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 搭桥 导航

2024-09-30 00:00:00容晓文
中小学德育 2024年9期

摘 要 对育人本真的持守是新时代家长学校的价值归依与实践遵循。画像,澄清新时代家长学校的价值本真;搭桥,构建新时代家长学校的课程平台;导航,探寻新时代家长学校的实施路径。通过学校的创新实践,校家社协同育人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家长学校;育人取向;校家社协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9-0033-03

①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人才校本育人机制的探索”(编号:2021YQJK167)成果之一。

家长的教育素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家长学校是培养家长素养的主阵地。然而,名实难副的现状和名实相副的时代诉求促使“新时代的家长学校何以名副其实”成了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为追寻家长学校的育人初心,台山市第一中学进行了创新探索。

一、画像:澄清新时代家长学校的价值本真

家长学校是改革开放的伴生儿。198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19 号文件要求各级妇联做好“帮助家长加强和改进对子女的教育”工作,我国家长学校作为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此兴起。[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掀起了创办家长学校热潮。到21世纪初,全国挂牌家长学校达七八十万所。[2]但热潮过后,不少家长学校成了墙上的牌子,名不副实。

长期以来,家长学校都存在着概念窄化和流于形式等问题。有人认为,家长学校就是学校组织的有家长参与的活动,因此,往往将家长会、家访或家长校访等作为家长学校的“业绩材料”。这直接影响了家长学校的育人实效。调查发现,仅8.7%的家长认为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对其教育孩子的帮助非常大。[3]近半数家长认为家长学校是搞形式,家长参与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学校工作,而不是提高自身教育水平。[4]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法律法规纷纷出台,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家长学校应当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当中”;2022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不断探索家长学校面向问题、面向未来、面向实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为学校德育的时代命题。

家长学校首先是学校,所有的学校都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家长学校也不例外;其次,家长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培养对象是家长,内容是家庭教育,路径是校家社协同;再次,所有学校都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和真实有效的实施;最后,所有学校都有育人实效的考核。

因此,我们这样为家长学校“画像”:家长学校是一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家长为培养对象,以家庭教育指导为内容,以校家社协同为路径,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建构和真实有效的课程实施以及指向育人实效评价考核的特殊学校。

二、搭桥:构建新时代家长学校课程平台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台山一中家长学校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与现实情况和时代需求不相符的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首先,课程开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具体表现为:“育分为主”的倾向性依然明显;忽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差异,课程缺乏系统性;无视原生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留守家庭的特殊需求,课程缺乏科学性。其次,课程实施机制不健全,相关方各自为政,集中表现为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不到位。

为此,学校创造性地进行了“135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指全校通识课程,“3”是指高一、高二、高三分级课程,“5”是指原生家庭课程、离异家庭课程、单亲家庭课程、重组家庭课程、留守家庭课程。学校创设科学合理的组织、保障、监督和考评机制为课程实施保驾护航。(见图1)

(一)课程结构

台山一中家长学校“135课程”,从课程理念、课程模块、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结构设计,确保了其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课程体系设置1项通识课程模块,3项分级课程模块和5项分类课程模块,以指导和服务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服务。该课程体系的“专家讲理”“名师说案”“时刻在线”“综合实践”“你讲我说”“个案咨询”“N+1帮扶”等精品课程充分保障了教育供给。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涉及校家社协同的方方面面,其中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公正公平的综合考核是最关键的两方面。本着精简高效、务实创新原则,台山市第一中学家长学校完善了组织架构(见图2),由领导机构和综合部、研训部、实践部两级构成,从组织领导、过程运行和基本保障等方面为家长学校的“实”副其“名”保驾护航。

公正公平的综合考核能为家长学校的“实”副其“名”提供动力支撑。为此,学校以家长和班主任两大群体为考核对象,形成了贡献积分制评价机制。(见表1)

“135课程”体系的开发,为家长学校化虚为实打通了理论上、组织上、保障上和评价上的疑难点。

三、导航:探寻新时代家长学校的实施路径

家长学校是“大事”,关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是“难事”,涉及校家社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精准导航,实现育人过程的有序化。

(一)试点:万事开头难,少数人动起来

为启动家长学校这件“大事”“难事”,少数人先动起是关键的一步。为走好这一步,少数人的界定与选拔至关重要。少数人既要有情怀,又要有能力,还要有实力。学校经过多方借鉴和慎重考虑,将党员干部、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校友会委员和家长委员会成员界定为关键少数。其中,学校三位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不仅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还充分利用省级平台优势,汇集周边能量,为家长学校试点取得成功贡献巨大。家长学校筹备阶段形成的《台山一中家长学校章程》《台山一中家长学校组织架构》《台山一中家长学校“135课程”》等,凝聚了他们的智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关键少数人先行试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完善方案,为家长学校后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二)辐射:榜样看得见,多数人一起来

第一批“吃螃蟹”的少数人所获得的“收益”,通过多种媒介的传播,引发众多教师、家长、校友和社会力量的关注和艳羡。在示范效应的引领下,试点期间预报名参加家长学校的老师、家长过八成,有意向参与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超过百家。对此,学校乐见其成、多多益善。在多数人共同参与下,家长学校迈出了由点到面的关键一步,进入到发展中期。这一阶段家长学校工作的重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师资问题,另一个是时空问题。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校教育资源,同时加大对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培育;另一方面采用分解方式,试点二级家长学校——年级家长学校,以保障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三)覆盖:一个都不能少,所有人跑起来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本遵循,家长学校的初衷是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而不是造成教育差距。经过多方调研,极少数未能参加家长学校的家长也有强烈的主观参与愿望,然而客观条件却让他们可望而不可即。对此,学校推出了“N+1帮扶”措施。该项帮扶措施由学校牵头,年级督查,班主任组织落实,确保每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家长都获得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三方的“一对一”帮扶。这一阶段的主要难点在于在摸清“家情”的基础上加大供给,保障供应。如,“洋留守学生”家庭需要更多的国际理解方面的资源,只会方言的家庭需要语言方面的辅助,偏远地区的家庭和行动不便的家长需要上门帮扶,另外,极个别有抵触情绪的家长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等等。对此,学校一一进行攻坚战,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如今,家长学校已经在集团校内部有序推广,并辐射到区域内的其它学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嘉仪.《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背景下高中家长学校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34):31.

[2]汪思翔."互联网+"时代高中家长学校的形式及内容探究[J].教育参考,2016(2):57.

[3]支林.天津市小学家长学校课程开发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20.

[4]肖红球.中小学家长学校课程设计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8:22.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