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9-29 00:00王科锋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2期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的经典诗作,其独特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诵读这首诗时,人们能够领略到它的意境之美和音韵之和谐,同时感受到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然而,部分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教学效果不佳的难题。如何提升现代诗歌的教学效果呢?接下来,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是一首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诗歌。它虽是一首离别诗,但诗中充满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离别康桥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的人生经验尚浅,难以完全领略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因此,在教授这首诗时,教师应更多地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同时,学生可能对诗中一些富有隐喻性的句子理解得不够深入,特别是第四、五、六节。在这些部分,教师应该重点解释,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再别康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个人历程,明白这首诗不仅是作者对剑桥大学的告别,更是对青春岁月和逝去爱情的缅怀。

2.学会划分诗行的强弱节奏,并注意其韵律的和谐。诗中的韵脚如“彩虹”“青荇”和“星辉”等,都体现了徐志摩对音韵的精妙运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这种节奏感。

3.结合意象和关键词体会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例如,诗中的“金柳”“波光”“星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剑桥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哀愁和离别的苦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划分诗行的强弱节奏,并注意其韵律的和谐。诗中的韵脚如“彩虹”“青荇”和“星辉”等都体现了徐志摩对音韵的精妙运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这种节奏感。

教学难点:结合意象和关键词体会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例如,诗中的“金柳”“波光”“星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剑桥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哀愁和离别的苦涩。

五、教学实录

(一)以教学情境丰富体验

为了深化现代诗歌教学的内涵,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试想在课堂上,教师播放着诗歌的朗诵音频,同时屏幕上轮番展示着与诗歌相契合的图片,与此同时,背景音乐轻拂耳畔,无疑能带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隔阂,直抵诗歌的灵魂。这种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品鉴诗歌之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审美鉴赏力和文学素养。《再别康桥》中蕴含着许多细腻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元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细致品味这些意象,以此揭示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聚焦于作者精妙的语言运用,设计师生探讨、诗句接龙或创作类似情境的小诗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种表达技巧。

教学片段一:

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图片,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同时,欣赏到一幅幅与诗文相得益彰的画卷,从而初步领略诗歌的美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欣赏诗歌中的意象。

师:同学们,在阅读《再别康桥》之后,你们心中最难忘的景色是哪一处呢?

生1:我最为之心动的是“那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作者将潭水与天上的彩虹相提并论,仿佛那榆荫下的波光是彩虹轻吻大地的印记,榆荫下的倒影如同梦幻般绚烂,令人陶醉。如同诗中所描述的那一潭不是清泉,而是揉碎在浮藻间的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样的景致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又是对康桥时光的深情告别。

生2:我则偏爱“那河畔的金柳……在我的心头荡漾”。在诗人笔下,在夕阳的余晖中,金柳如同披上嫁衣的新娘,其倩影在康河的波光里摇曳生姿,那种若即若离的美让人心动不已。难怪诗人会将“金柳”比作“新娘”,这样的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总结得很到位。想象诗人站在那座充满故事的桥上,眼前康河的波光里倒映着斑斓的景致,每一处都如画般美丽。这样的景象深深打动了诗人的心,也难怪他对康桥如此不舍。

在教师的悉心引领下,学生初步领略了诗歌中的意象美,更在感受作者文笔的过程中收获了心灵的愉悦,如同探索者步入艺术的殿堂,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感动。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还能深入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进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以讨论感知诗歌特色

现代诗歌教学不是字句的解析,而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深入的讨论活动,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中吸收知识。在互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和催化剂的角色功能,以针对性的问题点燃学生内心的火花,让现代诗歌的魅力在讨论和交流中得以显现,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在讨论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表达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如何去欣赏美和创造美。

教学片段二:

师:《再别康桥》被视作徐志摩对“爱、自由、美”三维理想的诗意映照。那么,这首诗的美感究竟源自何处呢?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中自由探讨,随后派出小组代表回答你发现的“美”的源头。

