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赋能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究

2024-10-09 00:00徐润洁
大学教育 2024年18期

[摘 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校始终秉持着“将实践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育人理念,文章结合现阶段乡村建设需求与实践育人要求,基于设计赋能提出高校大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形成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新样板,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同富裕;实践育人;乡村建设;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8-0135-04

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显著的不平衡依然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依然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长期以来,乡村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相对落后。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至此美丽乡村建设无疑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尽管现阶段各地政府正快速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但规划设计人员匮乏,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等现实问题不断涌现,特别是部分县区乡镇仍然缺乏专门基层人员、对口机构负责农村规划建设,以上问题导致农村的特色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延迟[1]。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如何解决并积极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亟须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一、高校职能与乡村建设的内在耦合

高校是宣传并践行国家政策方针的主阵地。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迅速增长,于2002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此后,扩招力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高等教育已接近普及化阶段[2]。高校也在适应社会分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其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结合地方高校的区域特点、行业指标、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响应国家政策,与地方乡镇进行合作,发挥其职能服务乡村建设。

自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将大学生劳动教育、美育、社会实践等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三全育人”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其中与劳动最直接相关的就是乡村,这促使各高校不断拓展本校乡村服务功能,加强与当地乡村的联系。而美育作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手段,常作为有效方法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因此,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高校职能与乡村振兴之间无疑具有较高耦合性。首先,高校重视劳动教育并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发展其劳动技能,同时引导毕业生积极响应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政策,为乡村输tX1L/tUW8m66nc1k5xsnRw==入更多高素质人才;其次,高校可与周边区县结对并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通过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及学生科研团队深入当地,帮助乡村拓展建设路径;最后,通过构建校企地协同发展模式,服务乡村产业,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高校与乡村能够形成人才培养有效衔接、城乡发展不断融合的良性循环。乡村为高校职能建设提供舞台的同时,高校也应着重思考如何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立足乡村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乡村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实现乡村建设反哺高等教育,形成教育文化发展循环[3]。

二、当前高校设计资源助力乡村发展的主要维度

当前各地方正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这为高等教育如何面向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以设计赋能乡村,是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亦是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途径[4]。

(一)文化传播

地方文化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具的特点,我国“四史”也是起于农耕,源于乡土。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其中孕育出不少感人肺腑、激发人心的时代精神,例如“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宁波帮精神”等。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枢纽带,更要与时俱进,持续发挥本职功能。如浙江台州高校将“艰苦、奋斗、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学,通过内化学生日常、搭载网络平台、熔铸校园文化等过程来更好地指导实践,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成长需求[5]。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团队为研究西北乡村文化,不远千里来到山西省和顺县许村进行文化调研考察并发起“公益乡村·美丽建设”项目[6],进行文体活动、艺术教学等实践,将许村建设成为一个国际艺术交流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如文化交流中转站,将埋藏在土壤中的乡村文化种子以生机焕发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人居环境

虽然城乡融合建设在不断推进,但部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完善,依然存在环境衰败、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部分乡村规划不合理,造成公共设施建设参差、房屋空间利用率低、生态破坏等问题;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旅游发展规划,同质化严重,缺乏当地特色。基于以上问题,部分高校利用设计、建筑等优势学科,组建师生课程项目组,利用云构图、AR等新媒体技术,科学有效地设计乡村人居环境改造方案,并联合规划院、有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构建乡村新“骨架”。

(三)商业服务

乡村本土不仅有绚烂多彩的人文历史,还有当地山海特产、非遗技艺以及相关衍生品,如台州的黄岩蜜橘、衢州常山的胡柚、丽水畲乡的民族刺绣等,为乡村的商业发展积累了不少资源。然而,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乡村本土企业只是从事简单的粗加工活动,企业内部的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且缺乏市场嗅觉,导致创造出的产品产值有限;其次,一些地方产品特色不明显,外观包装设计与营销宣传方式等方面相互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最后,部分品牌文化创意不足,产品包装、衍生品系列设计方面已无法适应当代年轻消费者需求,因此产品销售范围大大受限,容易造成市场饱和[7]。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乡村商业品牌赋能过程中以生态设计为理念,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与文化,搭建VR虚拟场景,对农产品包装进行设计创新,形成“激活—重塑—提升”三维度创意设计新路径[8],从而提升了乡村品牌影响力。

三、“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意蕴

“大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锻炼了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人文哲理的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来指导个人发展,弘扬时代精神,传承乡土文化。

(一)国家层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内容。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塑造、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品质培养[10]以及对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思考。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机遇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力的群体,应当主动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基层劳动深刻认识劳动实践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磨砺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二)学校层面:有利于构建创新型、内涵式教育发展格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应积极践行国家政策方针。结合浙江省“千万工程”,开展美丽乡村理论宣讲、组织学生参加乡村服务、实施农村科技交流计划等一系列实践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乡村之美、创造自然之美。

地方高校还可以鼓励建筑、设计、艺术等各类专业对口人才深入乡村基层帮扶指导乡村旅游业发展。通过校地共建战略,有针对性地设计乡村旅游企划案,这既能吸引城镇外来游客到乡村感受绿水青山、乡土人情,探寻乡村的诗情画意、田园风光,又能将社会实践资源转化、互补,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研究的融合更加深入,实现高校内涵式教育发展格局。

