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员“三全育人”专业化进阶路径

2024-10-09 00:00余武明
大学教育 2024年18期

[摘 要]作为高校专职党务工作者,组织员是“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职责认知模糊、履职能力不足等现状下,组织员亟待提升专业化水平。文章结合组织员工作特点,对一项党建调查的有关结论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全员育人上组织员需要理解不可替代的岗位独特作用;在全过程育人上组织员需要掌握差异性、阶段性特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在全方位育人上组织员需要知悉系统论观点,开展协同协作。

[关键词]高校党建;“三全育人”;组织员;专业化;进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8-0026-05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组织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关系到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系列要求能否在高校落地落实。“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如何利用组织员的专门力量,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如何发挥组织员的专业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管理层推动,更需要组织员通过专业实践创新进阶。

一、专业化和组织员

专业化分工使得人们可以集中优势更好地完成特定的工作,适度的专业化分工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刘少奇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关于党员”中提出了“组织员”这一概念,要求组织员政治上“完全可靠”、业务上“在党的建设上有经验”、思想与作风都“纯正”。作为一项专门化经常性工作,组织员既要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党支部发展党员,又要代表上级党委去亲自把好党员入口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组织员的配备和专业化要求。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旨在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明确提出“应当重视对组织员的选拔、配备和培训”。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要求选优配强包括组织员在内的党建工作队伍,推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基层党委按照规定配备组织员,承担指导督促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任务。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要确保学生党建工作力量配置,高校每个院(系)至少配备 1—2 名专职组织员。

组织员专业化进阶,突出了术业专攻的重要性,对坚持和巩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规范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高高校党员综合素质、巩固高校“三全育人”效果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组织员专业化水平不足的现状及内在原因

(一)部分高校组织员配备数量不足,结构单一,管理层认识待深化

以笔者2021年9月开展的一项相关调查为例,某学院在校生样本非党员977人,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为353,准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为241,总占比为60.8%。近年有关数据显示,入党积极分子总量在在校大学生总量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时,每年不同层次的党员培训无论是学时数还是培训效果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工作量的增加,高校组织员队伍数量不足越来越明显。在人员配备方面,有些高校组织员以即将退休的干部为主,有些组织员甚至没有党务工作实践经历或思想政治专业学历,组织员队伍老中青阶梯结构没有体现出来。同时,组织员连续工作时间不长,替换频率较高,队伍相对稳定性也不够。

部分高校组织员现实人力储备不足,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还处在全面建设初级阶段,管理层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落实组织员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部分高校组织员缺乏职业规划,没有将本职工作作为长期发展的事业。

(二)部分高校组织员工作比较被动、主动性不够,对角色定位的理解不够清晰

组织员如果没有对自己在“三全育人”方面所能取得的成绩予以正确评估,其工作积极性就难以得到激发。如果前期工作介入不足,了解到的情况就容易片面;短期的集中精力投入,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局。部分组织员常常把本职工作简化为发展审批前谈话和审阅材料,很少花时间自觉学习组织工作业务,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对工作质量、工作效果放松要求,专业化水平提升缺乏动力基础。

学校对学院的考核侧重于教学、科研、学科等方面各种繁杂的量化指标,学院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在人才培养方面组织员所发挥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组织员付出大量精力完成的工作通常在短期内展示度不高,难以获得关注和奖励,是“潜功”而非“显功”。组织员在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中位置不靠前,权重也不高,因而有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在岗工作人员存在人心不稳、流动性较大的状况。

有的高校针对组织员队伍选拔配备、职业能力要求等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这就容易导致部分组织员对职业发展认知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提升专业业务能力的内驱力。

(三)部分组织员专业能力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从笔者的上述调查来看,在对身边党务工作者从业能力的评价中,有8.6%的学生认为一般,有将近1.0%的学生认为不太好或比较差;在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性方面,有28.5%的学生认为一般,有2.5%的学生认为不太好或比较差,评价一般的比例偏高。可见,部分组织员专业水平并未获得理想评价。

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细则》的情况来看,党员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存在党团组织推优程序后置到积极分子培养期进行、提交自传早于发展对象确定日期、发展对象集中培训不足、三人以下座谈取代党内外群众意见等程序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另外,由于学生党支部委员流动性大,因此党支部各类名册没有定期更新、党支部委员会记录本重要会议简记漏记、党支部委员会决议不规范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和组织员专业能力不足息息相关。

三、高校组织员专业化水平进阶实践路径

(一)基于政策保障,增强职业认同

在高校,组织员既是教书育人工作的实践者,也是党建理论的研究者,这是党赋予组织员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只有将符合标准的组织员选进组织员队伍,才能从源头上保证组织员队伍建设的质量。对于组织员的选拔应该尽可能综合学历、专业、年龄、经历等条件,比照“双肩挑”人才管理要求,逐步完善准入条件,引导组织员培养高度的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干劲。

关于组织员职业发展路径,中央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包括组织员在内的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为保证组织员队伍的可持续和稳定,组织员晋升应该有畅通渠道。学校要落实组织员“双线”晋升,为组织员发展进步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为组织员提供单独的谈话和办公工作场所、齐全的工作设备、适量的工作经费,助力其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在优选优待的基础上实现优培优留,助力组织员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其专业化水平提升具有更坚实的内在动力基础。

(二)立足岗位职责,突出全员育人担当

“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强调育人工作人人有责,干部、教师个个都是当事人,没有旁观者。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同题共答。

