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以核心概念为基础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对复杂地理现象的认知与运用能力。“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知识涉及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的运动等内容。这些知识之间有一定联系。教师采取任务驱动法、问题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展开教学,能使学生切实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从而提升对地理现象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引入概念,激发兴趣,掌握原理
在“地球上的大气”的教学中,教师针对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运动等核心概念,搭配多媒体资源,采用案例分析、户外考察等方式,使学生对复杂地理现象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加深学生对大气环境与人为活动联系的认识,并驱动其对异常受热或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产生新的理解,加深对大气科学理论的认知与实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地球上的大气”。在开始讲课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日常吸入的空气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吗?
生:氧气和二氧化碳。
师:你说的没错!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但还有很多其他成分。大家都知道,空气主要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那你们知道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都有哪些吗?
生: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师:看来大家懂得还真不少!没错,大气从地面向上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对流层就是我们日常天气现象的主要发生地,平流层中则含有大量的臭氧,能够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气的受热过程。谁能告诉我,太阳是如何给地球大气提供热量的?
生:好像是通过太阳辐射提供热量!
师:对,地球上最主要的热能来源就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我讲解后,大家能明白这个过程吗?
生:听起来好像十分复杂。
师:没关系,大家不明白也无大碍,我们循序渐进地学习!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一项实验来了解大气受热的过程。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大气的运动。说到这里,你们知道风是如何形成的吗?
生:风好像和空气的流动有一定关系!
师:是的,你说的没错,风是由于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在学习这节课知识后,大家将了解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并知道大气层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其可能造成的气候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大气的基本组成与垂直分层,但对于受热过程与运动方面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及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对复杂的地理现象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介绍更多有关气象灾害的知识,使学生对空气环境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二、媒体教学,互动探讨,深度理解
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时,教师运用视频、动画、交互式图形等多媒体资源,将大气成分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和运动过程等多个复杂的概念形象地展现出来,对学生的深度理解意义重大。在互动讨论中,教师需带领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与地理分析能力,从而让其对所学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与运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在参与中有更深层次的学习经验,从而确保其地理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播放“地球上的大气”相关视频。
师:有没有人能说出大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大气中含有氮、氧,还有一些其他的气体。
师:很好,那么,你知道这几种成分的具体比例是多少吗?
生:78%的空气、21%的氧气和1%的其他气体。
师:很棒,从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示意图中,相信大家可以理解大气的基本构成,而且可以更深入地去思考每种气体的作用和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老师,我想问一下,那近年来大气成分有变化吗?这些变化会有什么影响?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图片(播放空气相关图片)。看看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大气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越来越多的CO2导致全球变暖。
师:大家说得很对。那我们再来看大气的垂直分层。请大家打开课本的图2.5,结合刚才的视频,一起分析大气从地面到高空是如何分层的,每一层有什么特点。
生:对流层就是离地面最近的那一块区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师:很好,那么平流层中的大气有什么特征呢?
生: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因此适合航空飞行。
师: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高层大气。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000℃以上。通过上述分析,老师相信你们对大气垂直分层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地理概念得到了直观化、形象化的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效果,发展了综合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加强实践
在教学“大气的受热过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与问题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一系列关于大气受热和大气运动的探索性问题,学生在对现象与实质问题进行剖析时,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例如,在探究“高山之巅”“夜霜之夜”等现象时,先要了解大气升温的基本规律,在短时间内太阳的短波辐射经大气进入地表,被地表吸热后再发出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对于诸如“热岛”“海陆风”这样的现象,学生要了解其基本规律,在相关问题引领下激发思维火花,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为什么“高处不胜寒”?谁能解释一下?
生:高处海拔高,温度低,所以寒冷。
师: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那你知道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太阳的短波辐射通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
生:我懂了,这就是因为高处的大气很稀薄,不能吸收长波辐射,温度就会很低!
师:那为什么霜、露等现象多出现在夜间呢?
生:晚上气温很低,空气里的湿气都会变成霜、露。
师:很好。接下来,让我们讨论一下,为何城市中的空气污染要比城郊严重得多?
