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示”栏目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4-09-29 00:00尤妙莉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2期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用分层次、系统化的教学策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语文教学设计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说“木叶”》的语文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学习提示”这一栏目,将“学习提示”中的人文主题、文章内容、文体介绍、阅读要求以及写作特点要素融入课堂教学,旨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最终达到以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中的课文,该单元主题为“探索与发现”。这篇文章源自《唐诗综论》,是该单元中的最后一篇文学论文。本文深入探讨了古代诗人在创作时为何偏好运用“木叶”而非“树叶”的独特文学现象,详细阐释了诗歌语言的特征。为了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篇课文,笔者将教学计划设定为两个课时,教学方向为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辅助阅读系统来深入分析文本,使用“学习提示”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诗人在创作中的语言选择,同时掌握欣赏和解读古诗中深层含义的具体方法。

二、学情分析

此次授课的班级具有较好的文学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且已经接触过本单元的同类型文章,如《中国建筑的特征》。因此,此次教学对象既具备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又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但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课文中包含大量古诗词,但高一学生的古诗词积累量较少,诗歌鉴赏能力较弱,难以理解文章内容;课文存在较多专业概念,学生在理解和提取概念关键词方面会遇到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习提示”指导,为学生提供恰到好处的指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文本,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三、立足“学习提示”,设定教学目标

1.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探索古代文学经典中“木叶”意象的深层含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探究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暗示性特征,欣赏其语言的韵律美和深邃内涵。

3.分析并学习本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技巧,掌握逻辑严密的论证方法。

4.积累并背诵文中的著名诗词语句,激发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柳”在什么场景中会出现,寄托着人们什么情感?谈谈个人理解。(在PPT上展示其他有关“柳”的诗句)

本篇课文的“学习提示”中包含这样的内容:我们从小就接触古诗词,对其已比较熟悉,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古诗词究竟有哪些基本特质?笔者利用该内容设定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在古代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总是精心挑选词汇,即使是运用相同的意象,他们也会赋予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今天我们从“柳”这一意象入手,共同欣赏古代诗人的写作智慧。

(PPT出示晏几道的作品《清平乐》)

教师:请大家思考《清平乐》中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这句词是什么意思?

学生:这句词描绘了一个渡口边的景象,杨柳青翠欲滴,每一枝、每一叶都充满了离别的情绪。

教师:在这首词里,“柳”象征着什么呢?

学生:“柳”象征离别,柳树枝条柔韧而细长,常常在春风中摇曳,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教师:没错,古代诗词中常用“柳”来象征离别,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看到柳树就会想到离别时的心情,想要留住对方,不愿分离。那这句词中的“离情”又是指什么呢?

学生:“离情”指的是离别时的情感,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包含思念、不舍、哀愁等。这样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教师:确实如此,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既形象又含蓄,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会带领大家详细解读我国古代诗词的表述特征,让大家更深入地体会这种意境和情感。

教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是《说“木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标题中的“说”这一文体。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以“说”为文体的作品呢?

学生:我们之前学过韩愈的《师说》,那是他对师德的论述。

教师:很好,还有谁能分享其他类似的作品吗?

学生:我还记得柳宗元的《渔翁》,那篇文章也是以“说”的形式来表达作者对渔翁生活的看法。

教师:非常棒,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说”是一种议论文体,它通常以说明、议论为主,通过对某一问题的阐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见解。接下来,请大家仔细阅读注释,了解一下本文的文学常识。

(学生根据注释了解本文作者以及文章出处)

教师:非常准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说“木叶”》是闻一多先生在其著作《唐诗综论》中的一部分讨论。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闻一多先生对唐诗中“木叶”意象的独特见解。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开始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兴趣,笔者设计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以“学习提示”开篇,引入问题情境,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沉浸在古代诗人的创作环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注释对作者的相关背景和作品进行拓展讲解,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扩大其认知范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二)内容分析

任务一:整体感知,梳理逻辑

(学生默读课文2~3遍:第一遍大致浏览全文。第二遍带着相关问题读,对关键信息进行圈画。第3遍在圈画的基础上再次查漏补缺。)

教师:在课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哪些诗人的诗句呢?

学生:有屈原的《九歌》中的诗句“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还有谢庄的《月赋》中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教师: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能继续列举吗?

学生:还有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中的“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以及王褒的《渡河北》中的“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教师:作者引用这些诗句的用意是什么呢?

