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文学现场,文学评论是一个看起来并不自然的角色。一方面,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都反复强调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事实上,文学评论似乎可有可无。不仅仅是在文学现场如此,在高校的知识建制中,文学评论也处境微妙。在学科归属上,它被划入文艺学下面的一个方向,与文学理论并列,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文艺学的从业者基本上不从事文学批评工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从业者是从事文学批评的主力军,但往往又习惯于将文学史视作工作的合法性基础,文学批评则被视作“小道”偶尔为之。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文学批评往往成了初入行业者的一块敲门砖,一旦入门,则立即弃之如敝屣,以文学为志业者甚众,以文学批评为志业者则甚少矣!
在我看来,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当然也是现代知识分层的产物,文学批评不仅仅是最基础的,也最为考验人的心智、才华与写作能力。文学理论往往自有框架,按图索骥也能说出一二三;文学史则相对固定,寻章摘句即可敷衍为文;文学批评则要求一种如艾略特所谓的“当随时代而变”的时代性。简而言之,如果将文学理解为一种精神产品的实践,那么,文学批评全链条地参与到整个实践过程中,文学的发生、流通、经典化以及不断地去经典化和再经典化,文学批评都发挥着核心发动机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历史文化转折的时刻,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五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总是时代的弄潮儿和文化的急先锋。
那些灿烂辉煌的历史时刻固然让人艳羡和怀念,但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从业者来说,怎么面对当下的变化,让文学批评能够在整个文化的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而不是夸大的、现实的而不是虚妄的、富有建设性的而不是罔顾事实的功能性作用,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命题。在这一思考的路径中,文学批评的语言、文体、方法、主题以及它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张力,都重新成为问题。正视这些问题而不是用一种惯性来绕开这些问题,文学批评才有可能获得自我和力量。
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四叶草”论丛正是在这一问题意识下的集结。这套丛书共收入四册,分别是郭宝亮的《沧桑的交响》,王文静、王力平的《文学是一次对话》,桫椤的《把最好的部分给这个世界》,王力平的《水浒例话》。《沧桑的交响》立足作家创作,在现实与历史的回响中为读者呈现当代小说的丰富面相及其与社会精神生活的嵌合关系;《文学是一次对话》结合文学理论,将当前热闹的文学现场出现的一些潮流、概念做了系统性梳理;《把最好的部分给这个世界》聚焦文学现场,结合张楚、薛舒、鲁敏等人的作品展开对话,从整体上为“70后”写作做出简笔素描;《水浒例话》以《水浒传》为例,在闲话随笔间分析其人物、语言、结构等要素技巧,为文学写作与鉴赏提供文学理论与评论知识。几位作者都是活跃于当下文学现场的重要批评家,他们试图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呈现文学驳杂丰富的图景。对话既是不同个体、不同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是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之间的对话,当然,文学作为一种心灵的形式,决定了这些对话也必然是罗兰·巴特意义上的“恋人絮语”。期待这些作品能够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反馈,也期待这套论丛能够持之以恒。
作者系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本文为“四叶草”论丛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