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视角下以昭君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10-10 00:00:00温佳靓
新西部 2024年9期

现代旅游者参与文化旅游活动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探寻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集体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共同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出发,分析昭君文化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作为历史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多重共有身份。依据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要遵循“历史认知-情感认可-文化认同”的逻辑,针对昭君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打造昭君出塞“记忆之场”、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深入阐释昭君文化内涵的实践思路,实现以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1]讲话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与开发利用民族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对于新时代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是历史上因出塞和亲促进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友好交往的“和平使者”。周恩来曾赞誉王昭君为“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有贡献的人物”。作为昭君出塞的目的地,内蒙古发展昭君文化产业,开发昭君旅游资源,其中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如何运用好昭君出塞历史文化遗产,在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阐释好昭君出塞历史故事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友好的文化价值,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以昭君文化旅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基础

(一)文化旅游与身份认同的关联

旅游作为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可以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获得对未知地理空间及历史文化的体认,这是人们选择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者参观文化遗产地,在感官体验中反思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进而完善对自我、他人以及群体的全面认知与身份联系。也就是说,“现代游客追求文化旅游体验的时候其实在寻找某种身份认同”。[2]旅游实践中表征身份认同意蕴的文化符号,成为引导游客参与旅游体验的吸引点。

这种身份认同既包含着对个人层面“我是谁”的身份定义,同时也包括对集体层面“我们是谁”的身份建构。“文化和旅游行业更多地体现为国家文化的建构价值,它推动了个体的文化身份与族群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同构”。[3]承载着国家、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旅游项目,以物质载体的形式为游客搭建起沟通现实与过往的桥梁,人们通过旅游体验唤醒或塑造关于往事的记忆,激发对历史事件的想象,从而丰富完善对族群共有历史的认知与学习。不仅如此,旅游者在深度参与和沉浸体验中逐步在内心激发起感动、认可、敬佩等情感,通过情感的叠加升华不断加深对族群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个人与族群关系的理解,进而不自觉地产生对族群的心理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完成游览者对集体身份的认知和认同。

(二)昭君文化旅游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汉时期,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呼韩邪单于,使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双方和平友好关系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增进了汉匈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融。昭君文化所蕴含的民族团结、向往和平的深刻内涵,以及展现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对友好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追求,对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起到重要作用,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题材。文化是旅游的价值吸引物,可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到旅游实践中去。象征着民族团结友好的昭君文化,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对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身份认同,或者说通过文化消费来认同或表征自己的身份需求。游客积极参与到昭君文化旅游实践中,不仅反映出人们对昭君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民族团结友好内涵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身份的找寻与塑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体现的正是一种共有身份关系和共有身份认同”。[4]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这一集体身份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增强人们对共同体身份的理解和承认。通过筛选和塑造昭君文化中表达集体身份认同的内容,在旅游项目上展现其中凝结的文化内涵与身份符号,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认可和认同,帮助建构和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身份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昭君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共有身份

中华民族共同体代表着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共享经历、情感上的共同追求与文化上的共有内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对包含多重共有身份的集体身份认同。昭君文化背后的客观历史渊源、民族情感凝聚以及文化精神内核,展现了自古以来中华各族人民作为历史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多重共有身份,是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历史共同体:昭君出塞展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与汉朝和亲结盟,表示“愿婿汉氏”。掖庭待诏王昭君主动请求出塞和亲,成为促进民族和睦相处的积极推动者。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生活,同时也给边疆地区带来了各种生产生活技术与经验,加强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互相理解和互相学习,为民族间和平友好的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巨大贡献。王昭君去世后,她的亲属和后代继续参与到汉匈两族关系的交往中,致力于实现民族团结友好相处,足以见得昭君出塞的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

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成为西汉时期汉匈民族之间睦邻友好关系的印证,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的早期形态。昭君出塞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各民族世代传承的共同历史记忆,展现出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交往经历。通过增强对昭君出塞故事的学习认知,有利于人们从中感知中华民族作为历史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脉络,理解中华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渊源。