生:城市的工厂和车辆越来越多,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师:这也是一种现象解释,其中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城市热岛环流案例,城市地表材料如混凝土、沥青吸热能力强,导致城市温度高于周边地区,热力环流将污染物集中在城市上空,加剧了污染。大家理解了吗?
生:我懂了,这是热循环造成的!
师:那你们再想一想,为什么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生:白天陆地比海洋热,空气上升,海洋的空气补充过来;夜晚相反。
师: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表象,还理解了背后的原理。
生:原来如此!
师:最后,我们来看东部雨带的推移是如何发生的。
生:这好像是季风变化导致的。
师:没错,就是这样!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热量分布不均所致,也是热动力循环与大气水平运动的综合驱动。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加深对大气受热与运动知识的认知。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现象的了解,而且可以增强其概念意识和整体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与应用能力。
经过这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层层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大气受热与运动性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思维、技能。
四、协作学习,互助分享,共同成长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的核心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和任务分派的基础上,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合作学习地理知识的目标,从而提高整体素养。例如,教师以驴友在川藏南路骑车时遇到的地理现象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对大气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同海拔地区的气温变化、昼夜温差、山谷的风向变化等都有所不同。在合作式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增进对大气环境的了解,并且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共同进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以一个真实情境为例,来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的知识。想象一下,我们是一群驴友,沿着川藏南路骑行。首先,谁能说说海拔的变化对大气成分会有什么影响?
生:越是往上,含氧量就越少。
师:是啊,在高原上,空气中的含氧量很低,会让人呼吸不畅。所以,你是否感觉到空气中的其他物质也在改变?大家分组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交流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小组认为,在高原上,由于大气压力较小,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可能会凝结为霜或雪,因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也会降低。
师:很好,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到由于高度而引起的大气组成的变化。接下来的问题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们的衣着会越来越厚,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继续讨论,并思考垂直方向上大气热量的差异。
生:我们讨论后认为,高海拔地区气温低,因为地面吸收的热量传导到高空时会逐渐减少,所以我们需要穿更厚的衣服。
生:在高原上,空气很稀薄,热量流失得很快,人就会觉得很冷。
师:对,大家理解得没有问题!气温会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由来。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四川、西藏的游客为何感觉到了明显的昼夜温差呢?
生:白天太阳辐射强,温度升高快;夜晚地面迅速散热,温度下降快。
师:是的,地面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夜晚释放热量,大气逆辐射减少,导致温差明显。最后一个问题,骑行在山谷中时,驴友们为了避风,帐篷的开口方向有一定规律,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生:山谷中白天热空气上升,夜晚冷空气下沉,形成谷风和山风。帐篷开口要避开风口,才能避免风的侵袭。
师:很好,峡谷内的风是有规律的,它是由热循环、气压改变引起的。通过讨论,大家对“大气的运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见,合作学习不但能使我们获得知识,而且能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复杂的地理现象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合作中,学生共同成长,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五、反思总结,巩固提升,反馈改进
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有关的地理现象进行说明。此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几个关键词,如“热量差异”“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终对单元的大概念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说明峡谷之间的热力循环对帐篷的开口方向的影响等。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理解“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的核心概念。请大家先看这些关键词:热量差异、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请各小组讨论并总结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生:我们小组认为,温差导致了大气的升降,这就引发了大气的垂直运动。
生:对,然后这种垂直运动会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相对的高压和低压,从而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
生3:我们小组总结出,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形成了热力环流,这就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师:大家说的很对。现在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驴友们在峡谷里搭帐篷时,帐篷的朝向是怎样的?它和我们所说的热循环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们小组认为,山谷中的热量差异形成了特定的热力环流,白天热空气上升,晚上冷空气下沉,所以帐篷的开口要避开风口。
生: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了解大气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如山谷中突发大风和寒流。
师:没错。从这个情况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大气的运动对我们的影响。合作学习使我们获得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实际的地理现象。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还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和预测地理现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拓展了思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同时,学生能精确地归纳出核心概念,并能运用其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此种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