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物件虽已渐行渐远,却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泥瓮子,这个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北里下河地区常见的物件,是一件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温馨记忆的“老古董”。
泥瓮子,一个简单而质朴的名字,却蕴含着农村人的智慧与汗水。它肚大口小,表面粗糙,不似现代精致的瓷器那般光鲜亮丽,却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实用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储粮器具。
那时,为了应对春荒,农民不得不将秋天的收成小心翼翼地储存起来,而为了解决储存之需,农民发明了用来储粮储物的泥瓮子。
泥瓮子有大有小,形状有方有圆,或高或矮,常见的泥瓮子高1.2~1.5米,底部小,沿壁凸,到口部又收缩收小,大的能储存一二百斤粮食,小的也可以储存几十斤粮食。做泥瓮子的材料简单,自己制作,不用花钱,结实耐用。他们就地取材,将泥土和稻草经过精心挑选与巧妙编织,一个个结实耐用的泥瓮子便应运而生,它们承载着农村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制作泥瓮子的方法比较简单,但从准备泥浆到打草筋,从做瓮底到筑瓮壁,每一步都需要耐心与细致。
首先是和泥浆。父亲利用生产队罱泥留些厚的河泥,用桶挑到宽敞的场地,拾除杂物备用。
接下来就是打草筋。打草筋就是把挑选的稻草放在水中浸泡以增强韧度,几小时后取出淋去水,将浸泡后的稻草放在和好的泥浆中搅拌,使稻草和泥浆充分黏合成条状的泥草葽子,我也曾帮父亲打下手弄过泥草葽子。
最后是做泥瓮子。先做瓮底,将打好泥的草葽子交错地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形成一个“米”字形,用脚踩实,接着再用泥草筋从“米”字中心开始一圈挨一圈地向外编排,圈与圈之间的草筋要用泥浆粘紧,再用泥把上面抹平,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做“米”字形瓮底的时候,两端的草筋都要超出瓮底尺把长,等到做瓮壁时,就可以把这尺把长的草筋往外壁上倾斜缠绕粘泥,使瓮底和瓮壁粘成一个整体,这样才结实耐用。做瓮壁时,同样用泥打好的草葽子挨着瓮底边缘向上围圈,一开始每围一圈都要稍微向外扩张一些;到齐腰高时,再渐渐往内收缩;到齐胸高时,收缩的程度要更大,这样做出来的瓮身便呈“鼓肚”形,能增加储物量和美观。为了使瓮口更加结实,瓮口需增厚一些,最后还要做个瓮盖。
制作泥瓮子,最讲究的是瓮壁,每次只能向上加高三四圈,等干了后再向上加高,特别到了收口的时候,每次只能加一两圈。
泥瓮子做好后需要在阳光下晾晒,等泥瓮子四壁干得差不多了,再掀起侧翻,将瓮底晒干。
泥瓮子初步成型后,还要给泥瓮子“美容”。可用稀泥浆涂抹泥瓮子的内外壁,这一涂抹着实让泥瓮子漂亮了很多,有的缝痕也可以抺平,泥瓮子又白又光滑。
泥瓮子经过再次晒干后就可以使用了。将家中晒干的粮食放入其中,盖上盖,就是再贪吃的老鼠也只能干着急。当泥瓮子成品展现在眼前时,那份成就感与喜悦,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言表的。泥瓮子储粮,吸收潮气,能够保持粮食干燥,省去了翻晒的劳作,是农村人最钟情的容器。
在那个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泥瓮子里藏着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家人的欢笑和孩子的梦想。每当春节来临,父亲会在泥瓮子上贴上“福”字,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泥瓮子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精致的瓷器、密封的仓库……这些新事物以其美观与便捷,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即使如此,泥瓮子所承载的那份记忆与情感却是无法替代的,它让我们在回味过去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它让我们在感受时代变迁的同时,更加铭记那些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过的父辈。
泥瓮子虽已远去,但那份精神与记忆将永远熠熠生辉。它如同一座座丰碑,矗立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它犹如一首首老歌,在我们耳边轻轻回响……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的现代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