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些技艺非凡的帝王,虽然他们不善于治理国家,但是他们却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譬如千古词帝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作品风靡一时,千古传唱,放在今天绝对是众人追捧的对象。譬如后唐皇帝李存勖,其痴迷戏剧,行军打仗之际,也不忘与伶人演唱戏剧,其表演水平之高,历来为人所称颂,置于今日,他绝对是梅花奖的常客,奥斯卡小金人的有力角逐者。譬如木匠皇帝朱由校,人们经常将他称之为“鲁班再世”,经过他手的木活,那绝对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在今天那绝对是建筑领域的大师,在祖国各地都能看见他的大作。今日,我要讲述的是后唐皇帝李存勖的戏剧人生。
李存勖与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帝王一样,他的出生也是带着光环的,据《旧五代史·庄宗记》记载其母怀孕之时“梦神人,黑衣拥扇,夹侍左右”,在神人的左右拥护下,李存勖出生了,而他还是婴儿时,就“体貌奇特”,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孩子将要与众不同。李存勖爱好戏曲,他不仅懂音律而且能够自己作曲。相传在今天山西的汾、晋之地,人们依然在传唱着李存勖当年创作的戏曲。
其父晋王李克用逝世后,李存勖继承大统,在继位后,他励精图治,灭梁,抵抗契丹,使人们一度看到了大一统的希望。李存勖称帝之前,在乱世的舞台之上,展示了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关心军士,关心民间疾苦,每次出征,都会亲自慰问士兵,遇到路旁有饥饿之人时,他都会主动下马,嘘寒问暖,了解人民所需。然而称帝之后,李存勖将心思完全放在了演戏之上,作为演员李存勖绝对是专业的,而且是大师级别的。为了方便表演,李存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李天下”的艺名。当外面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时,他却醉心于戏曲表演之中。有一次李存勖与众位优伶在宫廷中表演,轮到李存勖上场时,多位优伶同呼“李天下在哪,请上场”,李存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结果一个叫敬新磨的伶人直接给了李存勖一个巴掌。正当李存勖和其他伶人惊讶之时,敬新磨却说:“治理天下的只有一人,我喊谁呢?”李存勖听后,大喜,重赏敬新磨。反观我们今天的演员,动不动就是替身,像李存勖这样“敬业”的演员却是少见。李存勖爱好戏曲没有错,错的是他是一国之君,仅仅靠出色的演技是难以维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的。
在李存勖的眼中,伶人是他最信赖的伙伴,只有伶人才能让他真正地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在一次打猎中,李存勖的狩猎队伍践踏到了农田。当县令直言向皇帝劝谏之时,李存勖大怒,下令将县令处斩。伶人敬新磨将县令拉到皇帝面前,指责道:“你作为县令,难道不知道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要让农民种植庄稼去交田赋呢,为什么不让老百姓饿肚子把田地空下来,让皇上打猎呢?”李存勖听后,哈哈大笑,赦免了县令。正如韩愈所说“术业有专攻”,演技再高超的演员也难以治理国家,李存勖将他的国家当作戏台,尽情地演出,在他的授意下,其他伶人也在舞台上尽情表演。伶人们随意出入宫廷并且随意地侮辱官员,对于官员被随意谩骂,李存勖对这些伶人却没有任何处理。正直的官员与伶人们针锋相对,下场极惨,不是罢官就是处死,而趋炎附势的官员则是争相巴结伶人,一时间伶人权势熏天。宋代是士大夫的乐园,士大夫为宋王朝的发展献言献策,推动了北宋各方面的发展,而后唐则是伶人的乐园,在这个乐园中,伶人们呼风唤雨,将后唐一步步地推入到了深渊之中,他们是后唐灭亡的掘墓之人。
李存勖将伶人派往各地视察工作,伶人中饱私囊,激起民变,即便如此,李存勖依然相信这些伶人是绝对可靠的。在伶人的怂恿和撺掇下,李存勖视人的生命为儿戏,杀死了多名忠心耿耿的大臣。叛乱四起,军士们没有粮饷,家人们多数饿死,而我们这位皇帝却是依然沉迷戏剧,不闻不问。最终,到了局面不可收拾之时,他带着伶人们御驾亲征,面对将士和灾民,他热心关切,嘘寒问暖,一再表明粮饷马上就到,然而将士们早已失望透顶。李存勖生前的最后一次“卓越”的表演,以失败而终,他也为乱兵所杀。
李存勖的戏剧人生短暂而令人唏嘘,他的戏剧人生留给我们的是深思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