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认知-预警干预在老年低文化层次2型糖尿病延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就治于萍乡市赣西肿瘤医院的90例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延误治疗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1例与24例,平均年龄(68.65±3.52)岁。对照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0例与25例,平均年龄(68.44±3.65)岁。对照组按糖尿病常规宣教模式施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认知-预警干预,比较的两组的治疗延误认知、自我管理和医学应对评分,以及血糖指标。结果:试验组糖尿病治疗延误认知行为评分、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学应对评分、血糖控制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预警干预可提升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延误治疗患者的治疗延误认知行为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应对方式,获得较佳血糖控制成效。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预警干预;老年;延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4)14-0035-05
引用本文 许珠玲, 赖丹, 刘佳丽, 等. 认知-预警干预在老年低文化层次2型糖尿病延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 2024, 45(14): 35-39.
Application of cognition-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low cultural level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laye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XU Zhuling, LAI Dan, LIU Jiali, TAN Xin
(Thir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Ganxi Tumor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gnition-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low cultural level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laye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Ninety low cultural level elderly cases with delaye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21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each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21 females and 24 males,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68.65±3.52) year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20 females and 25 males,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68.44±3.65) year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education mode for diabetes, on this bas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cognition-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the treatment delay cognition, the scores of selfmanagement, and the medical coping mode, and the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gnitive behavior score and self-management score of diabetes treatment del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dical coping score and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dicato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gnition-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low cultural level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laye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an promote their cognitive behavior level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reatment delay, improve their coping style, and achieve the better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KEY WORDS diabetes; cognition-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old age; delayed treatment
老年群体系糖尿病高发侵袭伤害群体,其文化层次的普遍低下、认知理解执行能力的衰退、固执已见不易劝服等特点,使其治疗延误问题十分突出[1]。糖尿病治疗延误指患者确诊时间至接受正规糖尿病治疗时间超过2周以上[2]。轻度糖尿病若就医不及时将遭受感染、坏疽、败血症并发症伤害的可能性大增,因此而截肢、死亡者不在少数。降低糖尿病治疗延误行为发生率有利于期望寿命的增加。健康宣教是解决治疗延迟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低文化层次老年糖尿病病例,有必要探讨教育成效更佳的适用型模式。认知-预警干预指将认知教育与预警教育合而为一的教育模式,致力于教育受众的疾病控制认知提升与预警意识的渗透。有研究者将认知-预警护理应用于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取得了积极护理成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将认知-预警干预应用于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延误治疗病例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萍乡市赣西肿瘤医院就治的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延误治疗病例90例为观察样本。纳入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年龄超60岁;文化层次为小学1至3年级水平;存在治疗延误行为;意识认知沟通正常,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心、脑、肾、肝严重疾病并存;文盲;认知沟通障碍;拒绝参与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其中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1例与24例,平均年龄(68.65±3.52)岁,小学1年级、2年级、3年级文化水平者分别为11例、14例、20例。对照组45例,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0例与25例,平均年龄(68.44±3.65)岁,小学1年级、2年级、3年级文化水平者各为12例、14例、19例,两组老年糖尿病病例基线数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糖尿病常规宣教模式施教,以口头指导法、健康宣教手册发放法面向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
