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学中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学生要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这不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应如何利用教材以及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说明:要秉承多样化的观念,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使用多种资源,了解、理解驾驭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使教学具有开放性。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情境问题指向不明确,忽略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首要任务。
因此,笔者在选取教学“产业转移”一课时,阅读了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是“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辩证认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基于课程标准及教材案例的研读过程中发现,教材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采用了如下方式:情景导入部分使用了某品牌鞋生产份额的变化,引导问题提出:制鞋业为什么要进行生产地的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正文部分举了3个例子帮助学生总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①不同国家制造业每小时人工成本差异;②我国汽车销量和乘用车普及率;③我国制鞋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分布。第二部分通过探究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的时空变化重点介绍日本通过废旧建新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从区域整体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本选取了多个案例来说明多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主线可能会有所冲淡。笔者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民族企业比亚迪的成功案例来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印象怎么样?有人认为它的核心部件电池有诸多问题:寿命短、安全性不高、容易爆炸、续航能力差等,但是比亚迪2020年3月29日正式发布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难题。具备了超级安全、超级续航、超级寿命的特点。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2022年的销量就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今天,我们就以优秀的民族品牌比亚迪为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转承】2023年,比亚迪将在深圳坪山区的汽车生产线搬到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像这样“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就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方向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包括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我们在学习选择性必修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时候知道了:决策者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会综合考虑多种成本,把工厂建在总成本最低的地方。今天咱们学习的产业转移的目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由此说明,原生产地区位因素的比较优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再具备优势,产业转移就发生了,其实就是产业基于区位因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的再选址过程。
【教师引导】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吗?
【学生回答】土地、水源、原料、交通、动力、劳动力、市场、环境、政策等。
【教师转承】好,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合作探究“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请大家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分析比亚迪生产线从深圳转出至汕尾的原因,并归纳因素。大家先独立阅读材料,再和前后位一起组织作答补充答案,稍后上来展示并讲解。
材料一: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近3年来,深圳各区不断出台土地利用政策和产业更新政策,部分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外迁。2023年12月,深圳汽车生产线搬到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深汕特别合作区(见图1)。2022年,比亚迪销量186万辆;2023年,销量超过300万;2024年,比亚迪定下450万辆的销售目标。
材料二: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材料三:2024年1月,比亚迪投资13亿美元在印尼建厂;2024年3月,比亚迪投资11亿美元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在卡马萨里市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
问题:据教材相关内容及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比亚迪生产线从深圳转出至汕尾的原因,并归纳因素。
【学生任务】独立阅读材料,后相互讨论补充组织答案作答。
【教师点评】同学们能够依据材料进行解读,较为规范地写出具体的原因并归纳因素,但是要注意回答的条理性,要区分转出区和承接区。以下是同学们回答的主要内容(见表2)。
【教师总结】政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转出区通过间接干预调节市场机制、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紧缩信贷等形式迫使落后产业淘汰。而承接区通过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等,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来吸引企业进驻,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劳动力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性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差异较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教师引导】一个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会一直具备优势吗?
【学生回答】不会,劳动力价格会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因此,产业会不断地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转移,导致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
【教师引导】比亚迪在印尼和巴西建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为了开辟市场。
【教师总结】当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建立技术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配额壁垒(限制每年允许进入这个国家的进口总量)。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面临的各种限制,就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教师引导】那么,一个地区的市场条件会一直优越吗?
【学生回答】市场也是不断变化的,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发生改变,产业的承接地也会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还有很多,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的增加都会促使产业进行转移。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导因素因产业的类型而异。
【教师转承】接下来,请大家阅读课本及材料,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明确比亚迪生产线搬迁对汕尾的影响。请大家仔细阅读,并组织答案作答,完成后请同学们上来展示。
材料一:深汕合作区管委会主任吴曲波表示,比亚迪落户投产之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工业产值,甚至是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实现翻番增长。深汕合作区正在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制造业的集中承载区。
材料二:由深圳、汕尾重点国资企业组建的平台公司已规划改造及建设园区主次干道、智慧园区政务中心、核心沿河景观公园、优质人才配套公寓及水、电、气配套设施,实现园区硬件建设领跑,企业落户舒心。学校、医院、住房等一系列公共配套为项目投产。
问题1.依据教材第79~81页的内容及材料分析比亚迪生产线搬迁对汕尾的影响。
问题2.根据所学知识思考,比亚迪生产线搬迁后对深圳的影响?
【学生任务】独立阅读材料,后相互讨论补充组织答案作答。
【教师总结】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具体分析转出区和承接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见表3)。因此,分析此类问题时,我们要有辩证思维。对于环境的影响中,很多同学不知道具体的污染体现在哪里,汽车行业对环境的污染体现在车身喷漆过程,这个过程会增加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冲压、焊接、涂装等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污水。
【教师转承】最后我们跳出区域内部,站在更广的视角去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用整体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产业转移可以把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个过程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出区可腾出发展空间,使区域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对承接地而言,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的分工和合作,使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也可以形成同一产品生产活动的联系,并且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教师转承】接下来我们独立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比亚迪在净利润下降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大投资?
材料一: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称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个亿,但在研发上,还是咬紧牙关投入84个亿。外界很多人嘲笑他们这是在“烧钱”。目前,比亚迪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开发出高安全磷酸铁锂电池,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难题。
材料二:在同一产品的价值构成中,设计、营销环节占比较高,加工环节占比较低。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一般只将产品的加工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问题1.尝试从价值链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比亚迪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的基础上,为什么还要咬牙投资84个亿。
问题2.尝试从价值链的角度思考,比亚迪为了更好地发展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独立思考。
【教师总结】2001年,中国首次被国外称为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可能常常承接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利于向产业链附加值高的前端延伸,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比亚迪为了更好地发展,应该继续加强自主研发和设计,其能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抓住了技术革命的风口,率先解决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难题,获得了反超的机会。同时,比亚迪也应着眼于产业链的后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市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课堂总结】好了,本节课以优秀的民族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例,主要探讨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学们要学会在分析区域差异的基础上看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既要用辩证的眼光探究区域内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又要关注整体性,从整体层面回答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中国的民族企业,相信咱们自己的产品也会比国外的好,支持民族企业,以优秀的民族企业为傲,未来能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反思】在选取案例的过程中,笔者首先想到的是能用一个独立情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选取的案例既能够承载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对区域的影响两个学习目标,又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情境导入中能引起学生共鸣,还能体现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查阅大量优秀民族企业的资料后,笔者选取了发展历程相对较短、网络资料较全、信息较新、发展较快、技术领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关联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作为案例。基于本节课的两大学习目标,查阅了大量关于比亚迪的资料,寻找有用信息,整理、筛选,整合编成学生可用的图文材料。
但在实际课堂实践中,编制的材料显性信息较多,学生能够直接从材料中看出答案,失去了讨论的必要性,也减少了思维量。根据学生的表现,笔者删减部分材料,隐藏直白的叙述,用地图的形式呈现一部分的隐性信息。再次磨课时,笔者发现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更愿意挖掘隐性信息来组织答案。因此,笔者认识到,材料的编制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要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学习目标,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打磨。
三、结语
情境创设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较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效果。
1.设计具有探究难度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材料时可能会忽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加工和整合,只将材料进行简单堆砌,导致信息出现得过于直白,使学生失去探究的意愿,也没有探究的价值,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或材料呈现的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做到图文结合,因此,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得不到挖掘,使材料变得“鸡肋”,形同虚设。
2.问题链之间具有递进性
问题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由浅入深,即从认知到理解,从小切口的问题分析到综合性问题的分析,最后上升到创新思维,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作者单位:溧水高级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