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则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文化有着高度耦合关系,两者相互依赖、协同协作,为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但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中,还面临着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上“内力”和“外援”不足、内容上“千篇一律”、形式上重塑形轻铸魂等制约。因此,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矛盾问题,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关系
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建设指南,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共同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方向指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含着人民精神富有之义。同时,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些反映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懈追求,也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全面性。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承载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由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村在社会发展的链条上渐趋落后,成为现代化进程的薄弱地区和制约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由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农业农村一改往日的颓败,朝着更高、更强、更加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便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等作为乡村繁荣兴盛的一体多面,直接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乡村文化多元化发展。现代化体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转变过程来看,复合性、多样性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路径。乡村不论从分布、数量、种类,还是从资源要素的丰富性等角度来看,都为文化生态的稳定性奠定了雄厚基础,为乡村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乡村文化的多元多样,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促进乡村文明健康发展,而文化的单一性和同质性则阻碍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乡村文化作为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精神力量,需要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现代性、先进性作用,契合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社会新格局构建的需求,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质效,补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短板弱项。
(二)乡村文化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植根的沃土,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因密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中国大地上自古以来孕育的农耕文明积淀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见证。在农村,土地、水、阳光、空气等是农业生产的必需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计,慢慢形成了“靠天吃饭、靠地打粮”的观念。因此,在农业生产生活中,人们根据时令节气播种耕作,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违农时;各个地方也根据自身的条件禀赋发展适合的农业产业,因时、因地、因物制宜;人们在与自然的长期互动中,秉持着衣食住行上的规则秩序实践,形成了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物之间既彼此依存制约,又和谐共生、互相促进的生态和经济系统,反映了农业的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生态理念根基。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中国乡村地域辽阔,不仅拥有富饶的物质资源禀赋,还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首先,不同地域乡村的节日风俗、民俗习惯等作为文化元素在乡村传承发展中延续下来,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生产生活的观念反映。其次,乡村手艺、戏曲音乐等作为艺术形式在乡村文化发展中得以传承,是对民间故事、历史传统、乡村道德伦理的艺术展演,是乡村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文化体现。另外,乡村的房屋建筑、小吃美食等也是乡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体现,在长期发展中成为乡村特色文化的一部分,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乡村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要求,为推进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困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文化作为一项系统长远的“铸魂”工程,在发展过程上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着建设主体、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深入认识和分析其中的矛盾问题,对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上,“内力”不足,“外援”不够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之下,地方政府成为管理乡村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自然落在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往往以“我”为主,忽视了农民意愿和意见建议。纵观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往往作为被动参与者和文化的“他者”被呈现出来,而农民理应是乡土文化真正主体和主角的地位却被忽视。加之,留守乡村的农民文化水平低,老龄化严重,创新意识和发展活力不足,成为掣肘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党和国家对乡村重视程度加深,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乡村发展前景更加明朗,一些“原乡人”返乡,“新农人”崛起,乡村发展活力得到一定提升,但真正聚焦乡村文化事业的占比较低,乡村文化建设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从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各方力量来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为乡村文化场馆建设、设备配置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组织戏曲、歌舞等文艺汇演,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这些行为和活动加深了人们对政府、企业等“外援”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错误认识。但这种活动形式多为“外援式”和“输血式”,提供的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切口、平台和方式,只是乡村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小环,既不等于乡村文化本身,也不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因此,乡村文化建设既要用好“内力”修炼“内功”,又要借助“外援”激发活力,不断回归和巩固农民主体地位,使各方力量在其中发挥作用恰如其分,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合力。
(二)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上,“千姿百态”不足,“千篇一律”有余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注定了乡村文化在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乡村文化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房屋建筑、耕作方式、风俗习惯、道德心理、行为理念等的集合,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反映了村民的生态观念、处事原则和社会认知等。但在实际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乡村特色,一味追求所谓“先进”“正确”文化的现象,造成乡村文化发展上的“千篇一律”。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现代工业文明的细化分工、追求效率、效益至上、法治化和民主化等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些优势和特点向乡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给乡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乡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发展。高度工业化给城市带来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高品质的生活等,导致村庄发展上往往以城市为标准,从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到乡村文化一切向城市看齐,只有符合城市和“标准”的文化场景才是先进的、有面子的、“高大上的”,致使自己的乡村“活”成了别人的样子。这些行为背后体现的是对乡村文化的“忘本”和不自信,不仅脱离乡村实际,扼杀乡村特色,造成文化资源浪费,还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与价值混乱,掣肘乡土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和生命力。因此,乡土文化建设不是“千村一面”“孤芳自赏”,而是基于自身特色和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
