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24-09-29 00:00李芳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2期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属于抒情散文作品,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品评语言,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涵。在解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如何从作者对景物的描绘中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其情感状态和兴趣所在。

二、学情分析

课前,笔者通过口头询问的方式收集了部分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学习的看法。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作者本人。其中,大部分学生对作者的人生历程充满好奇,他们希望了解作者是如何在生活中积累灵感和素材的。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则对作者的情感世界深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作者的情感经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位学生倾向于关注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他想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这些访谈结果为笔者后续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决定在教学中增加对作者个人背景、情感世界和创作风格的深入探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景抒情散文,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沉浸于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之中,领略其独特的审美韵味。

2.模仿本文的笔触,以个性化的语言展开创作,展现自我风格。

3.结合个人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如何在凄凉的景象中倾注那份浓烈的情感。

4.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审美心理的内涵,借此培养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仰。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

情境:我市举办了一期摄影比赛,比赛的主题叫“秋日一角”,各位摄影家都大展身手,纷纷拍摄了许多美丽的秋景。最后,获得冠军的作品为《家乡的秋天》。(在大屏幕上展示原始照片及其经过滤镜处理的版本。)据了解,摄影师一开始不知道是该选用原始照片还是带滤镜效果的照片,后来经过网络投票,网友建议作者使用有滤镜的照片参赛,这一策略帮他赢得了比赛的冠军。受到这一创新做法的启发,我校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寻找《故都的秋》的文学滤镜”。本次活动邀请同学们运用各自的才华,为这幅作品增添文学魅力。

(二)找准画面滤镜

1.广为人知的滤镜效果包括哪些?

明确:常见的滤镜效果有黑白风格、漫画风格、胶片效果、电影质感、清冷色调等。

2.锁定关键段落,采用寻找镜头的方法,深入解读《故都的秋》中的文学滤镜(见表1)。

(三)选择声音滤镜

1.情境重构:学校下个月要举行朗诵比赛,我们班计划选拔两名朗读爱好者朗诵本篇课文《故都的秋》。同学们将如何运用“声音滤镜”,通过朗读技巧将散文的韵味和美感传递给听众?

2.任务分配:四个小组将分别挑选课文中具有一定情感深度的章节进行朗诵练习。每个小组需共同讨论并选定合适的背景音乐,以增强朗诵的表现力。此外,每组将推选一名成员,负责在研讨会上展示小组的朗诵成果(见表2)。

(四)鉴赏技巧滤镜

1.中国美学本质上是关于生命和谐的学问。读者在欣赏《故都的秋》的秋日景色时,仿佛能穿越时空,踏入郁达夫笔下的世界,即“用我的视角看万物,万物都沾染上了我自己的情绪色彩。”请根据课文完成表3。

2.在构建秋景图时,量词滤镜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定的量词增强了秋景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如一碗浓茶、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五)分析“滤镜”成因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郁达夫的文学作品,我们来举办一场以“滤镜情思”为主题的研讨会。请同学们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为郁达夫建立一份详尽的“档案”(见表4)。

(六)写作滤镜复刻

1.每个人的审美情趣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象一下,你在秋天时观察到的各种景象,试着运用郁达夫的写作技巧描绘一个秋日片段。

2.曾有人说,《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存在许多病句。假设你是当时负责审阅《故都的秋》稿件的杂志社编辑,你会指出哪些不妥之处呢?请结合你的理解和分析给出你的见解。

五、课堂片段

教学片段一:声音滤镜

师:学校下个月要举行朗诵比赛,我们班计划选拔两名朗读爱好者朗诵本篇课文。同学们将如何运用“声音滤镜”,通过朗读技巧将散文的韵味和美感传递给听众?

