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的多元认知分析

2024-09-29 00:00:00游力亮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4年4期

摘要:[目的/意义]研究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对中国大陆引导涉台舆论、争取台湾民心,以及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推动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5家台湾地区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7份有关“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成果进行考察,以此探究其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主要认知及背后的动因与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台湾地区智库的认知主要分为理性分析类、建言完善类、应对措施类以及民主质疑类,在认知特点上呈现理性分析与偏见认知的分野。爱国主义、对两岸格局的理性认知、附和行政当局与勾连美国的图谋是台湾地区智库认知的主要动因。在影响上,台湾地区智库的正面评价遭到台湾当局与绿媒的刻意忽略,而负面认知则被绿媒大量传播,对台湾的媒体舆论和民众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台湾地区智库 中国国民党 民进党 国家统一 “一国两制”

分类号:D675.8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4.04.14

1 前言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为解决“台湾问题”,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在“一国两制”的政策指引下,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开启了回归祖国的历史进程,并且“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使探索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布40周年纪念会上首次对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的内容进行了专门论述,揭示了新时代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重大现实意义,直接推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理论探索进入一个新阶段。基于此,为深化“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探索其具体设计,有必要探究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状况。这是因为台湾地区智库连接着台湾当局、政党和民众,在政策出台、党政人才培养以及政治立场宣传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而且厘清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认知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影响,不但有利于探寻台湾知识精英对祖国统一的态度与相关诉求,还有助于中国大陆推动与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设计,从而减少统一进程中台海两岸的社会摩擦。

2 智库样本择取及文献概况

当前,台湾地区拥有44家现代化智库,这些智库不但是台湾当局幕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台湾地区政经发展、两岸政策路线的制定与演变甚至领导人及地方选举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1 智库样本的选择

由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涉及国家的统一,属于两岸间的政治议题,会引起台湾政治型与学术型智库的关注,因此,本文选取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国策会”)、台湾“民主基金会”、台北论坛基金会(以下简称“台北论坛”)、两岸政策协会以及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大国关中心”)等5家智库作为信息获取对象。本文基于以下3个方面因素选取这5家智库作为样本的获取对象。

首先,这5家智库分属3种类型,能够均衡台湾地区智库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台湾地区,政治型智库是指由各政党的官员、政治人物所发起成立的机构,或者是其研究范畴主要以政治议题为主,其意识形态或政党色彩又相当鲜明的台湾地区智库机构。台湾的政治型智库通常以基金会的名义存在,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政党型智库、派系型智库、个人型智库、学者型智库以及媒体型智库等[3]。本文选取的5家智库既包括具有政党背景的政治型智库,如中国国民党的政党智库“国策会”与民进党的附随智库台湾“民主基金会”,也包括跨党派智库,如“台北论坛”与两岸政策协会以及学术型智库“政大国关中心”。

其次,这5家智库的影响力较大。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在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顶级智库排名中,台湾“民主基金会”排名第9位,是台湾地区智库中的第1名;“政大国关中心”排名第25位,在台湾地区排名第4名;“国策会”排在第28位,为台湾地区第5名[4]。“台北论坛”由前“台湾陆委会”主委、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主导成立,目前以跨党派智库自居。该智库以定期会议、发表学术研讨会论文以及政策建言等方式发挥影响力,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两岸政策协会由前“台湾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主导成立,该智库的高级顾问为洪奇昌(前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陈明通(前“台湾陆委会”主委)、谢长廷(前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苏起[5]。由此可见,两岸政策协会的成员包含重量级的“蓝绿营”①人士,对台湾当局与民间舆论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最后,这5家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关注较多。上述台湾地区智库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成熟与深入,在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具有优势,有助于分析其观点的连续性。综上所述,这5家智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研究成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

2.2 文献概况分析

在文献来源方面,本文以“一国两制”为关键词,在上述智库的官方网站及其合作机构的门户网站进行检索,经过甄选得到17份代表性文献。从形式上看,本文选取的17份文献涵盖了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的评论文章、专访文章和专栏投稿等(表1)。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献关注的主题有“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内容、台湾对于“一国两制”的态度以及“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等。从文献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智库学者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或曾就职于台湾高校。这类学者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通常在欧美顶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专业知识扎实,常年深耕在两岸关系领域。例如,台湾大学张亚中、台湾师范大学范世平、台湾健行科技大学颜建发以及台湾政治大学苏起、寇建文与王信贤。另一方面,是已卸任的台湾当局官员或民意代表。例如,苏起曾任台湾“陆委会”主委与“安全会”秘书长、郭正亮以及洪奇昌都曾担任台湾地区民意代表。由此可见,智库学者的这2种来源途径确保了其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方面的学术水平和政策影响力。

