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劳动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被“矮化”“窄化”“固化”等现象,通过五育融合方式,回应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分层分类、全时空实施、多学科融合、多元评价机制保障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9-0041-04
①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和评价体系建设”(课题编号:HDGH20230451)研究成果。
当前,劳动教育虽然已经普遍进入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但存在着劳动教育“学科化”、劳育与其他诸育相互割裂,或者将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简单叠加等问题,难以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不利于加强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有机融合。在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的背景下,以“五育融合”的思想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而走出上述“学科化”等困境,已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回应新时代新要求,改革劳动教育课程顶层设计,重构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实现“五育”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融通;创新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加强劳动教育与学生生活体验的联系,在课程融合中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与创新素养;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注重学生劳动品质培养与身心和谐发展,展开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强调,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増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 [1]。这启示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或劳动习惯的学科,而且是学校重要的基础性、融合性的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实施方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因此,学校落实以劳育人必须从“大课程观”出发,彻底破除劳动教育在目标上被“矮化”、在课程设置上被“窄化”,以及在课程实施方式上被“固化”的问题,以劳动教育实现“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不是简单地将德、智、体、美、劳的目标罗列归并,也不是相关学科课程的平均叠加,而是应把握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育人目标为统领,实现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全方位的融合。基于这一理解,学校结合校本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探索“五育并举”劳动教育目标,力求重构以课程融合为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而改革课程实施方式,让劳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时空。
指向育人的劳动教育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于劳动知识、能力、习惯、意识等的培养,而是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北师大实验小学有着六十多年办学历史,依托于国家师范教育最高学府,形成了具有浓郁人本精神、强烈服务意识,注重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特色。学校作为海淀区劳动教育实验校,秉承“乐学会学,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校本特色确立了“乐学、善劳、勤思、尚美”的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并将其作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理念。这是一个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化劳动教育目标,着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在目标上的内在一致性,具有统领性。
学校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总目标,形成了三个逐层递进的子目标:一是在劳动能力、习惯和品质上,提倡“善于劳动,诚实主动自律,勤于思考提升”;二是在劳动观念和态度上,能够“尊重劳动,乐于劳动学习,乐于劳动助人”;三是在劳动精神上,实现“崇尚劳动,劳动创美生活,劳动创造未来”。将德育、智育、体育及美育的育人元素自然融入其中,由此,使得劳动能力、素养和品质等的培养蕴藏在学生各项学习及社会生活实践之中,从而为“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奠定了理念基础。
指向育人的劳动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决定了其达成不能仅依靠单一的一门劳动教育课程,而是要有机地将劳动教育目标贯穿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生活的全时空,形成以劳动教育为特色、以学科融合为方法的学校课程体系。[3]基于此,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上凸显两大主旨,从而从“五育融合”的高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框架。
一方面,着眼学校教育全过程,构建主次分明、各有侧重的劳动教育课程框架。该框架根据课程内容、形式、课程目标及课时安排的不同,将劳动教育课程分为“劳动必修课”“劳动选修课”和“主题式学习”三大板块。其中,劳动必修课是指进入课表的劳动课程、综合实践课,以及学生全员参加的劳动周和家庭劳动任务,课程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并从劳动过程中感受诚实自律、尊重劳动,乐于助人等相关品质。劳动选修课包含志愿服务、课后兴趣课程、社团等,课程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善于劳动、崇尚劳动、勤于思考提升的品质。主题式学习则是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多学科实践活动,由各年级固定的主题和每年更新的项目组成,课程目标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创美生活,劳动创造未来”。
另一方面,涵盖学校生活全时空,拓展以劳动教育为特色的学校课程与活动安排。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课程校本实施方式之一,挖掘各个学科及各项教育活动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形成纵横交错的、彰显劳动教育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在纵向上基于一至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炼出“我是小学生”“集体中成长”“二十四节气与传统节日”“安全环保记心间”“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等年级劳动教育主题,分层构建劳动教育任务群;在横向上以劳动教育统整学校的课程实施与活动安排,形成相关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是主渠道,涵盖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等;“多学科融合活动”立足各学科课堂,定期举行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综合性、主题式、跨学科活动,让劳动教育目标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同时辅之以劳动周和相关展示交流,从而让劳动教育涵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时空。
在这一目标主旨统领下,学校优化课程管理,成立校长担纲的领导工作小组。通过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相互配合,分别牵头德育、教学、少先队、心理、课后服务、总务后勤等部门,做好分工安排和任务协同,从而建立了多部门、多学科、多主体共同参与、一体化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及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与儿童成长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相结合,要基于儿童精神的自我实现来重新谋划。面对生产力和科技带来的劳动形态变迁,劳动教育也应要关注学生未来的成长需要[4]。应该说,学生能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思维、探索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当下生活和未来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是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的体现。