干预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预警宣教干预。(1)实施准备。 ①构建认知预警宣教干预小组,由内分泌科护士长牵头组织小组构建工作,自任组长,负责方案定制、组织、实施培训、质控改进等事宜;内分泌科主治医师1名任顾问,4名内分泌科专科护士任组员,负责方案讨论与落实。 ②组长组织组员根据“知信行”理论、健康信念模式、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病例健康管理认知行为现状等定制“认知-预警宣教干预”方案初稿,经专家函询、预试验等加以修订形成终稿。③确定干预细节要素,以安静舒适的内分泌科健康宣教室为干预地点,以糖尿病病友俱乐部为干预载体,以小组面对面法为干预方式,以2周为一个干预周期。(2)实施认知-预警宣教干预方案。①认知干预。构建“糖尿病病友俱乐部”线上线下组织,线上活动方式为糖尿病病友微信群,线下活动方式为于健康宣教室集体宣教讨论,为每个入组病例构建糖尿病健康管理个案档案。以科普通俗化、形象直观化糖尿病多媒体宣教讲座进行干预。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讲者,课件尽可能减少文字呈现形式,以彩色图片、动态小视频、思维树、流程图等为主要信息呈现方式。专为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病例设计易化式糖尿病图文对话工具,于多媒体宣教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问对话活动,对答正确部分及时肯定激励,对答错误部分再行宣讲指导。图文对话结束后发放简单易懂、图文结合式糖尿病宣教单,鼓励老年糖尿病病例在家属协助下自行学习和揣摩,提供疑难问题的随时应答解决支持。于“糖尿病病友”微信群中上传多媒体课件、图文对话电子版、图文结合式宣教单电子版等资料,督导干预对象或家属下载使用。下次干预前先行本次宣教内容的回馈和再指导。②预警干预。于宣教室播放糖尿病延误治疗、糖尿病危害性等教育视频,尽可能减少文字描述,多使用科学量化数据、真实案例故事展演、真实案例图片等信息传递方式,如在宣讲时播放因延误治疗导致足部坏疽截肢的图片、视频资料等以提升干预对象对危害的警觉性。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貌的糖尿病的危害、预防、控制等知识的宣传画廊资料,以具备较佳视觉冲击效应的彩色图片为主,必要的文字做好科普化处理。画廊宣传资料置于病区电梯口正对面位置以及护士站和抢救室附近,完成多媒体宣教后请患者及家属参观宣教画廊。画廊参观完毕后返回健康宣教室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现场课程完毕后,将多媒体课件、宣传画廊、小组讨论纪点评要等资料上传于微信群,提供患者或家属下载再学习。
1.3 评价方法
1.3.1 糖尿病治疗延误认知行为测评
参考贾红红等[3]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自制量表测评两组糖尿病病例的治疗延误认知行为,包括4个测评维度,分别为治疗决策、治疗阻碍因素、疾病控制与症状警觉,共14个条目,各条目皆为5级计分法,从“非常符合”至“非常不符合”分别赋为1~5分,分值愈高提示治疗延误认知行为愈佳。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0.827,重测信度=0.875。
1.3.2 自我管理能力测评
测评工具选用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量表(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中的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足部护理与规律锻炼四个维度为本研究评估维度,皆以0~7分赋分,分值愈高提示该自我管理能力愈佳[4]。
1.3.3 应对方式测评
测评工具选择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问卷由屈服、回避以及应对3个维度构建而成,皆采用4级评分法,合计测评条目20个,评分值愈高提示对该应对方式的倾向度愈高[5]。
1.3.4 血糖控制指标
测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延误认知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延误认知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延误认知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延误认知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饮食控制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饮食控制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医学应对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医学应对的“面对”“回避”和“屈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医学应对的“面对”“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病例受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影响,因对糖尿病知识认知欠缺导致规范化糖尿病治疗延迟,引发各种并发症[6]。本研究依据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病例认知特点和能力设计了具备高度适用性的认知-预警教育方案,注重宣教工具的可视化、动态化、科普化、通俗化,以认知教育着力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7];以预警教育着力提高患者治疗延误预警意识[8];从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循序宣教发力,深化其治疗延误危害性认同度,内化其主动及早接受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行为动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认知-预警干预的病例治疗延误的认知行为更佳。
糖尿病治疗成效受其慢性病种、心身病种特点的影响,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准提出了较高要求[9]。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病例认知理解力差,健康管理知识获取途径有限,自我管理难以提升。认知-预警干预是以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的宣教方式,使患者于形式多样、生动直观、线上线下联动的宣教活动中获得糖尿病知识,深度理解延迟治疗行为的危害性,认同规范化糖尿病治疗与健康管理价值[10],对自身不健康行为模式的预警意识与管理行为皆有所提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病例自我管理评分明显提高,提示认知-预警干预可提高病例的自我管理能力。
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延误治疗病例普遍存在消极应对方式,习惯性就医行为不佳,自我疾病监控意识能力低下[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例的“面对”“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优于干预前。认知-预警干预从认知维度入手,以具备高效能意识渗透作用的宣教方式,纠正对延误治疗认知的偏差;以目的指向明确的计划性预警干预活动,给患者敲响不规范治疗所致不良后果的警钟,驱动其以积极应对模式主动接受疾病与治疗冲击,摒弃既往回避、屈服于疾病伤害的行为模式,认同及早、规范治疗重要价值,做出积极寻求专业治疗的正确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病例的血糖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认知-预警干预所确定干预方向、选用工具、宣教内容等,均紧密围绕提升老年低文化层次糖尿病病例的疾病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使病例在较高的认知助力下,以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积极的疾病应对态度,主动步入规范化治疗信道,落实全方位的疾病自我管理活动,最终取得了较佳血糖控制成效。
参考文献
[1] 金苓莉, 李修英, 孔利萍, 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 20(8): 745-747.
[2] 褚海琳, 任永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就诊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2): 1470-1474.
[3] 贾红红, 刘丽, 罗小茜, 等. 认知-预警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9): 1113-1120.
[4] Toobert DJ, Hampson SE, Glasgow RE. 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 Results from 7 studies and a revised scale[J]. Diabetes Care, 2000, 23(7): 943-950.
[5] 沈晓红, 姜乾金.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1): 22-24.
[6] 张玉, 吕玉玉, 冯霞, 等.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认知、态度与依从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 49(14): 2678-2682.
[7] 尚新芳, 杨慧慧, 杜傲雪. 基于认知图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4): 90-92.
[8] 杨素, 孙晓林, 郑丽娜, 等. 预警教育在肠造口患者及其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 40(11): 64-66.
[9] 张晓辰, 顾艳荭, 余峰, 等. 基于“互联网+”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 海南医学, 2022, 33(12): 1623-1626.
[10] 邢树平, 蒋新军, 李斌.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22(8): 1276-1280.
[11] 张慧敏, 殷世武, 陈君, 等.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2, 42(7): 1687-1693.
[12] 史晓静, 张丹. 针对性健康管理配合心理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30(3): 35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