3 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主要认知

在讨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时,这5家台湾地区智库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总体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理性分析类、建言完善类、应对措施类与民主质疑类。

3.1 理性分析类

在理性分析类中,部分台湾智库学者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内容、推出动因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这些智库学者认为“一国”已定,无需赘言再论,主要需要讨论的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制度性安排。

在内容上,“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寇健文指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蕴含着三项元素。第一,是“一国高于两制”。只有在满足主权领土完整、政治体制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讨论“两制”。第二,是“爱国者治台”原则。不被视为爱国者、支持统一的人,将会被剥夺政治参与的权利。第三,是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融合在中国大陆的整体发展中。寇建文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与中国大陆此前的对台政策进行对比,指出当前“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内容相对紧缩,例如,中国大陆不再承诺“不派军队与官员驻台”并提及台湾在对外互动的过程中,若需设置官方、半官方的机构,需要获得中国大陆的中央政府同意[6]。

在推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动因方面,“国策会”副研究员陈奕璇认为,领导人的个人历史定位角度、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持续推进,以及突破美国的第一岛链封锁是中国大陆推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原因。陈奕璇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在实践上将更着重在制度与规范层次,这也预示着两岸和平统一将迈入下一阶段[7]。

在未来情势的研判方面,“台北论坛”董事长苏起认为,中国大陆未来会更注重制度与规范层次。例如,中国大陆将陆续提出“统一后的安排”,包括两岸统一后台湾仍可进行选举,但支持“台独”的政党、相关人士不能参选,两岸统一后台湾的财政收入将全部用于改善台湾民生等[8]。同时,苏起指出,未来两岸之间谈判的可能性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大陆政府单方面、一次性解决台湾问题已成定调,未来可能在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推动祖国统一[9]。无独有偶,“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王信贤也遵循制度分析的逻辑,认为中国大陆未来可能推出“国家统一法”与“台湾基本法”,以此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从而更加积极地促统[10]。王信贤还指出,“台湾问题”镶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格局中,这会导致“台湾问题”在中国大陆的决策序列中被提前[11]。

3.2 建言完善类

除了分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推出原因、实际内容以及研判未来情势之外,部分台湾智库的学者试图厘清影响“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实际推进的因素,据此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建言献策。

“国策会”副研究员卢宸纬从台湾民众的角度展开分析,认为祖国的统一仍有一些亟待正视与突破的课题。具体包括两方面。其一,台湾民众具有政经分离的特质,在中国大陆发展定居的台湾民众易出现“认同的再疆域化”现象,即对“我群”与“他者”感受与认知的强化。其二,两岸政治制度存在差异。尽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中提及“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等原则,但具体而言这些原则究竟将如何实现?这些实际问题在台湾民众务实性格的影响之下,可能产生更多的疑虑[12]。

两岸政策协会高级顾问洪奇昌充分肯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同时,洪奇昌也指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在实践中的“三个充分”②仍有不够充分之处,因此,其建议用“三个更充分”,即更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更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以及更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感情,以此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3]。“国策会”研究员张亚中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延续,大陆主张的“一国两制”,这个“一国”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谓“中华民国”称谓的消失可能让台湾民众在心理上较难接受。同时,在未来“一国两制”的推进方面,张亚中在肯定了两岸统一会为台湾民众带来诸多发展机会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大陆目前尚未明确指出两岸统一前的政治安排[14]。