生1:我觉得开头的“可是啊,……来得悲凉。”这句话充满了抒情色彩。特别是那个“啊”字应该读得悠长而深情,以此来强调“特别地”三个字。整个句子的朗读应该展现出一种优雅的节奏感。

生2:我认为在朗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时,应该用一种诗意的语调,传达出一种淡然而不单调的感觉。这些词语本身就带有美感,通过朗读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美。

生3:第三自然段的景象有些悲凉,其中蕴含着一种闲适、静谧的美。因此,我们朗读这部分时应温柔而抒情,让听众感受到语言的典雅和情感的复杂。

生4:我注意到在描述落蕊的部分,作者描绘了一个细微而柔软的场景,这是生命消亡的瞬间,需要用细腻而敏感的心灵去感受。朗读这部分时,我应该用温柔和细腻的声音传达出对生命的眷恋。

教学片段二:鉴赏滤镜

教师:我们在之前的课文学习中,着重关注的是名词、动词及形容词,但本文中的量词同样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文中的量词,并在小组内讨论你们的见解。

生1:通常我们喝茶会用杯子,而在这里作者却使用了“碗”,并且用来泡浓度较高的茶。这反映出作者此刻的心境是极为舒适和满足的,他愿意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种画面让人身临其境。“丝”是个不定量词,却将阳光数量化,使场景变得更加生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闲适的生活。

生2:我观察到,“根”这个量词形象地描绘了秋草修长而细弱的特点,与“一束束”相比显得更加脆弱和单薄。而“几根”这样的量词则在衰败的氛围中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感觉。

生3:我发现“一点点”这个量词在触觉上表现了落花的细腻和柔软;而“一条条”则描绘了轻扫落花时,灰尘在空中留下的细微痕迹。这两者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凄美的落寞情绪。

师: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量词呢?

生3:我觉得作者选择“点”这个量词是为了强调数量的稀少,给人一种微不足道的感觉;“条”则精准地描述了扫帚扫过地面后留下的丝状痕迹,这样的描述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凸显了作者的闲适与细腻。这些看似普通的词汇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片段三:复刻滤镜

教师:郁达夫的作品展现了其精湛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无论是词汇的挑选、景物的选择,还是雅俗结合、修辞运用,都使他的散文语言充满了节奏感,布局严谨,意蕴深远。然而,有学者指出《故都的秋》中存在诸多病句。如果你们是当时《故都的秋》稿件的编辑,会对原稿提出哪些修改意见呢?

生1:我注意到原文中有一句“已将近十余年了”这个句子是矛盾的。到底是接近十年还是已经超过了十年呢?这种表述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困惑。

教师:很好,你抓到了这个细节。确实,这里的表达不够清晰,现在教材中已经对这句话进行了修正。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2:我认为这句话:“这秋蝉的嘶叫……养在家里的家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语“这秋蝉的嘶叫”和宾语“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之间的搭配不太恰当。这句的主语可以改为“这嘶叫的秋蝉”,以增强语句的逻辑性。

生3:我还注意到一处表述:“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但实际上,“秋士”并不是一个成语,作者这样表述是错误的,应该把“成语”更换成“词语”,这样就没问题了。

教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勇于对经典作品提出质疑,并且有理有据。这篇佳作确实有些瑕疵,有可能是作者在杂志社紧急催稿的情况下匆忙完成的作品,未能充分推敲字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该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有批判性思维,又要看到这篇散文的价值。现在,让我们带着对郁达夫先生的敬意,以及对秋天的情感,重新阅读《故都的秋》,感受他对故都秋天的深情厚意。

六、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中,笔者以“滤镜”概念为核心,将散文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拓展和深化,不仅探讨了画面滤镜和声音滤镜等多元感官教学,更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与重构。课堂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提纲挈领的问题,它们如同梯子一般,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在阅读和探讨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析“量词”的功能和作用时,学生的学习状态迅速提升。大部分学生都能从量词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文本内容准确地得出结论。

通过课后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有些学生只吸收了课文的内容,对课外材料一知半解,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说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相对成功的。在反思中,我意识到本单元的三篇现代写景抒情散文都是围绕“寓情于景”的主题展开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在同一节课上进行联读,或许能突破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个别文本的理解,还能促进其对抒情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深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文字的美,还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这对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