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处理牙外伤

2024-10-02 00:00:00尚丹丹
父母必读 2024年9期

孩子爱跑爱跳,牙齿磕伤甚至磕掉的事时有发生。牙齿受伤,第一时间的正确处置很重要。

牙外伤是牙齿受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者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损伤。儿童正处在身体、生理以及心智发育不成熟阶段,加上非常好动,因此在运动和玩耍中常易发生碰撞、跌倒,导致牙齿受伤。

牙外伤是造成儿童牙齿缺损或缺失的第二大口腔疾病,仅次于龋齿。据2020年国际牙外伤学会的临床指南报道,25%的学龄儿童有过牙外伤史。

牙齿受伤的高发年龄段和高发部位

乳牙外伤多发生于1~2岁,恒牙外伤多发生于7~9岁

牙外伤往往具有意外性和不可测性,但乳牙外伤和恒牙外伤仍有比较集中的高年龄段。

乳牙外伤的高发年龄为1~2岁。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开始学会走路,运动能力、反应都处在发育阶段,容易摔倒或撞在物体上,从而造成对牙齿的伤害。

恒牙外伤的高发年龄为7~9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牙外伤的发生率呈降低趋势。

据统计,年轻恒牙外伤的发生率要高于乳牙外伤的发生率,男孩牙外伤的发生率要高于女孩。

门牙最容易受伤

牙外伤多发生在上颌中切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上门牙。牙外伤经常伴有口唇黏膜及牙龈的撕裂伤,有时还伴有牙槽骨及颌面部骨折。

牙齿受伤时间和地点多和孩子的活动范围及活动性质有关。

牙外伤的几种常见情况

牙龈和口腔黏膜等口腔软组织损伤

牙龈、上唇及下唇舌系带、口腔黏膜、舌头统称为口腔软组织。口腔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挫伤、撕裂伤,甚至软组织缺损。由于软组织有缓冲作用,软组织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相应牙齿的损伤程度。

牙齿震荡

牙齿震荡是最轻微的牙外伤,是指牙齿支持组织损伤,但牙齿没有明显的松动或移位,孩子会感觉牙齿酸痛或触碰时疼痛,上下牙咬合时会有不适感,有的孩子会因此而不敢用受伤的牙齿咀嚼。

牙齿亚脱位

牙齿亚脱位也是牙周支持组织损伤,它要比牙齿震荡严重一些,牙齿有明显松动,但位置没有改变,有时伴有牙龈渗血,上下牙咬合时会有疼痛的感觉。

牙齿震荡和牙齿亚脱位都可能会造成牙神经受损,如果牙神经受损,牙齿的颜色会变成粉红色,这种颜色改变有可能在刚受伤时就出现,也可能在受伤后几天才出现。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乳牙磕松了,过一段时间又长好了,给家长带来意外的惊喜。这种情况是牙齿亚脱位,在两周内注意不用受伤的牙齿咬硬物,牙神经是有可能恢复的。

牙齿硬组织损伤

牙齿硬组织损伤包括牙齿隐裂纹和牙齿折断。

发生牙齿隐裂纹时,牙齿的外观和形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可能有牙齿磕掉边角、出现缺损的情况。

牙齿折断的情况比较多,折断程度也有不同。如果是简单的牙冠缺损,可以用光固化树脂进行修复,如果折断的位置比较深、折断的面积比较大,可能需要做一些牙神经的处理,以后再进行牙冠美观修复。而如果是牙根折断,则有拔除牙齿的可能性。

牙齿脱位性损伤以及牙齿全脱出

牙齿脱位性损伤常见于牙齿移位、牙齿松动。移动的牙齿明显松动,要比旁边的牙齿明显伸长,还伴有牙龈溢血或者牙龈瘀血。而挫入的牙齿则比旁边的牙齿短,没有松动,可有叩痛,牙龈也会有瘀血的表现。

牙齿受伤后会有什么影响?

