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 道法融心

2024-10-10 00:00:00孙春峰
新阅读 2024年8期

阅读,作为连接知识与实际、理论与生活的桥梁,成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各类道德与法治文本的深入阅读,学生们在理解多维度信息的同时,增强自我认知,开拓视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实现从理论到生活的自然过渡。

绘本故事:图文并茂,润泽心田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正是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佳时机。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绘本故事以其丰富的情境、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儿童生活的主题,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教学工具。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和艺术素养,更能在故事情境中感悟社会规范、道德理念和法治意识。绘本故事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例如,分角色朗读和情境表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的“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主题时,可以通过绘本《青蛙看海》来引导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一只青蛙为了一睹海洋的壮观,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模拟青蛙的旅程,让学生们在朗读和表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在教授“挑战第一次”的课程时,利用绘本《小马过河》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在这个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对河流的感受各异,体现了个体经验对观点的影响。通过让学生们分角色表演故事,学生们不仅能够体验到故事中的情感,还能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

传统经典:诵读国学,提升素养

传统经典的诵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培养和情感教育。通过经典诵读,学生能接触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领悟古人的生活智慧和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与现代教育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经典诵读不仅限于对文本的表层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和体悟,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性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三年级上册“快乐学习”单元的教学活动为例。教材精选了《论语》中的多个名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古典名句不仅言简意赅,而且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与学生共同赏析这些句子,探讨其中的意涵和历史背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和体悟,让学生在声音的韵律和文字的深意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力,更能在道德层面得到提升,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经典教诲。

时事政治:紧跟时代,开阔眼界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时政阅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话题,学生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加深对国情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六年级下册“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作为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人类面临的共同环境挑战,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的努力,例如《巴黎协定》的达成等,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认识到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必要性。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更提升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榜样引导:追随楷模,塑造人生

为了让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吸引力并深化其教育意义,教材中的“故事屋”栏目,特别引入了众多中外名人的生平故事。通过阐述这些名人的经历和成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传达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生活智慧。名人故事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往往能够引发学生对某一道德或行为准则的深刻思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故事,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理解到成功背后的努力与坚持,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

以三年级上册的两个课程内容为例。首先在“多在心中画问号”的教学部分,通过讲述美国核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的童年故事,学生们得以了解拉比求知若渴、勤学好问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讨论拉比如何通过提问来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故事,激励学生模仿拉比,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我和时间交朋友”的学习中,通过阐述鲁迅如何珍惜时间的故事,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朗读并反思鲁迅的观点,还通过实际的抄写练习来体验效率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节省时间即是延长生命的深刻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文艺拓展:品味文章,感悟道法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阅读角”栏目的设置是对学科阅读的一种重要补充。通过这一栏目,学生们接触到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记叙文等。这些作品丰富多样的内容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形成了新的道德认知。这种认知的形成是在生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交流和反思中逐渐深化、升华并最终内化的。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们能够建立起道德实践与学术学习之间的桥梁,将抽象的道德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

以三年级上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利用“阅读角”中的诗歌《女孩》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学生们情感丰富地朗读诗歌,通过对诗中的特定语句进行分析。例如,探讨“黑板上多一笔粉笔印儿,女孩眼前就多一条亮堂的道”这样的句子,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女孩对知识的渴望和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阅读和讨论,学生们不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开始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受教育权利,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此外,通过“阅读角”中另一篇作文《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感悟到老师的关爱和责任感。这些阅读材料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还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更好的道德行为,有效地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结语

阅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学生们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情感培养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更为关键的是,阅读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搭建了桥梁。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持续深化,阅读必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通市崇川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