(三)乡村文化建设形式上,“塑形”突出,“铸魂”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乡村社会也逐渐被带入“快车道”,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倾向于“唯快不破”。在乡村文化建设上表现为,一方面一些村庄“急功近利”。一是照抄照搬“成功模式”,打造集亭子、牌坊、公园、广场、绿植、宣传标语等为一体的“化妆景点”,虽使村庄在外观上以较快速度焕然一新,但各村庄的自然风貌、文化特质没有凸显,造成村与村之间“长相”雷同。二是重视产业、生态、人才、组织振兴等相对周期短、见效快的方面,忽略以“慢功夫”为突出特点的文化建设。周期建设更长、成效显现更慢,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乡村文化振兴“敬而远之”。另一方面,乡村社会关系实现了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再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嬗变,传统的淳朴憨厚、守望相助、勤劳为善等乡村伦理价值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法则——“一切向钱看”。严重的经济利益导向,使以往纯粹的乡民关系受到经济利益牵绊,在金钱与“乡愁”之间,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和渴望占了主导,促使离乡人重归故里的“乡愁”逐渐被淡化甚至“失忆”,不利于乡村社会和文化发展推动力量的培育。因此,新时代的乡村不仅是外貌上的清新靓丽,还要有内涵上的品质提升,不仅展现自身文化特色,还要培育和发展新的文化元素。需要我们在现有乡村文明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化新元素,创新乡村文化内容、形式,在乡村这片沃土上长出乡风文明新枝芽、结出乡村文化新果实。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更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培育多元主体,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文旅融合,以形成“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的集合,真正实现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一)培育多元主体,释放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一是明确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地位。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首先要明白乡村是谁的乡村,文化是谁的文化。从历史上来看,乡土文化从来都是乡民们自发自主创造的结果,他们创造的依托是土地,而随着现代城镇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土地空间被大大压缩,农民失去或者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以乡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受到严重威胁,乡民们越来越成为乡村文化的“异化者”“矛盾体”,失去了主体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的文化能量正不断积蓄,广大农民群众、乡贤、村干部等应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铸好乡村文化魂,守好乡村文化根,建设真正符合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二是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的助力作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各方要在充分理解、承认、尊重和保护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好资金、技术等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聪明智慧,彰显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只有对内唤醒农民主体意识,对外利用好各方力量,才能焕发新的思想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文化创造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乡村文化的厚重感。
(二)加大创新力度,注入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3]创新赋予乡村文化振兴新的契机和手段,要敢用善用创新赋能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保护和传承有形文化资源。独特的村落结构、自然风光、乡村建筑等,既是乡村文化本身,也是乡村无形非物质文化生成衍化的源头活水,散发着乡村文化的独有魅力,要加大对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留住乡村的“形”。其次,要重塑乡村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乡村宗族文化、节日习俗、耕读文化等是乡村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乡村价值观的体现,是完善和提升乡村认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乡村礼俗秩序消解的重要载体。重塑乡村非物质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留住乡村的“魂”。再次,加大乡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文化要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内容的更新和形式的变换。创新可以在用好自身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做到“反差+融合”,如近年大火的“村BA”“村超”,就是充分利用当地民族特色,将接地气的乡村与“高大上”的体育运动融合,实现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巨大成功。创新还可以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手段,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实现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最后,利用好现代化的传播媒介。随着“手机转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变为新农资、农民成为新演员”的演进趋势,农民应尝试将各种资源融入乡村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之中,努力成为乡村文化的创作者、表达者与传播者。这些都是农民利用当地特有资源优势,自发进行乡土文化创新创造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乡土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乡村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文化的生命力
融合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创造乡村文化新生命。乡土文化从产生过程和内容来看,本身就是一种融合性文化。具有生态的自然性、生产的体验性以及生活的参与性,形成了生态景观、生计景观和生命景观等融为一体的文化集合,也就是说乡土文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情感相融而生。因此,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从根源上讲就要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及自身产业链条的“无边界性”,提供了融合的天然前提。一要加大与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乡土文化最直观、最具标志性的体现。二要加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挖掘乡土文化深刻性和厚重感的必然举措。三要加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丰富乡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四要加强文旅品牌的升级塑造,这是解决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的根本,也是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只有找准制约乡土文化发展的症结,靠主体的内力、创新的活力、融合产生的新生命力,真正克服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难题,才能使乡村文化散发独特魅力,让乡村文化成为展示新时代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页。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页。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14-15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洪强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和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