3.3 应对措施类

部分台湾地区智库的学者基于台湾地区的立场,提出应以“统合论”、发挥“巧实力”等多种方式回应大陆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国策会”研究员柳金财在援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肯定“两岸一国”“两岸一中”的基础上,主张借助两岸“政治统合论”以回应大陆的“两制台湾方案”。柳金财指出,首先,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可以主动探寻“一国”,无论是民进党或国民党皆有“统合论”传统主张。其次,若“一国”可以创新模式,应在两岸政策上采取“大胆西进”路线,通过两岸经贸、社会、文化的交流,营造两岸人民亲善关系。最后,建构“亲陆爱台”的两岸论述[15]。寇健文认为,中共二十大之后,中国大陆将加大统一进程,即便未来要与台湾进行民主协商,但有些基调是恒定的,即台湾只能在原则以外的其他部分进行讨论。因此,寇建文认为台湾应以“巧实力”(兼用软硬实力)解锁,并且委婉批评了台湾因选举利益与政党分歧而难以应对新形势[16]。两岸政策协会副理事长郭正亮则呼吁,在美国频繁介入“台湾问题”的情况下,中国大陆逐渐展现战略定力,并有意提出“一国两制”的新论述,台湾各方力量应抓住机会窗口与中国大陆进行对话,以此重启两岸对话与协商[17]。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论坛”卜睿哲(Richard Bush III)虽然并未直接提出回应大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措施,但其告知台湾民众,除了“武统”选项外,中国大陆可能会采取让“一国两制”更具说服力的措施,以及通过经济、科技和政治力量左右台湾政坛以达到统一的目的[18]。

3.4 民主质疑类

除去理性分析类、建言完善类与应对措施类,还有部分智库学者以所谓“香港实践经验不佳”与所谓“民主限缩”,以此污蔑与中伤“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台湾“民主基金会”执行长廖福特以香港“返修例风波”为例,妄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对台湾有较大的“危险性”,其谬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状况不佳,更何况是台湾[19]。无独有偶,两岸政策协会常务理事范世平将台湾民众对“九二共识”接受度走低的原因归咎于港版《国安法》造成香港“一国一制”,从而影响台湾民意[20]。同时,台湾“民主基金会”的颜建发也错误地将“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联结,其认为中国大陆破坏了两岸对“九二共识”的平等论述关系,并且“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中的“民主协商”,凸显垂直从属关系,目的就是让台湾政党“政协化”[21]。台湾“民主基金会”的陈婉宜则采用政治隐喻③的方式,将所谓“民主”价值观与台湾年轻一代的台湾“自我认同”相联结,试图向台湾民众暗示,接受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将影响个体所谓“民主自由”的生活[22]。此外,“台北论坛”卜睿哲与台湾“民主基金会”廖福特的观点趋同,两者皆将“一国两制”在台湾支持率低的原因归咎于所谓“香港实践经验不佳”,卜睿哲以蔡英文2020年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为例,试图说明台湾民众并不乐于接受“一国两制”。

总体而言,这5家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内容、推出动因、未来发展、不足之处以及台湾的应对措施展开了分析与研判。

4 对台湾地区智库认知的分析

总结归纳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认知的特点,并深入剖析相关认知形成的动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界与政策界对这些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研判。

4.1 理性与偏见并存:台湾地区智库认知的特点

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在评价倾向与认知视角等方面均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方面,台湾智库主要基于政治分析的视角探究“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并且其认知评价呈现理性分析与偏见诋毁的分野。虽然存在认知上的分野,但是台湾地区智库在总体上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是以理性、正面的评价为主,这表现在以上17份研究文献中仅有5份呈现负面的认知。从总体上看,这些理性、正面的认知主要集中在讨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内容、未来走向,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统一前的政治安排等方面。这些理性正面的认知反映了这部分智库研究员有着对中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的正确判断,并且肯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另一方面,理性正面的认知主要来自中国国民党的政党智库与学术型智库,以及跨党派智库的部分成员,负面认知则主要来自民进党的附随智库与部分跨党派的智库。5项较为负面的认知分别来自“台北论坛”的卜睿哲、两岸政策协会的范世平,以及台湾“民主基金会”的3位智库成员。其中,“台北论坛”董事卜睿哲不仅是“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还担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故其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呈现明显的西方“民主价值”的视角特征。而台湾“民主基金会”是民进党的附属机构,因此其成员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解读存在偏见,并追随西方视角,刻意从所谓“民主限缩”的角度进行解读。所谓“民主限缩”既是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极端偏见,也是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所体现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的严重误读。

4.2 爱国主义与“政治挂帅”:台湾地区智库认知的动因

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认知的形成,既受爱国主义的驱动,也有对海峡两岸现实格局的理性认知,以及附和行政当局与勾连美国的图谋。

一是爱国主义的驱动。如上文所述,台湾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以理性、正面评价为主。持有正面评价的台湾智库学者对中国大陆有着归属感,认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并赓续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因此,这部分学者有着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价值取向,从而理性地分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内容,并且结合台湾的现实情况,客观地指出当前“两制台湾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建言献策的方式减少祖国统一进程中台海两岸的社会摩擦。

