,语言资产管理、语言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可聘请企业资深从业人员任教,通过教学内容来了解企业的需求,通过需求分析来开设或者修正课程体系。课程共建从教学开始,最终过渡到企业实习,同时也可增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增进教师对企业的了解,通过企业任职来收集和采用适合翻译教学的案例,以丰富翻译课程教学的内容。从对接企业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和丰富翻译专业课程内容,进而摆脱人才培养模式和内涵单一、学生就业竞争力不高的困境。
2、招聘需求跟踪
招聘需求跟踪是指对来校招聘翻译岗位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从企业的业务、产品和文化以及企业英文版进行整理和双语资料归档,建立双语平行语料库,用以服务翻译课程教学。从笔者经验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双语资料都是公开的,企业也都愿意赠送企业产品的双语资料供学校教学使用。对于只有单语资料的文件,也可以通过调研相近企业,或者参加各类国际贸易会,比如广交会等来获取更多资料。当然,也可以通过自行开发双语语料库来丰富翻译专业教学案例,采用一部分优质的翻译硕士毕业实践报告来制作双语语料库等,以丰富课程内涵。
3、校友提供的翻译资料
校友提供的翻译资料是指向已毕业的学生收集部分脱敏的,经授权可供丰富翻译专业课程使用的材料。可获取资料的渠道包括校友企业、校友供职的企业和校友合作的企业等。这些材料与翻译一线结合最紧密,可用以丰富翻译课程,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更有利于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的竞争力,避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性问题,满足翻译课程的实践性,还保证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4、学生的实践报告
学生的实践报告可分为校内翻译实践报告和企业实习报告。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并适当采用实践报告中脱敏的文件来充实翻译课程内容。另一种是学生实习和面试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问题,这些内容最贴近翻译行业的实践内容,而且内容经过反思和指导,对符合纳入翻译课程的案例要积极采用,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奖励,以鼓励更多更好的实践案例。
课程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信息技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良性发展的过程,不论哪一种模式进行双语语料库建设,都应当注意到人力投入的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除教学以外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课程建设应当有专人专职负责,由集体共建,合理合作分工。
结 语
“新文科”建设是翻译本科专业摆脱当前发展困境、培育学科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翻译本科专业“新文科”建设不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简单地增加其他学科内容,而是一场涉及翻译专业如何守正创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需求变化的大变革。从本文结合“新文科”主张建构的模型来看,促进翻译课程内部融合、守正创新是实现翻译专业纵向发展的基础,技术赋能和突出实践性是途径,这也是夺取翻译本科专业“新文科”胜利的三大法宝。本研究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今后外语类其他专业方向的“新文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刚、张译文:《交叉学科门类背景下智能工程外语学术体系建设初探》,载《外语电化教学》,2022,44(02):64-68页。
[2]王文斌、李民:《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解析》,载《外语教学》,2017,39(01):1-5页。
[3]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思考与探索——兼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6(06):3页。
[4]吴岩:《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载《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02):3-7+90页。
[5]胡开宝:《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理念与路径》,载《中国外语》,2020,17(03):14-19页。
[6]刘宏:《外语院校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载《中国外语》,2021,18(01):15-16页。
[7]崔世勋、刘学和、董从文:《试论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高》,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0,09(02):84-87页。
作者简介
陈香美 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袁秀凤 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