学生:我觉得作者引用这些诗句是为了引出话题,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木叶”是古代诗人在创作时钟爱的形象。

教师:回答得非常准确!通过引用这些诗句,作者为读者展示了关于“木叶”的文学作品,从而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回顾课文第1~7自然段,概括这些段落的大意。

小组1: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提到了“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

小组2:第2自然段中作者提到古诗中很少提及“树叶”这个词,在古诗词的发展过程中,诗人更多地使用“落木”这个词。

小组3: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阐述了“木”与“叶”的不同,强调诗歌中的关键表达要素是“木”。

小组4:第4自然段中作者明确告诉读者:“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这也是“木”的首个艺术特点。

小组5:第5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为什么“木”会有这个特征,即“木叶”和“落木”带有暗示性。

小组6: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表现出秋天落叶失去水分后脆弱且枯黄的状态,秋天的气息仿佛扑面而来。

小组7:第7自然段中指出,其实树叶也好,木叶也好,二者在概念上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意向表达上相差很多。

教师:非常准确,通过这7个自然段我们了解到“木叶”在诗歌中的独特意象和艺术特征。

(三)结构划分

教师:在解读完文章内容后,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进行层次划分。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后在PPT上出示文章结构:

发现问题(1~3)→“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

分析问题(4~6)→“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7)→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四)课堂总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叶”的艺术特征,谁能来简要概括一下呢?

学生:“木叶”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它含有落叶的因素。

学生:第二个特征是“木叶”带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秋天气息。

教师:非常准确,通过这两个特征,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叶”在诗歌中所传达的独特意境。

(设计意图:为了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笔者将教学环节设计成一系列的分组任务,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第二课时

“学习提示”指出:文中提到,古诗词中频繁出现“木叶”而非“树叶”,作者通过广泛搜集和分析资料挖掘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探讨古代诗词的奥妙时,作者特别强调了“暗示性”在创作与欣赏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细致分析,作者展开了一系列深入且详尽的探讨。

(一)精读文本,理解暗示性语言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整体内容,接下来请大家继续分组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见表1)。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lz9H5RDk4lknnJwyidckA==派代表总结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后出示答案,见表2。

(设计意图:为了更直观地揭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让学生理解“木叶”与“树叶”概念之间的微妙差异,笔者设计一个简洁的表格,使学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深入洞察诗歌中的隐含意义,深化对诗歌暗示性特点的理解。)

(二)探究文本,感悟写作特色

教师:解读完文本内容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文章本体。纵观全文,这篇文章的选题是什么?

学生:文章以“木叶”为选题,洋洋洒洒介绍了诸多内容。

教师:相比于《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的“木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学生补充: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选题很小,仅仅是关于“木叶”的探讨,但它所蕴含的道理很深刻。

教师:很棒,文章在表达思想上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文章在说理时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层层深入,让人豁然开朗。

教师:非常准确,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语言风格,对比你自己写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语言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学生:我觉得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充满了文采。

教师:非常准确,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说“木叶”》这篇学术论文的选题范围较小但道理深刻,通过作者深入意境的比较分析,我们能深刻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底。

(设计意图:本任务旨在深化学生对文章中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认识。学生需依据“学习提示”中的指导提炼关键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加深对“木叶”与“树叶”概念差异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梳理文章内容,并深入洞察诗歌中的隐含意义。)

(三)拓展延伸,拓宽思维路径

教师:“学习提示”中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其中包含“云”的诗句,探讨一下该诗句包含的暗示性内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学生展示成果)

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常用意象: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增强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力,还能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渴望,进一步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

(四)布置作业

教师展示PPT:

教师:在这些诗句中,你能发现哪些共性意象?

学生:落花、落英、落红……这些都是花,而且都是凋谢的花。

教师:为什么诗人喜欢将“花”写作“落红”呢?请大家回家后查阅资料,结合课文结构表达自己的见解,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构建教学目标的宏伟蓝图时,教师深入挖掘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将视野拓宽至单元导语中的明确要求,以“学习提示”为蓝图,构思了既逻辑清晰又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学习目标。这一过程要求教师不仅精准把握新课标与学情之间的平衡,还要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紧密结合,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设定既具一般性,又具备针对性。笔者将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为线索串联起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在第一课时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情境,难度逐层提升,让学生逐步适应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探究。在第二课时,笔者则采用概括式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核心方法,以此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锻炼他们运用关键语言归纳文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分析概括文章的能力,更为他们的阅读思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助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综合素质型人才地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局限于教材文本的阅读教学早已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学生不能满足于课内文本的阅读,要拓宽阅读视野。但是在当前的课外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自主阅读积极性也不高。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学习提示”栏目的巧妙设计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在文本分析的尾声,笔者将“学习提示”中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学生创造了充满挑战的阅读环境,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以期全面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漳州台商区第一中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