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文人墨客来说,天上的一轮明月是他们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抒情创作的重要意象。有资料显示,仅《全唐诗》中带有“月”字的诗词就几乎占了其总数的十分之一。此外,流传至今有关月亮的古画同样数不胜数。
这不免让我们心生疑问:古代文人为何如此钟爱月亮,难道是因为古时的月亮比今时更亮、更圆吗?
古时盛行的“月亮崇拜”
在古人看来,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秩序。《礼记·祭义》中云:“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说的是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两者相互依存,才有了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稳定与有序。
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寻求日月的庇佑,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出现了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皇家祭祀礼仪。“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周礼》中记载了古人用击土鼓、吹《豳》诗(吹奏《诗经》中的《豳风》)的方式来祭月的习俗。
由于秋分不一定能遇上圆月,而祭月无圆月则大为遗憾,所以后来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帝王祭月,百姓则拜月,宋代金盈之的《醉翁谈录》里谈到百姓中秋夜拜月的盛景:“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古人拜月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向月亮乞巧,如施肩吾在《幼女词》中所言:“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二是求“月姑”送子,如《龙溪县志》载:“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另外,人们还根据月缺月圆的现象认为月亮是不死的神明,向月亮祈祷长生,如《敦煌曲子词·失调名》中有云:“帘前跪拜,人长命,月长生。”
中秋“玩月”“泛月”“浣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严肃的祭月仪式逐渐演变为轻松活泼的赏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朝达到鼎盛,其内容也融入了唐朝开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时代精神,演化出“玩月”“泛月”“浣月”等多种风俗。
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了一首著名的“玩月”诗《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诗中描写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浣洗了整个尘世,将“玩月”之情洗练而出,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绘有《月曼清游图》,描绘了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代表八月的是一幅“琼台玩月”图,中秋之夜,嫔妃和侍女三五成群,或立于楼台之上,或站于廊下,共同欣赏高悬的明月。
宋代宫廷画家马远有一幅《月下把杯图》,描绘的是中秋夜两位友人月下对饮的情景。中秋之夜,一轮明月高高挂起,天地如此开阔明亮。两位友人对立而站,高举酒杯,身后的童子们或等候,或侍酒,或端盘。此时天上的月亮,手中的酒杯,身后的竹林,共同谱写出一幅和谐的月夜相会图。正如画中题诗所言:“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
“泛月”即月夜泛舟游玩,也是文人们喜爱的活动。南宋画家夏圭的经典之作《松溪泛月图》,描绘了友人们在一个清朗的月夜相聚,乘一叶扁舟畅游于湖上。此时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派澄净,诗意十足。
古代在中秋这一天,不但男子要外出访友,有诸多活动,女子也要参加一项重要的习俗活动——“浣月”,即在月光下洗涤衣物。五代时期的一幅《浣月图》记录了这样的场景:在一户富贵人家的后花园,明月皎洁,高悬天际。曲栏庭院间,芙蓉、秋菊等竞相开放,满园生机。怪石上的蟠螭低伏向下,水流至池中致水花荡漾。月影倒映在水中,画面中有一盛装打扮的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妇人身旁另有侍女三人,或捧奁,或临案焚香,神情虔诚肃穆。
笔墨下的月光情思
对花落泪,对月抒怀。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每当夜色降临,皎洁的月光成为夜空中最明显的标志物,质朴的古人便将许多美好的情感倾注于月亮上,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明月”意象。
《诗经·陈风·月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描写明月的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此诗将明月的皎洁与爱的纯洁进行了生动的联想,开启了望月怀思的先河。
月亮所散发的光芒恬淡柔和,文人认为其可以烘托出自身悠闲、豁达的心境。唐代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渴望隐逸山水,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清代画家余集所作的《梅下赏月图》中,一士人闲庭信步,反背双手,似在品味月色之美。两枝枯梅相伴,意境空旷幽冷,同样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月亮亘古不变,人的生命则短暂如白驹过隙,望着月亮,文人不由得产生无数对自然、人生、宇宙的哲思。唐代诗人张若虚在其诗作《春江花月夜》里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他将“明月常在”和“人生短暂”进行对比,引发深思。
马和之的《月色秋声图》表达的也是相似的思考。这幅画描绘的是月与秋的融合:一老者临河而坐,一童子侍立身旁,此时淡淡的月光洒在白沙堤上,绿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画的左上方有赵孟畒题李白诗《题宛溪馆》,将其中“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中的“竹”化用作“树”,更贴近画作主题。日子在这代代相似的月色秋声中一天一天地消逝,身旁的童子终有一日也将成为老者,不禁让人唏嘘岁月之流逝。
古人一旦离家,月亮便成为异乡与家乡之间唯一的纽带,自然而然地成为游子抒发思乡之情的载体。最直白的表达莫过于大诗人李白《静夜思》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没有哪里的月亮能比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苏东坡在中秋之夜大醉之时吟诵出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铸就千古名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法对人诉说的话,可以对着一轮孤月诉说。月亮还成为传达文人内心孤独感的出口。马远的《举杯邀月图》展现了一幅迷人的景象,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悬崖陡峭。远山之后半轮明月清晰可见,山下一人举杯邀约明月,冷月清风中尽显孤寂之感。
一轮明月,代表着纯洁、美丽与恬静,承载着人们的思念、愁苦、豁达、永恒等情怀,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赞颂与丹青描绘。如今,栖息在诗画里的月色依然动人,我们走近这些诗画,也就感受到了古人笔墨之下浓浓的月光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