(三)学生层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高校与乡村联动开设美丽乡村建设公共课程,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感受我国乡村人文情怀,在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明确社会责任和使命,以及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才能的重要性。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团学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等参与乡村实践,通过躬耕劳作、乡村改造活动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就业观、择业观,并随着对中国乡村的不断了解,吸引大学生投身于乡村事业和祖国基层建设。

四、设计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案例——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

设计赋能是指以设计对象的商业价值为思考起点,通过设计手法和技巧为合作伙伴、团队、企业、用户创造额外的助力,辅助其商业目标的达成[11]。本文以设计赋能为理念,组建师生教育实践团队,通过“设计驱动、设计协作、设计增值”等策略,围绕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核心区域浙江省常山县提出“设计+”高质量实践模式,促进校企地发展协作。

(一)“设计+乡镇风貌特色化”

村容村貌整治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帮助美化小镇的街道环境,高校组织学生对常山县下属白石镇、天马镇、招贤镇等街道进行勘察。并结合村街道特点、沿街位置,测量外露斑驳墙体面积,再根据大小、形状运用国画、板绘、手绘、素描等多种艺术形式设计出特色人文墙绘内容,完成上千平方米的艺术墙绘。墙绘作品不仅展示了当地悠然自得的人文生活,还体现了“常山八景”等特色景观。除此之外,团队还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寻味白石”主题摄影展,展览期间展示乡村特色、人文魅力、美丽乡愁摄影作品1000余幅,人文纪录短片3部,为乡村打造独特的文化名片。

(二)“设计+旅游服务信息化”

以文促旅,以课堂专业技术盘活当地旅游资源,打造数字化乡镇旅游圈。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在实践考察中感受到了当地乡镇文化底蕴,提升了乡村价值认同感,他们运用数字媒体手段,根据乡镇规划图、定位导航等,反复确认道路信息、建筑位置,标记景点河道,再制作手绘地图、数字H5、云展厅等,规划最佳旅游路线,增强乡村美景观感。此外,设置明信片景点集章、社交网络发布旅游动态线上集赞等活动,为游客发放相应特色周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当地文旅宣传。

(三)“设计+产业经济品牌化”

白石镇的农村线下产业发展主体内容单一,多以农业种植产业链为主,且由于农村产业链主体之间缺乏合作,浙赣两地农户缺乏良好的信息传递和联结赋予农特产记忆点。为此,高校联合当地乡镇政府及企业成立乡村经济研究实践团队,学生团队实地走访了当地辣椒、胡柚等种植生产基地,汲取并融合了流行元素,以“寻味白石”“鲜辣常山”和“爱辣胡柚”为主题,形成常山辣椒IP形象、胡柚香榧IP形象、文创衍生产品和系列数字化产品等。团队借助浙赣两地民俗习惯,一方面在乡镇赶集时售卖自主设计的吉祥物表情包、帆布包、手机壳等周边产品,另一方面以直播形式宣传当地乡企产品“草坪红”“艾柚香”,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设计+文化传播活态化”

在人民物质生活和审美需求不断发展的时代,文化的精神价值更需要契合现代经济发展。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创新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高校科研资源、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体系,成立“00后talk团”以“绘、做、说”的形式,将当地农产品、乡镇劳模代表、文旅风光等元素呈现在长卷上、宣讲中、荧幕里,同时邀请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开设非遗工作室,举办非遗文化主题艺术展,拓宽交流渠道,完成乡村文化传播的华丽转型。为增进大学生对乡村发展现状、乡村文化等认识,高校还构建了以“走地方、走企业、走基层”为目标的产学研融合、校镇企联动、点线面结合的循环赋能体系,传播中国好声音,弘扬乡村新文化。

五、结语

建设美丽乡村对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当前各地区高校借助优势学科已涌现出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的优秀案例,但多数仍未形成系统的建设模式,且逐渐单一同质化[12],通过设计赋能视角构建“设计+”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高校学生对乡村振兴发展思想和现实逻辑的认同,激发学生投身乡村的就业热情,坚定其投身乡村建设的勇气和决心;另一方面能够展示乡村发展的魅力,促进乡村发展焕然一新,最终形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联动效应。

[ 参 考 文 献 ]

[1] 滕珍珍.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21):86-91.

[2] 孙涛, 邬志辉.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政策支持及其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8(2):17-21.

[3] 张津辅.高职院校美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11):30-33.

[4] 张为民,邓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设计赋能乡村的三重向度[J].湖南包装,2023,38(6):18-20.

[5] 冯荣,周珂,王啸啸. 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逻辑及路径[J].大学教育,2022(2):122-125.

[6] 许垂萍,赵少菱,朱凯. 探索大学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6,42(13):238-240.

[7] 韩嵩, 张宝歌.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个重要向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86-91.

[8] 李宣, 王小德. 农林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助力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90):31-33.

[9]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J].共产党员(河北),2023(10):22.

[10] 高勇, 王永强.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空间劳动教育模式的建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4): 90-92.

[11] 廖霞.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艺术”实践途径研究:以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上海轻工业,2024(1):141-143.

[12] 江春雷. 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J].智慧农业导刊,2024,4(2):136-139.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