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4-10-09 00:00:00王嘉俊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5期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初读这首词时,我只觉得文字很美,并不懂苏轼在词背后赋予的情感,直到最近重读这首词,看了苏轼在写词时的境遇,才渐渐领悟了“清欢”的真正含义。

清欢是什么呢?好像只能意会,很难用现代汉语解释得明白通透,“清淡的欢愉”或许能做勉强解释。这种清淡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山珍海味,穿粗布麻衣感受比绫罗绸缎更温暖舒适,这都算作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清欢的境界很高—它不同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不同于杜甫“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在现代生活中,尽管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真正的清欢却越发显得珍贵。现代人的欢乐,是在气氛热闹的酒馆里豪饮一番,是在狭小的房间里重复着摸牌的动作,是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挥金如土……

细细想来,当前的生活或许正是让我们领悟清欢的时刻。我们中的许多人或许都在不经意间慢慢品味出了清欢的滋味。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午后,品尝一碗冰镇绿豆汤;在平淡的日子里,参与书香文化活动购书日;辛勤工作一个月后,收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曾经我们可能都未曾留意过的瞬间,如今却成了生活中的幸福闪光点。

苏轼在被贬之后,和朋友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笋。此情此景,苏轼由衷赞叹:“人间有味是清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细细品味这份清欢,从中感悟出人间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