(二)情感共同体:对王昭君的赞美怀念是中华民族共同情感的价值表达

1954年,内蒙古包头一带出土了雕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字样的瓦当,这是西汉时期为庆祝昭君出塞而制作的纪念品,足以证明当时普通百姓对此事的认可和颂扬,也反映出两族人民对和平景象的期盼和喜悦。昭君出塞两千多年来,其生平事迹一直被代代传颂,以昭君和亲为题材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数量众多、体裁广泛,历代诗词、戏曲、小说、散文以及音乐、舞蹈等都可见对昭君出塞及其本人形象的艺术再加工。内蒙古地区关于昭君的民间传说也丰富多样,时至今日依旧流传着“昭君娘娘”的故事。在《糜子和昭君蛇》的传说里,“王昭君给塞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糜子籽儿,并教会了人民犁地种田,自此牧民才吃上了炒米”;《昭君的锦囊》讲述了“王昭君打开从故乡带来的锦囊,用里面的金剪和黄纸剪出了牛羊、草原和野花,拯救了正在遭受旱灾的匈奴人民”。[5]王昭君去世后,民众通过修建昭君墓表达对她的缅怀与尊敬,昭君墓葬遍及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数量达到了十几处之多。不管是留存的纪念物,还是民间传说等文艺创作,以及数量众多的昭君墓,都足以看出各族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王昭君的崇拜与怀念之情。

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事件在古代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并且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所传颂和讴歌,除了因为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深明大义、无私奉献的个人美好品格,以及为汉匈和平与民族团结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些都深深E/07XsvhdUD9nXH4rFYJJF861JbEYlzmus2Alc0wg+g=地打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民众对王昭君的感恩、赞美和敬仰,彰显出人们对生活和美的愿望憧憬,以及对多民族之间和平友好相处的向往期盼。对昭君美好品格的赞美和对民族团结友好的共同追求,凝聚着各民族的共同情感,本质上体现着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的深度认同,是联系中华民族形成情感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情感共同体的身份让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加亲近,在千百年来也广泛影响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时的价值取向,促使人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三)文化共同体:昭君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核心线索。“和合”思想在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流派中均有体现,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为核心内涵,强调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昭君出塞和亲正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上的政治选择。“呼韩邪单于分别于公元前51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三次来到中原朝见汉元帝,立下‘汉与匈奴合为一家’的盟约,并在第三次来时表达‘婿汉氏以自亲’的意愿。”[6]汉元帝深受先秦诸子“和合”思想的影响,主张和平友好地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同意了呼韩邪单于的求亲,并将年号改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作为和亲主人公的王昭君,也是在“和合”思想的影响下自愿请求出塞和亲,并且在嫁入塞北后一直积极推动着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交流。因此,可以说昭君出塞和亲的成功是在“和合”思想的文化基础上实现的,彰显了民族团结的永恒追求。

昭君文化中体现的“和平”“和睦”“和谐”的内涵意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不仅是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与价值理念。不同民族对“和合”的共同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生成文化共同体的思想纽带。“昭君出塞”作为中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具备着中华文化“和合”的价值底色,人们在聆听故事、感受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唤醒自身的文化意识,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身份认同。

以昭君文化旅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思路

在文化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下塑造出共有价值观,进而不自觉地调整自我对群体的价值评价与文化理解,最终形成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意识。通过发展昭君文化旅游向游客传达价值观念,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建构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多重共有身份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的建构遵循“历史认知-情感认可-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游客首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昭君出塞历史事件的背景、发生与影响,进而在内心升腾起对王昭君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在情感上产生对中华民族和平友好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可态度,最终形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价值认可与文化认同,在集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打造昭君出塞“记忆之场”,增加历史认知

昭君出塞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各族人民的世代相传和加工演绎,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享有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可以强化文化的身份符号,从而满足当代旅游者身份认同需求”,[7]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基础。有关昭君文化的旅游项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游客通过参观游览可以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在旅游体验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历史认知。