自《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颁布以来,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得到提升,在此背景下基层组织力也不断增强。经过长期实践发现,组织员成为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员,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制订年度党员发展计划,监督入党程序的严格执行,负责入党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审核,通过面对面谈话给出书面的入党审核意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协助指导以及检查督促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总结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经验等。

根据岗位职责要求,高校组织员应该当好以下“五大员”:当好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员;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辅导员;当好党员发展工作的监督员;当好学生党员的教导员;做好工作分析研究,当好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员。组织员应该立足本职,心无旁骛,敢于担当全员育人中的自身责任,逐条对照强化“五大员”担当,紧盯指导和监督两条主线,紧绷防止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之弦,突出党支部政治思想引领功能,坚持搞好党支部建设不动摇。

(三)修炼专业素养,夯实全过程育人

组织员是党的组织路线的坚定践行者,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要成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表率。组织员同时要清醒认识到理论功底弱,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教化有道,会成为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最大障碍。组织员要不断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入学习,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把握,坚持在党建理论学习中提升理论修养,注重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

组织员要深入学习党建工作基础知识。特别是要深刻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党内相关基础性规章制度,提高从事党务工作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熟悉各种工作规则、工作程序以及基本工作规范。

组织员要熟练掌握开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再以笔者的上述调查为例。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有超过四成的学生认为对就业有帮助,有接近两成的学生认为入党有优越感,有一成的学生表示是为了特殊利益。如何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消除其功利主义倾向,这一点是组织员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的。关于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有接近两成的学生认为一般,有两个百分点的学生认为较差。关于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也有两个百分点的学生认为比较差。极少数党员并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综合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党组织的形象。关于大学生入党前后的培训教育方式,有37%的学生认为学院开展的党校集中培训吸引力一般。党校集中培训的方式单一、内容僵化,需要创新。组织员要提高工作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就要了解工作实际,熟练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人云亦云、盲人摸象容易产生错误认知。

组织员要善于走群众路线。要深入准确了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既可以通过列席和参加学院党委会、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加强对全局的观察,也可以通过参加入党答辩活动、微党课比赛活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分析微观层面,还可以联系跟踪一个党支部带着问题去解剖问题。还要点面结合、举一反三。面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党员以及处于不同党员发展阶段的党员,其工作特点各不相同,组织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组织员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通过上述调查发现,部分党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创新性不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倾向。个别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依然存在只以学习成绩好为标准的情况,在党员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党性实践锻炼活动不多。人类社会逐步迈入AI时代,AI技术的核心在于知识数据的积累,生成式AI助手使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党员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有了更加成熟的数据采集与知识传播手段。在AI新发展阶段,组织员在AI赋能应用上要先学先试,推进教育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全育人”中的全过程育人强调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时时有教育,每时皆不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大学生党员在校入党期间一般要经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不同角色的升华。针对新生重点抓扩大党的影响,激发政治热情;对于入党申请人,明确入党条件,了解态度决心,重点抓支部谈话质量;对于入党积极分子,重点考察共青团推优环节等程序执行和入党培养联系人等人员到位情况;对于入党发展对象,着重在政治标准、先锋模范现实表现、政治审查、党内外群众意见;对于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重点抓党校培训、党性锻炼等,考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落实情况。在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侧重点,全过程育人是组织员专业能力的最好检验。

(四)注重协同效应,融入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中的全方位育人体现了育人系统论。据笔者上述调查可知,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方面,有58.2%的学生选择来自学校教育。在学校层面,十大育人体系共建育人环境,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育人工作处处可为。

组织员要常态化指导党支部工作。学生党员由于升学、毕业流动性大,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更替较快,要密切关注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数据库的建立与及时更新。要防止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出现应付式的现象,也要注意发现并纠正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大会以个人意见取代组织决议的官僚主义现象。要置身事内、积极作为,高标准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在促进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常抓不懈。

组织员要自觉接受上级领导。学院党委年度组织工作计划在党支部层面有没有落到实处,党支部工作开展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组织员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把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党委反馈,要积极争取党委对组织员工作的支持;同时要主动接受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指导,了解学校党委组织工作的最新部署,参加组织员业务培训,反馈自身工作开展的心得和困难,多渠道寻求业务指导和帮助。

组织员要正确理顺同事工作关系。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以党建带团建方面,组织员要以严格落实推优条件、规范推优程序、强化培养过程为抓手,围绕提高推优能力、有效提升党员质量进行针对性考察,与共青团干部进行密切协作。组织员与其他岗位党务工作者、学院管理干部、教师、学生干部等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或衔接,虽然各有分工,也需要互通情况和协作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育人合力。

四、结语

高校组织员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全员育人的一分子、全方位育人的一个角度、全过程育人的实践者。组织员要深刻把握“三全育人”内涵,在全员育人上突出责任担当、在全过程育人上突出专业能力、在全方位育人上突出系统协作,把“三全育人”工作原则落实落细,在实践中实现专业化进阶,通过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促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提升,助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崔宝华,司睿山,曲建武.高校组织员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6):70-72.

[2] 杨澍.新时代高校专职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0):128-130.

[3] 仝夏蕾.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意涵、现实挑战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8):74-78.

[4] 周妍妍.高校院系专职组织员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3(15):39-43.

[5] 李录,张钦,宋岱岳.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119-121.

[6] 朱凡凡.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7] 姜亮.新时代高职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1):83-87.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