乳牙外伤可能影响恒牙的发育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只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外伤后,对于即将萌出的恒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孩子即使还没到换牙的时候,恒牙也早早在每个乳牙的下面发育了,这些继承恒牙往往正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一旦发生牙齿挫入,可直接损伤到下方的继承恒牙牙胚,造成恒牙牙胚发育不全,导致继承恒牙畸形、阻生,严重时不得不被拔除。

此外,在幼儿期,松动脱落的牙齿还可能被孩子误吞或者误吸,若吸入气道,可能会危及生命。

影响咀嚼功能,带来剧烈疼痛

牙外伤后牙齿折断、松动、移位,会影响咀嚼功能。如牙齿缺损较多,牙神经受到影响,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剧烈的牙齿疼痛。

影响牙齿排列

如果由于外伤拔除牙齿后没能及时修复,会导致邻近两颗牙齿的间隙变小,造成错畸形,影响牙齿的排列,会给今后的永久修复带来影响。

对发音、外观和心理都有影响

前牙受伤、缺失,还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外观,导致孩子不敢露齿开怀大笑,经常用手捂着嘴,时间长了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牙齿外伤,正确处理很重要

紧急处理,对于家长的4个提醒

如果孩子的牙齿不慎受伤,作为家长,第一时间如何应对呢?家长一定要记住以下4点,把握黄金时间,牙齿还是有机会恢复的。

稳定情绪。牙齿受伤都是突发情况,这时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并迅速行动。

检查伤势。检查牙齿是否断裂、松动,或者完全脱落。

如果牙齿断裂,但未完全脱落,可用清水轻轻冲洗,避免使用任何清洁剂,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等压在孩子口腔内的伤口上一段时间,进行压迫止血。止血之后要迅速到口腔医院的儿童口腔科或外科就诊,或者到儿童医院、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就诊。

如果孩子的牙外伤是发生在晚上,不要等到第二天才去普通门诊检查,可以去口腔医院的急诊科、综合医院的口腔科急诊就诊,以便医生能尽快做出处理。

另外要提醒的是,有的牙外伤很有隐蔽性,所以,当孩子的牙齿发生了磕碰,即使没有明显的疼痛,也应当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由口腔医生来判断牙齿受伤的情况。

如果牙齿完全脱落,应该立刻寻找脱落的牙齿,迅速捡起脱落的牙齿,拿着牙冠部位(也就是我们平常能看得到的牙齿部分),切记不要触碰牙根,用自来水简单冲洗污染物,但不要擦洗或者刷洗,将脱落的牙齿放回牙槽中,放回去的时候,可以以相邻的牙齿作为参照,以保证牙齿植入的位置和深度是正确的。或者将牙齿放入盛有牛奶、生理盐水或水的干净容器中,也可以让孩子含在舌头下面,立刻带孩子就医。牙再植贵在即刻,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牙齿,尽可能在半个小时内到口腔科看急诊。

医生会做什么处理?

● 清洁伤口

如牙龈黏膜有擦伤、撕裂伤,医生会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如伤口污染严重,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如牙龈撕裂,需要麻醉后清创,复位缝合牙龈组织。

● 详细检查

如牙齿未脱落,未见折断情况,医生通常会对牙齿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拍摄X光片及口内检查,对于外伤牙齿进行牙髓组织风险性评估,因为牙髓坏死通常出现在牙齿外伤后3~6个月, 所以要阶段性定期评估,家长一定要在孩子牙齿受伤后遵医嘱定期带孩子复查。

● 如果孩子的乳牙挫入不严重,X光片检查没有伤及恒牙牙胚,可先观察,看恒牙萌出后的情况。如果挫入严重,影响到了恒牙,需要拔除乳牙。

● 如果乳牙牙齿全脱出,一般不需要再植。如果年轻恒牙全脱出,一般在15~30分钟内再植成功率较高。

如何预防牙齿受伤

穿合适的鞋

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加之具有活泼性、探知新鲜事物的天性,在玩耍或剧烈运动中,易发生碰撞、跌倒,导致外伤,所以建议平时最好穿胶底不滑的旅游鞋、运动鞋。

运动前做好防护

参加体育活动时,尽量先熟悉场地,排除安全隐患。在孩子进行滑板、轮滑、篮球、足球、滑冰等容易跌倒、撞击导致牙外伤的高强度对抗运动前,做好防护,如佩戴头盔、戴运动牙托等,尽量减少牙齿受伤的概率。

掌握一定的牙急救常识

家长最好能掌握基本的儿童牙齿外伤的防护和救助知识,在孩子发生牙外伤时,第一时间能够正确、简单地处理,并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全脱牙齿可以再植,时间是再植成功的关键。

乳牙脱落,通常医生不建议再植,家长可带孩子到儿童口腔科进行缺失乳牙的间隙保持器制作。间隙保持器是在乳牙早失后保持乳牙原有缝隙的一种装置,它类似假牙,但不同于假牙,只对孩子适用。佩戴间隙保持器一方面可以刺激缺失处牙槽骨的发育,另一方面可以恢复孩子正常的咀嚼功能,改掉偏侧咀嚼的习惯,有利于正常进食和面部对称的发育。间隙保持器的制作还能够抑制缺失乳牙对牙的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