旅游者在参与到昭君文化旅游实践之前,对昭君出塞历史的了解可能比较模糊和浅显。借助文化旅游项目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打造“记忆之场”,实现跨越时空的记忆再现与认知重塑,让抽象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变得形象、具体、可感。此时的昭君文化旅游形成了一个场域,“进场”的游客被“输入”各种关于昭君出塞的信息,并在头脑中对这段历史进行知识上的丰富填充甚至重新架构,了解中华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进而实现符合历史事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观的记忆重组,激发基于集体记忆之上的历史认同感。

要保护和利用好昭君出塞留存下来的各种文物和遗址遗迹,这是西汉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实物见证。在保留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展览形式营造昭君出塞文化氛围,唤醒历史记忆。不断提升以昭君墓遗址为依托的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的规划与建设,优化景区布局,打造特色展厅,完善展陈布置,把抽象的历史想象体现在可看、可读的文物实证和史料文字上,尽可能全方面展现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记忆。同时要对景区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精准编排宣传讲解词,讲准、讲好昭君出塞和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真相,充分诠释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接触碰撞、交往交融的精彩历程,增强游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脉络的历史认知。

(二)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增进情感认可

当游客全神贯注地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思维意识便会不自觉地受到周边环境氛围的影响,情随景动,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主观感受的体会,以达到触动心灵、升华情感的作用。充分发挥旅游者在参与旅游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产生思考、评价、总结的心理过程,在情感上形成肯定和赞美的心理反应,进而对人的意识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效应,激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的情感认可。

因此,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导向,丰富昭君出塞的表现方式,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系统,引导游客深度参与到文化体验中。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打造昭君文化旅游品牌,用精彩生动的文艺演出和节日仪式庆典活动还原昭君出塞的历史场景,通过VR、AR等科技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展示方式,开发云游“昭君和亲路”等现代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在沉浸式情境中感同身受,从而产生与故事主人公王昭君之间的情感连接,唤醒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共同感受,增强对民族团结友好的价值认同。

同时,打造文化体验场景,让游客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亲身体验中去,比如民族歌舞、节日活动、传统手工制作等,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整合关于昭君文化的现有旅游资源,规划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体会到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同一地区的交织交融,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空间地理形态,在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的体验中达到对昭君出塞历史的情感升华。

(三)深入阐释昭君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8]王昭君已经成为彰显“民族友好团结”的文化符号。要实现以文旅融合推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就需要深入挖掘和阐释昭君文化的内涵价值,以此增加游客对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文化身份理解和认同,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文化认同最核心的就是要实现对群体价值观念的认同。从昭君出塞历史事件来看,其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和合”的核心理念,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理想;从王昭君个人品格来看,她无私奉献、坚强勇敢、善良博爱的优秀品质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表现,是中华各民族在品德塑造上的共同价值追求,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相连的一部分。因此,一方面,要将昭君文化蕴含的“和平”“和谐”“和睦”的价值理念,融入到景区布展、解说讲解、旅游宣传、文艺演出等旅游项目的各方面,让旅游者在细致入微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各民族“和合”的共同文化内核;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在旅游宣传讲解中对王昭君美好品德的赞美与歌颂,引导旅游者产生对王昭君品格中体现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游客只有在旅游过程中认识到不同民族本质上拥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才能体会到中华文化内在统一性,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要深入挖掘新时期昭君文化的时代内涵,定期举办昭君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策划昭君文化研究重大项目,鼓励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解读昭君文化,为实现昭君文化旅游更好融合打下学理基础。充分发挥昭君文化节的作用,发挥文化浸润的作用,让昭君文化旅游成为展现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镜子,增强昭君旅游项目的文化吸引力。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特性的文化符号,加入昭君文旅纪念品、艺术品等文创产品设计,在好玩好看中传播文化内核与深层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载《人民日报》,2022-03-06(001)。

[2]张朝枝:《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18(12):163页。

[3]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2):99页。

[4]秦玉莹、郝亚明:《身份认同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载《广西民族研究》,2022(04):76页。

[5]可永雪、余国钦:《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480+464-467页。

[6]马冀、杨笑寒:《昭君文化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67页。

[7]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载《旅游学刊》,2020,35(03):67页。

[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09-28(002)。

作者简介

温佳靓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