生1:我们小组结合古诗的学习经验,认为《再别康桥》拥有独特的结构美。纵观全文,诗歌整体拥有严谨而错落有致的结构。全诗分为七节,每节由四行诗句组成,构建出两组优雅的“台阶”式平行结构。其中,第一行与第三行短小精悍,第二行与第四行舒展悠长,每句诗的字数在六到八字自由转换。诗人徐志摩似乎刻意将格律诗的规整与自由诗的灵活相融合,创造了一种兼具规律美和自由美的全新诗歌形式。这种结构上的创新,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也使诗歌本身达成视觉与情感的平衡艺术。

生2:我们小组多次熟读全文,认为《再别康桥》的语言美学令人叹为观止。该诗以清新脱俗的词句编织出一幅幅柔美动人的画面。其节奏轻盈柔和,宛如晚风轻抚,和谐得仿佛自然界的呼吸,音调随着情感的波澜起伏,宛如流水潺潺,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琴弦。诗中出现了许多叠词,如“悄悄”“轻轻”,不仅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更在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力度,让读者在朗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心底的那份依依不舍;而“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等意象则是诗人精心挑选的珍宝,它们既富有动感,又不失柔美,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而又梦幻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河畔的榆荫下,感受到诗人与母校之间的那段不了情缘。我们小组认为,在徐志摩的笔下,自然景物不是简单的文字描写,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它们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首如歌如诗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对康桥的告别,更是对青春、梦想和美好时光的深情致敬。

生3:《再别康桥》的美在于其独到的构思。诗人徐志摩并未选择常规的告别对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西天的云彩”,巧妙地避开了通常别离诗中对人的告别,从而跳脱出了“泪眼婆娑”的传统情感表达,为读者带来了新奇的感官体验。这首诗的核心在于绘景,通过使用“轻轻”“悄悄”“沉默”等词汇,诗人营造了一种静谧无声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新而飘逸的感觉。这种情感的传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他对诗歌情感表达的独到理解。在诗中,徐志摩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在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力度。例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不仅描绘了康河畔的美景,更寓意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教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再别康桥》的“美感表达”确实令人赞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康桥深沉的爱意。在课堂讨论中,大家能从多个角度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感,你们不仅感受到了诗的音韵之美,更解读出了诗的意境之深。

综上,为了提升现代诗歌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深入挖掘诗歌内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适时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三)以诵读体悟诗歌的内涵

《再别康桥》的教学要注重对诗人情感和审美理念的传递。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体悟其语言优美、韵律感强,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此外,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感悟作者对康桥的留恋和对逝去爱情的感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的情感,让学生体验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通过诵读,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徐志摩的诗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学生在诵读时会加深对诗歌的印象,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片段三:

师:我们在课堂上完成了“示范朗读”和“默读”的步骤,但并没有进行出声吟诵,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感受作者的心境。

(学生抑扬顿挫地齐读,还没有读完时……)

师:请大家等一下,这样抒情优美的现代诗,怎能如此朗读?这首诗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截然不同,有些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过于激动了。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们刚才的朗读。

(教师模仿学生朗读《再别康桥》的语调,学生笑了起来。)

师:在作者心中,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他对精神家园的感情应该是温柔的、细腻的,充满无限的缱绻和眷恋,而不是大家这样的激情澎湃。接下来,老师为大家示范朗读一下第一节。

(教师范读开头第一节)

师:“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为什么要在这儿停顿?

生1: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师:对。现在请大家揣摩作者情感,再次齐读。

(学生齐读。声音低沉没有感情起伏,但已经比刚才好了很多。)

师:我觉得比刚才好了一些,至少没有之前那么生硬了。(大家笑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按照你的理解去读。

(教师巡视课堂,自由诵读结束时请一些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结合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我们来分析一下情感处理过程。首先在第一节,大部分同学选择柔声朗读,请大家思考一下,确定本节朗诵基调的词语是哪个?

学生:轻轻的。

教师:回答正确,为什么作者要轻轻地走,不走得“壮烈”一点?

生2:这个词语体现了他的留恋之情。

生3:我们对于喜欢的东西当然要轻柔一些,动作粗鲁就表现不出来喜欢了。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第一节的学习经验自行分析余下内容。

……

(作者单位:宁县第一中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