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里,一台台电脑的页面在不断变换着,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紧盯着不断闪烁的屏幕。一滴滴汗水从王跃华的脸上滚下来,他屏住呼吸,眼睛目视屏幕,一动不动。在这嘈杂环境下,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脏不断跳动的声音,好像隔绝了周围的一切。
时针在不停地转动,最后几分钟了,页面不断刷新,王跃华却看到了自己不想看到的画面……他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祖父还是闻名一方的医生,有不少患者从各地来找他做手术。耳濡目染下,王跃华很早就选择好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职业道路。
高考出分后,他就开始在网上不断查找自己心仪的学校。明明感觉已经准备得那么充分,却没想到在高考报志愿中还是发生了变数。负责报考的人说:“不行啊,这些学校现在都选不进去,分数不够,有没有其他想去的学校?”
王跃华根据分数不断筛选着符合的专业,虽然很多专业他都能选上,但王跃华最想去的医学专业却没有一个够得上。他的眼睛紧盯着屏幕,突然,“护理学”这三个字落在他的眼中。护理学,这个专业将来是做护士的,男生做护士的好像特别少,但他对其他非医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与医生有关的,能选的好像也就只有这个了。他的内心不断挣扎着,最终做出了决定。
“我选护理学,就报这个专业吧!”王跃华说。专业选完了,他这才发现自己早已出了一身汗。不过,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同时,他的内心也有了无形的压力。这并不是他的第一选择,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大学里面转专业的机会。时间对于自己来说,是最好的止疼剂。暑假里,他查找了大量关于护理学的资料,更加了解了它。
他理解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们的辛酸,内心已经没有刚开始对它那么抗拒了,但在大学里换个专业的想法,依旧在他的心里并没有打消。大学宿舍是四人间,王跃华报到时,其他人已经到了,男生的友谊总是建立得很快,没多久大家就互相熟悉起来。宿舍除了两个学医的以外,还有一个也是护理专业的。通过交谈得知,这个同学学护理是因为听说男护士很少,许多医院缺男护士,选择这个专业容易找到工作所以才来的。
“那你没听说外面有很多人对男护士有异样的眼光吗?这个你不介意吗?”王跃华问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知道啊。虽然有人不理解,但是能找到工作就行,做这个可比其他行业的竞争小多了。”
王跃华内心对他的这个说法并没有那么认同。虽然现在迫于生存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但在他心中最重要的是热爱这份职业,对它感兴趣,才能够把这份职业做得更加长远。那么自己现在的专业,到底是不是自己以后所热爱的呢?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一口气。
转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去询问辅导员的时候,辅导员并不支持专业里稀缺的男生转走,说了许多“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这个专业男生好找工作”之类的话,劝他不要转走。但最终被他的决心打动,还是告诉了他转专业需要做的一些事。例如,专业成绩必须班级排名前几,在学习自己专业科目的同时,还要掌握要转专业的相关知识等。
因此,王跃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室友开玩笑地给他取了个外号“读书帝”。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护理学也逐渐产生了兴趣,但相比之前想的那个专业却少了些内心的热爱。王跃华在心中有明确的认知:如果没有对这个专业的爱,单纯靠兴趣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好奇的感觉会被以后漫长的时间所磨去。
在考完试的那一刻,他感到了无比的轻松,接下来就是等待结果了。本就瘦削的他,在经历这一段时间的“折磨”后体重又减了好几斤,无论自己平时吃多少,体重反倒不增还降。朋友们打趣他说:“应该是把吃的饭,都转化为精神食粮存到脑子里了。”
“同学,专业里没几个男生了,你再走了就很难看了啊。”系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他有意无意地瞥着王跃华的申请书,脸上写满了拒绝的神情。在谈话的时候,王跃华看到了另一个男生提交的护理转专业申请书,它与其他的申请书隔开,单独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显然结局没有顺应他的心意,当他把这件事告诉家人后,他的内心充满了迷茫。朋友见他这一阵儿浑浑噩噩的,纷纷来劝他振作起来。
“王跃华,我曾经跟你说过,你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毅力,虽然你对于一些事一根筋,犟得不行,但你只要认准了它,就能拥有比别人更大的恒心坚持下去。现在情况已经这样了,你能做到的就是对你现在的专业负责,对你自己负责,上大学不是让你在这里颓废荒度几年的。护理学怎么了?只要你好好做,在哪儿都一样发光。”
经过朋友的劝导,王跃华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现在的结果。自己这样颓废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不能再继续这样了,既然当初选择了护理学这个专业,如今也只能接受。终于,王跃华逐渐接受了这个专业,同时也开始感受到了护理的乐趣。
之前为了转专业,自己光顾着取得好成绩,并没有真正地融入课堂的氛围里,如今真正走进去,才发现护理学并不枯燥,与自己爱的医学有很多都是相似的。虽然很多人在知道他是男护士后,总是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但他心中从没把男护士与女护士分为两类。在他的眼中,一份职业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差别对待。
大学四年转眼过去了,到了要分别的时刻,王跃华已经从当初的茫然无措,到如今能自如地应对专业上的问题了。他也把当男护士定为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大四那年学校组织实习,实习的经历让王跃华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差异。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每天交班、查房、看医嘱、做护理、挂水,各种各样的工作让王跃华忙不过来,甚至有时候都抽不出身去吃饭。除去身体上的疲劳,他的心理上也受到了社会上诸多的压力。
由于同样都穿着白色的大褂,很多人第一眼都以为王跃华是医生,就问他问题,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回答他是个护士。对王跃华来说,自己原来的目标是一名医生,现在虽然已经面对现实,但每当向别人解释的时候,他还是不免有些遗憾。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每当他说自己是护士后,其他人诧异、怀疑的目光,那感觉如芒在背,好像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个异类。