二是对台海两岸现实格局的理性认知。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陆强台弱”的两岸实力对比格局已经形成并持续发展,中国大陆对台海形势的主导力、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都大为增强[23]。一方面,中国大陆的崛起深化拓展了两岸合作空间,这使中国大陆不仅在经贸上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还成为台湾民众拓展事业空间的新家园。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崛起促进两岸关系基本结构显著改变。这一显著改变表现在,中国大陆日益成为两岸关系中的主动方、施惠方、塑造方,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反对“台独”以及拒止外部势力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基于此,部分台湾智库学者明确认识到当前两岸的现实格局,认为两岸统一是必然的大趋势,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台湾的最佳选择。

三是附和行政当局与勾连美国的图谋。台湾部分智库学者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持负面认知具有重要的内外部原因。一方面,民进党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试图“挟洋谋独”挑起两岸对立情绪,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频繁勾连美日等外部势力,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4]。在此情势下,作为民进党附随智库的台湾“民主基金会”,积极配合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行径,试图以所谓“民主限缩论”诱发部分台湾民众的“恐中”情绪。另一方面,美国欲建构所谓“价值观同盟”,从而遏制中国大陆崛起。在此背景下,台湾“民主基金会”遂以所谓西方式的“民主”,试图污名化“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并追随美国学者的相关认知,以此为民进党当局勾连美国提供“助力”。

4.3 台湾地区智库负面认知可能造成的影响

虽然台湾地区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以正面、理性为主,但在蔡英文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民进党当局进一步操纵媒体、钳制岛内舆论,使台湾社会俨然笼罩在“绿色铁幕”之下。在此形势下,台湾地区智库的正面认知遭到台当局与“绿色媒体”④的刻意忽略,而负面认知却被绿媒大量传播,从而在岛内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首先,台湾地区智库的负面认知可能对台当局的两岸政策造成负面影响。作为能够影响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群体之一,台湾地区智库出具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评论文章、专访文章和专栏投稿等,受到台湾当局的密切关注。但在台湾特殊的政治生态中,蓝绿两大阵营的对立以及民进党当局出于“台独”的意识形态与所谓“抗中保台”的政治立场,天然忽视或排斥具有蓝营背景及立场较为客观的智库,并且倾向于采纳并接受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持负面评价的研究报告,这可能使得民进党当局借助污名化“一国两制”煽动两岸对立,并采取更为激进的“台独”路线,进一步破坏和平统一前景,造成台海局势异常紧张严峻。

其次,台湾地区智库的负面认知会诱发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疑虑,进而对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台湾民进党当局进一步豢养“网军”,通过绿媒与“网军”向台湾民众投送智库学者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负面评价,从而诱发部分台湾民众对祖国统一的疑虑。这是由于人类的思维认知遵从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台当局通过绿媒高速度、高频率地向台湾民众发送“一国两制”会导致所谓“民主限缩”的言论,则容易诱发台湾民众从不相信到相信、从不接收到接收、从不认同到认同的认知质变,最终使其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产生疑虑[25]。事实上,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产生疑虑,也会对中国大陆的一些政策、理念、倡议、方案和行动等产生一定的冲击。

最后,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负面认知与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遥相呼应,以此共同塑造对和平统一不利的话语体系。台湾地区智库,尤其是绿营的附随智库擅于借助各种媒体传播其主张,而且非常重视通过召开国际研讨会或者接受所谓“国际专访”的形式生产舆论与传播其观点。例如,台湾“民主基金会”时任执行长廖福特接受“专访”出席第八届国际支持大会,讨论有关“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返修例风波”与所谓“民主限缩”以及台湾良好的民主发展。又如,台湾“民主基金会”时任副执行长陈婉宜接受奥地利“维也纳日报”(Wiener Zeitung)的“国际专访”,共同讨论台湾的民主发展与所谓中国大陆的“威权扩张”。绿营附随智库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台湾所谓的“国际空间能见度”,同时损害中国大陆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5 结论

厘清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对中国大陆推动与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设计,进而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可以分为理性分析类、建言完善类、应对措施类以及民主质疑类,其中以理性正面评价为主。理性正面的认知主要来自中国国民党的政党智库与学术型智库以及部分跨党派智库,其主要集中在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内容、未来走向的分析与研判,并结合台湾地区的现实情况,以此建言献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少数的负面认知试图以所谓“民主限缩”中伤“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台湾地区智库的上述认知是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爱国主义的驱动、对台海两岸现实情势的正确认知、附和行政当局的考量以及勾连美国的图谋等是主要动因。在影响上,台湾地区智库的负面认知可能对台当局的两岸政策、民众情绪以及中国大陆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冲击。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摘录: 外交、国防战略调整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EB/OL]. (2016-07-30)[2023-01-0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30/c_129162253.htm.

