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民族核心精神文化 做出杰出贡献的云南学者

2024-10-10 00:00孙炯
壹读 2024年9期

今天云南文艺界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纪念周善甫先生诞辰110周年,追忆一代哲人的文学人生,主要目的是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历史宝藏、当代精神、未来启示,从中得到新的启迪、新的鼓舞,传承和弘扬好周善甫先生的思想火花和精神火炬,激励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扬优良传统、赓续云南文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文艺作为、展现文联担当。

周先生,名樊(后改为凡),字善甫,1914出生于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下丽江古城一个书香世家,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毕生倾心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矢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模范践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位为中华民族核心精神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他古稀之年全身心投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致广大而尽精微。短短12年内,先后撰写了《春城赋》《简草谱》《善甫文存》《骈拇词辩》《大道之行》《老子意会》等百多万字,被学术界称为“振聋发聩的著作”。

周善甫先生坚信“中华文化乃人类文化的正源主脉”

他是文化自觉的先驱者、践履者。针对近代以来对中华文化的质疑、批判、丑化和否定,以及西方文化侵蚀造成的严重弊端,他以强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担当,从“卫星的高度”观察和思考中华文化及人类命运,满腔热情阐释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大美和魅力,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思想精华及世界意义,使其“重现煜煜光华”。他坚信中华文化“乃人类文化的正源主脉”,能够引导世界走向“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正道。他希望国人能够走出文化失败主义阴影,重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与精神新生,以中华文化来凝聚价值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庄敬自强,从容坦荡、意气风发地推动中华之前进、世界之成长。他认为“中国特色”必须植根中国传统,“中华传统大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必能开创国家长治久安之局。他深刻反思了现代西方文化给人类造成的困境,期望人类作出正确选择,摆脱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宰割性霸权,发挥中华文化优长,“使人类凭恃仁心善意在自然王国里重建富裕、和平、亲切、自由的伊甸园”“建设人类所托命的这唯一的绿色星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周善甫先生是大学者的翰墨 滇中文化界的骄傲

他是中国书坛一代大家,20世纪中国学人书法的代表,还是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创建者之一。他擅长行书、草书,不拘泥于所谓的行笔技巧,功力深湛,风格温文儒雅、平淡率真,格调极高。其书法笔致简约,遒劲飘逸,风骨凛然;结构布局疏朗大方,劲健苍古;墨韵清饬渊雅,书卷气浓郁盎然。他晚年还致力书法学术理论研究,融“章草”“今草”“行草”于一炉,在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基础上创立“简草”,撰著出版《简草谱》并积极推广,为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作出了可贵贡献。这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项承前启后的大工程,也是滇中文化界的骄傲。

周善甫先生在文学领域造就了别样风光

他反对西方话语体系下以虚构性为核心的纯文学观,坚持中国传统的“文章”观,提倡“今文”写作,认为西方“文学”范围窄,中国“文章”范围广,西方式“文学”不能“尽括天下文章之美”。这是精辟的见解。

他按照中国传统文学观念进行写作,有所为而发,有所感而发,不为创作而创作。他的作品重在表现情志、思理和智慧,义理正大,情感真挚,有神采、有风骨,有益世道人心。行文自然自由,天风琅琅,水流花放。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写的中篇小说《西湖游记》写出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现代与传统的思辨,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忧虑与期待,思想厚重,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西湖游记》所采用的语言文白间杂,是典雅而流畅的“今文”,隽永明净,极好体现了汉语书面语魅力,思想深邃,义理正大,构思奇巧,情调开朗。他所采用的文体有诗、赋、小说、散文、对联等,大多娓娓道来,智慧横溢,见解通脱,诚恳亲切,妙语连珠,文笔灵动,给我们的是那种在最好的文学中才能触摸到的东西。从艺术上看,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富于玄幻色彩;文笔生动,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都很传神,韵味悠然。他的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春城赋》,立意高远,构思缜密,笔力矫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被公认为继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之后吟咏昆明的最佳文学名篇,已然成为昆明的文化符号和亮丽名片。

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当下,重读周善甫先生文学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绽放辉煌灿烂的光芒。

周善甫先生认为“中文是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因”

他敏锐地观察到,新文化运动以来,大力推广白话文,倡导拼音化,对于普及教育和文化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传统中文的优点没有得到很好继承,中文的提高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反有下降趋势,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有削弱倾向”。他对此感到忧虑,撰写了《论“文”》长文和《骈拇词辩》专著。这两篇专著实际上建构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语言文字观,其核心是科学认识中文的特性、功能和价值,重建中文自信。

针对汉字原始论和落后论,他指出,不能以西方中心主义的语言观衡量中文,中文的承续力和凝聚力纵横交织,“形成这上下五千年,幅员千万平里的泱泱雄邦,使十亿人民在同具颇为接近的价值观与生活理念下融洽共处,应该肯定方块中文的这种勋绩是不可磨灭的!世界上还未曾有第二种文字起过如是宏大的功能。”不从百年成败论优劣,而从数千年文明史看得失,则中文自有过人之处,不必自我矮化。他对中文的前途充满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势的欣荣,形成中文的优势,将会日益显现出来,而成为推进世界文化的劲旅,庶可不必老用惭愧的心情来谈论祖国文字。”他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对当前加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很有启发。

周善甫先生拥有思想者的高贵品质

他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魅力,人品、气质、思想、智慧和成就,使他成为让人高山仰止的人,周围聚集了大批国内外的崇拜者和学生。他的魅力是思想魅力、人格魅力、文化魅力、智慧魅力。这一切化为一种风度和风范,化为一种气质和气场,引领生命庄严而自由、刚健而从容、谦逊而磅礴地前行。

他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相当的声誉和影响力。《大道之行》享誉海内外,被认为是“当代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理论创新之路从来都是艰辛的,在进入20世纪中晚期,能直接置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中,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反思传统文化,探索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立与发展问题的人不多,而他就是这些思想先行者中的一位,被誉为“继梁漱溟等先生之后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儒家”。在他的晚年,不仅有来自国内的学者专程向他求教,更有日本、新加坡、法国、芬兰、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求教者。近30年来,其学术影响远播海外,为云南学林之所罕见。

周善甫先生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云南多民族地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厚实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离不开坚实文化根基作为支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以周善甫先生为榜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

(作者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