不过,也有让王跃华开心的事,作为一个男生,他在这里很受其他护士和医生的欢迎。他所在的科室是内科,在他之前这里没有一个男护士,有时需要搬运一些沉重的医疗器械,或者有些男患者对女护士抵触特别大,他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虽然这意味着他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但他仍为此感到充实、满足。
实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王跃华曾遇到过患者,在看见他是个男护士后,觉得他不细心,非要找女护士来,还大声质问他一个男生,笨手笨脚的,当什么护士;有的小孩儿看见他要给打针后,哭着喊着不让他打,觉得他打得更疼,让女护士来;也有女患者因为他是异性,所以内心芥蒂……诸多的不被理解,让他逐渐有了放弃这个职业的念头。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彻底坚定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心。
护士很多时候都是昼夜颠倒工作的,那天王跃华值夜班,刚到科室的他就感受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好几个医生围在一个病人前神情严肃。看见他来了,立马让他去推旁边的呼吸机,那个病人心衰发作,头上不停地出汗,在一番努力后终于平稳了下来。
但是,没过多久,情况突然急转直下,病人的呼吸开始不稳定,无论怎样血压就是上不来。看情况不对,王跃华和其他几名护士连忙把他送到急诊室抢救。各种急救的方法都用上后,病人心脏跳动的起伏却越来越小,渐渐地没了呼吸。
病人的呼吸球囊一直是王跃华在捏,他看着旁边的人身体逐渐变得冰冷、僵硬,散大的瞳孔无神不再聚焦,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的身边渐渐离去,却做不到坦然面对。这是他第一次距离死亡那么近,以至于在之后的几天里,有时还会梦见抢救的情景。明明临终护理的流程他已经熟记于心,从事这份工作,其实自己内心早已有所准备,但他还是感受到了,现实和想象的巨大不同。
此次经历,让他发现自己做的这份职业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以至于能够掌握他人的生死,他希望自己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不要再让生命在自己身边流逝。之后的工作,他更加卖力,那些一开始不理解他是个男护士的病人也慢慢接受了他。
因为表现优异,王跃华被通知留在实习的医院,并转到了重症医学科工作。在那里,王跃华需要护理的都是身体不能自理、病情危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只能尽量从死神的手里把在死亡线徘徊的病人抢过来,他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高压的工作环境。
他在内心告诉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工作再细心一些,再努力一些,他每天都细致地观察每一位病人,努力打破外界对男护士护理不细心的谣言。王跃华作为科室里唯一一位男护士,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换药、翻身等工作。患者不能自理,每次换药、翻身,病人的大部分重量都压在他的身上,一天工作完成后全身都是汗。
现在的生活既繁忙又充实,王跃华对待工作的细心、负责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更有患者转出重症病房后特地向他道谢。如今,他已经能以平稳的心态自如应对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了。
临近新年,医院的工作不减反增,王跃华忙得团团转。偶然,王跃华看见新闻报道,最近,病毒性肺炎高发。
第二天,护士长将所有人召集一起说:“大家听好了,年关将至,许多在外的打工者、求学者,都要回家与亲人们团聚。院里根据上级要求多次开会研究,决定每个科室要留人值守,应对年关病毒性肺炎急诊。咱们科室有谁愿意的,请举手报名。”
“难得休息,我想多陪陪家人,我老不在家,孩子现在都跟我生疏了。”
“我下个月要结婚,日子都订好了,没法儿留院值班啊。”
……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作为一名护士,平常休息时间确实很少,大家都想着过年时和家人团圆。
听到大家的话,王跃华的内心不断地挣扎着:科室里大多数护士都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需要她们照顾。这里面最没有特别要紧事的人,好像也就是尚且单身的他了。思考过后,他主动跟护士长说:“我愿意不回家过年,留院值班陪伴患者。”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王跃华却身穿白大褂行走于每个病房。医院有规定,所有患者都只可留一个家人在身边陪护,患者一眼望尽的只有各种医疗器械。为了缓解患者治疗时内心的压抑和无聊,王跃华总会和他们唠家常。
虽然这里的生活辛苦又枯燥,但每当看见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时,王跃华内心的满足和自豪感总是很快冲淡了内心的疲惫感。他在自己的护士服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慢慢地,他所负责的病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想要做什么事自己却干不了时就喊他,有时甚至轮到其他护士值班,患者也会下意识地喊他的名字。
从一声声对他的呼唤中,王跃华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信任,于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认真工作,帮助他们摆脱病魔。他和留守医院的其他科室的同事也受到了很多帮助,平时出门有志愿的出租车司机接送他们上下班,总会有人匿名给医护人员买吃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想到这里,他更加斗志昂扬地投身到工作中。
时间过得很快,同科室的护士们都回到了医院,王跃华也接到回家休假两天的通知。想到这十几天的经历,他暗自发誓:以后的每个年关,如果再有机会留院值守陪伴患者,他依旧会主动申请加入。他在十几天里结识了新的朋友,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回想自己阴差阳错来当了护士,现在已经能释然地面对了,因为这里有许多宝贵的回忆,他早已真正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王跃华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和家属一致的好评,还有很多家属送来了锦旗。《如城晚报》、如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采访了王跃华,他谈到了自己曾经对这个职业的迷茫。他说:“我很幸运,能够来到这里,无论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持自己的初心与热爱。这份职业,记录了我人生最重要阶段的成长。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对这份工作的感受,我完全可以大声地告诉他们,我对它很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