基于这一理解,学校注重通过课程融合和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在手脑结合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科技教育、社团活动等的融合,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性劳动素养。
1.劳动教育融入生活,培养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
劳动教育原本就是与社会生活最为贴近的教育,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也不能仅依靠课堂上的模拟练习,而是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发学生对周围社会生活的关注,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将劳动技能内化,引导学生用劳动改变生活、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当前,人工智能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劳动形态,也为日常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人工智能”融合课程实践,激发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好奇与关注,启发他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借助人工智能解决生活问题。比如,随着多孩家庭增多,许多学生经常在家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陪他们玩耍,于是萌生了设计“陪伴机器人”的想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编写程序,利用主控内置陀螺仪传感器,辅之以声音模块和屏幕显示模块,设计出了可感知拥抱、跌落、位置变化,并且会说话、有“情绪”的“陪伴机器人”,真切体验到劳动创新的乐趣和价值。
学生们头脑中有诸如此类无穷的问题:柜台收银机如何工作?超市的“招财猫”可否统计进店人数?大型卖场的货物如何分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引导他们一一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让学生以创造性劳动解决生活问题,增强用知识技能改变人类生活的愿望,也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对劳动的热爱和创新的意识。
2.劳动教育融入科学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与探究意识
近年来,科学教育日渐受到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探索项目化、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成为当务之急。北师大实验小学是国内较早开展STEM教育的学校,借助科学教育的优势积淀,尝试以“劳动教育+科学探究”为主题,自主开发“WISE科学探究课程”,推动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WISE科学探究课程”借鉴STEM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与科学、工程、数学、艺术等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意识。课程基于WISE平台,通过可视化技术、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建模技术等,引导学生解决一系列项目化学习任务。例如,在“探究弦乐器”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弦乐器的发声原理,探究改变琴弦的长短、材质、粗细对声音要素的影响。这样的课堂融合了STEM教育、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让学生既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又能领略音乐世界的美妙。
在这样的课程实践中,学生提出科学问题、作出科学预测、设计科学实验、分析科学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借助手脑结合、跨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究性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学会创新创造。
3.劳动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是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的重要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劳动特长、职业体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锻炼的好契机。学校着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了“劳动教育+社团活动”的特色实践,让劳动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取得丰硕的劳动教育创新成果。
以学校微电影社团活动为例,师生将劳动教育与微电影制作相结合,关注校园热点问题,以微电影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传播。在活动中,教师退居幕后,指导学生自行完成剧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一系列过程,学习微电影拍摄的基本技术,从中获得电视电影制作职业体验,提升团体合作能力,更感受到劳动的快乐。近两年来,学生们制作完成了《文明校园从我做起》《“童友杯”足球赛那些事》《值日生故事》《课间小风波》《诚信》等一系列微电影,从活动主题到内容、形式,都紧贴劳动教育,并通过校园电视台和学校微信公众号传播,深受师生、家长好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也成功传播了劳动教育观念,更推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生动开展。
课程评价是基于“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注重以多元融合的评价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一是发挥评价目标导向性,将对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和劳动精神、劳动观念等的评价相结合,在劳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强调评价方式过程性,将表现性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在劳动中成长进步;三是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不同时空下的劳动课程实践,让家、校、社多方参与劳动教育评价,以劳动教育推动全员育人如此,以评价深化融合劳动的全过程、全时空,推动学生具身劳动体验生活,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在劳动课程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完善,学校形成了“4-3-6”劳动教育评价机制。“4”即覆盖四个评价维度,包括“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观念”;“3”即健全三种评价途径,包括“即时、跟踪、激励”;“6”即倡导六方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借助多维度、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保障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时空、全过程。
以学校实施多年的“二十四节气”主题劳动课程为例,其评价强调立足课程实施全过程,充分体现多元融合评价理念。具体而言,学校借助北师大校园文化场所,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三·一八烈士纪念碑、鲁迅像、五·四纪念亭等地祭扫,通过活动展示和感悟分享,在劳动教育中深化学生的爱校爱国情感;在芒种时节举行劳动运动会,让学生在剥花生、扁担挑水、独轮车运粮等项目中,感受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快乐;年底则策划以节气为主题的新年联欢会,鼓励学生们以话剧、舞蹈、合唱等方式表现劳动场景、展示节庆民俗。学校相信,学生在亲身参与、挥洒汗水、感受劳动收获的同时,心灵也会得到陶冶,这将有助于学生增进对劳动教育的情感体验,其意志品质得到磨炼,实现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具身认知发展的价值[5]。
劳动教育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载体,只有立足“五育融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育人目标,从课程管理、设计、实施到评价,全方位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创新劳动教育课程载体,以生动鲜活的劳动教育实践吸引学生深度参与,才能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36.
[2]刘营营,向艳,王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困境与突破——基于广东省367所学校的调研[J].中小学德育,2023(7):10-13.
[3]赵雨佳,等.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历史沿革、现实问题及改革举措[J].教师教育论坛,2021(03):65-70.
[4]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01):21-26.
[5]邱艳萍,郑香花.从矛盾到共生:论智能化时代劳动教育资源的科技化向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3(4):56-65.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