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情境转为教学情境的路径探索

2024-09-30 00:00:00刘敏徐芝路
中小学德育 2024年9期

摘 要 优秀的试题情境是教学情境的宝贵资源。通过探析命题立意,聚焦课程内容;梳理教材学情,搭建议学框架;丰富拓展素材,创设议学情境;多元评价议学,促进学生发展等方式,促进命题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有效发挥中考命题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命题情境;教学情境;议题式教学;议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9-0058-04

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或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在思想和情感上触动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和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而命题情境也即问题情境,是指命题者在试题中通过文字与符号描述的方式,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二者具有诸多共同点:在情境价值上,都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情境来源上,都需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探究与思考的兴趣;从情境任务指向上,都需要突出教材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和提升关键能力。

中考作为重要的教育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试题命制对教和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实施以来,各地在中考命题中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选取源于社会生活中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的情境素材,设置开放性、应用型的任务,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考查学生道德认知、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学科核心素养。典型的命题情境本身就是优秀的教学资源,将其转化开发为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充分发挥中考命题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在此,以一次市级公开课为例,尝试以一道典型的中考真题为依托,进行议题式教学尝试与探索。

【原题再现】(2023徐州30题)

30. 垃圾分类收集点选址看似小事,却关系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考验,考量着各方的智慧与行动。某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在A、B、C三点中选择一点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见图)。居委会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了解到居民的顾虑和想法。居委会决定召集居民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商讨,大家同意采用投票方式确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位置。投票结果显示,91.6%的居民选择某点作为收集点。居民会议集中了大家的意愿,经科学决策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位置。

(1)请从小区公众角度,在A、B、C三点中选择一点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并说明理由。

(2)材料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选址过程是如何体现民主的。

一、探析命题立意,聚焦教材内容

依托中考真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理清命题立意和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及其相应的主干知识。然后对照课标和教材,找到中考真题和课程内容的契合点,为命题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做好铺垫。

本题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选址”为命题情境,第一问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问主要考查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民主决策的必备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参与公共事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看问题,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树立政治认同(认同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的)和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其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综上分析,本题命题情境比较契合本课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一课教学。我们使用多维细目表,逆向还原本题的命题立意(见表1)。

二、梳理教材学情,搭建议学框架

议题即待议之题,围绕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一环。[1]在探析命题立意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依据课标、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教学议题,搭建主要的议题框架。

“参与民主生活”一课主要围绕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及增强民主生活意识展开。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精神要求,2023年教材新增民主协商与民主管理相关内容。从学情角度看,初中生已有一定的自主独立意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八年级也接触到国家机关、国家制度等内容。他们虽然对于民主知识有所涉及,但对民主生活缺乏直接经验体验,更多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获得一些碎片化认识。

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如果选用宏观的国家政治生活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比较陌生将难以共情,更不能感受到民主的价值。我们在课前调查“你关注过哪些社会问题”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小区的某些问题,如安装充电桩、人车分流和垃圾分类、文明养犬、高空抛物等问题表示关注。据此,综合命题多维细目表、新课标、教材与学情分析,我们以此命题情境为素材,通过创设“模拟小区垃圾分类箱放在何处的议事活动”,建构本课的总议题与子议题。(见表2)

这一话题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真实问题,更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子议题一“居民代表我做主,民主选举我表决”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和要求的问题;子议题二“居民会议正召开,协商决策我参与”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的含义、价值的知识;子议题三“社区工作须公示,管理监督我践行”引导学生了解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基本知识,感悟其价值和意义;子议题四“垃圾分类利千秋,建设意见我来提”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愿意参与、积极参与,在能力上要掌握必备技能,了解并熟悉参与民主生活的方法、途径等,懂得在参与过程中要守法、依规、依程序,做建设性参与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政治认同。四个子议题的逻辑顺序为:能不能参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有哪些;要不要参与——参与民主生活是公民地位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会不会参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经历这一学习线索,从而回应小区垃圾分类箱放在何处,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全体业主说了算这一主议题。

三、丰富拓展素材,开展议学活动

议学总体框架确定后,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根据议题创设议境,开展议学活动,让学生在议中学、思、悟、行,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命题情境与教学情境从呈现形式上具有明显差别,命题情境受纸笔测试形式的限制,设置更强调结构化,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只保留关键性事实和特征,剔除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往往通过语言情境或图像情境呈现,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情境则可以有实物情境、音像情境、动作情境和语言情境。基于命题情境和教学情境功能和呈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在转化时要从内容和呈现形式进行丰富拓展,使之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首先,从内容上对原有素材进行补充和整合。2023徐州30题主要考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民主协商的必备知识,但无法支撑本框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在“小区垃圾分类箱放在何处”的议事活动主情境基础上,在子议题一中,向议事活动前拓展延伸了议事代表从哪里来的议学情境:社区居委会决定开展小区垃圾分类箱放在何处的议事活动,每一栋楼可以推选一名代表,然后呈现两位候选人信息:李阿姨(中共党员,退休工人,为人热心,擅长与人相处);王同学(研究生,社会学专业,专业知识丰富,组织能力强)。之后提出议学任务:1.你会如何选择,说说理由:2.如果条件允许,你是否愿意报名参选居民代表?为什么。

然后,在子议题二中直接使用试题情境:小区垃圾分类箱放在何处的议事活动,设置以下议学任务:1.请从小区公众角度,在A、B、C三点中选择一点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并说明理由。2.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决策,你觉得这样有何意义?其次,在子议题三中,向议事活动后拓展了议学情境:民主协商后,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完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的招标工作,可社区迟迟未公示招标结果,作为小区业主,你会怎么做呢?子议题四:当前仍有部分居民不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请你针对这一问题,以小组为单元,提出两条有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对德育情境加以丰富和形象化。由于试题情境主要是语言和图像情境,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在导入环节,我们实地拍摄了小区居民到垃圾分类点倾倒垃圾的视频,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探究意愿。在子议题四中,我们在课前让学生实地视频采访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工作人员,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难点和问题,为接下来的建言献策奠定基础。如此,通过语言、图像、视频等多种情境资源的呈现,让教学情境更加鲜活灵动。

四、多元评价议学,促进学生发展

课标指出,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2]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依据学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制定评价量表,用不同指标评价学生发展,以“多元评议”保证议题式教学效果。多元评价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然后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及实践反思等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学生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议学成果进行评价。

在每一个议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表现予以言语评价,既有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也有对学生的引导。在议学任务完成后,学生综合素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体现,特别是关键知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等。教师还可开发参与情境活动的评价表(见表3)。

在教师评价基础上,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在子议题四环节,小组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选出小组发言人提出两条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后,其他小组依据针对性、可行性、创新性标准,对其作出等第评价,如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建议进行补充和优化。这样的多元评价,有利于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了解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等;也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不会偏离方向。

中考真题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加强研究,用好真题资源,改进课堂教学,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体现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侯新旺,刘海军.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议题式教学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8):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9.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