Xinhua Net. Excerpt from Ninety Years of the CPC: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icy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EB/OL]. (2016-07-30)[2023-01-0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30/c_129162253.htm.

[2] 李超. 台湾地区智库现状及利用岛内智库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思路[J]. 统一论坛, 2019(4): 25-30.

LI C.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nk tanks in Taiwan and strategies for utilizing think tanks on the isl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 strait relations[J]. Reunification Forum, 2019(4): 25-30.

[3] 陈先才. 台湾地区政治型智库的发展及其趋势研究[J]. 台湾研究, 2015(5): 66-73.

CHEN X C.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oriented think-tank and its trend in Taiwan[J]. Taiwan Studies, 2015(5): 66-73.

[4] MCGANN J G.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2020[R].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21: 107-108.

[5] 联合网. 两岸政策协会[EB/OL]. (2015-06-18) [2024-06-15]. https://blog.udn.com/duntaiyu/24639049.

Udn. Cross-Strait Policy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personnel[EB/OL]. [2023-01-15]. https://blog.udn.com/duntaiyu/24639049.

[6] 旺报. “两制台湾方案”是什么?学者: 有这3项元素[EB/OL]. (2022-10-12)[2023-02-08].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21012900924-420501.

Wantrich. What is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aiwan Scheme? Scholar: There are three elements[EB/OL]. (2022-10-12)[2023-02-08].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21012900924-420501.

[7] 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不能回避一国两制台湾方案[EB/OL]. (2019-01-28)[2023-01-22]. https://www.npf.org.tw/1/20158.

Incorporated foundation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Cannot avoid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aiwan Scheme[EB/OL]. (2019-01-28)[2023-01-22]. https://www.npf.org.tw/1/20158.

[8] 苏起: 两岸谈判已没有了 北京将单方面处理台湾问题[EB/OL]. (2022-01-21)[2023-01-28]. https://classic-blog.udn.com/charlesyuen/171376410.

Su Qi: Cross-Strait negotiations are gone and Beijing will deal with the Taiwan issue unilaterally[EB/OL]. (2022-01-21)[2023-01-28]. https://classic-blog.udn.com/charlesyuen/171376410.

[9] 风传媒. 苏起: 蔡英文应该后悔邀请庞毕欧来台[EB/OL]. (2022-02-23)[2023-02-02]. https://www.storm.mg/article/4207224.

The Storm Media. Su Qi: Tsai Ingwen should regret inviting Pompeo to Taiwan[EB/OL]. (2022-02-23)[2023-02-02]. https://www.storm.mg/article/4207224.

[10] 王信贤. 从中共“二十大”观察两岸关系[EB/OL]. (2022-11-24)[2023-02-05]. https://www.pf.org.tw/en/pfen/34-9769.html.

WANG X X. Observing cross strait relations from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EB/OL]. (2022-11-24)[2023-02-05]. https://www.pf.org.tw/en/pfen/34-9769.html.

[11] 台湾“中央社”. 学者: 习近平10年 台湾在中共决策序列被往前[EB/OL]. (2022-10-12)[2023-01-30].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10120313.aspx.

Taiwan “Central News Agency”. Scholar: Xi Jinping’s 10 years, Taiwan has been moved forward in the CPC’s decision-making sequence[EB/OL]. (2022-10-12)[2023-01-30].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10120313.aspx.

[12] 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后: 那些两岸间待突破的课题[EB/OL]. (2019-03-25)[2023-01-22]. https://www.npf.org.tw/3/20410.

Consortium Legal Person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After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Message to Compatriots in Taiwan: Issues to be breakthrough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EB/OL]. (2019-03-25)[2023-01-22]. https://www.npf.org.tw/3/20410.

[13] 洪奇昌. “三个更充分” 促进两岸善意螺旋[EB/OL]. (2022-07-21)[2023-02-05].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0721004944-262104?chdtv.

HONG Q C. Promoting the cross strait goodwill spiral with the “Three More Adequate” policy[EB/OL]. (2022-07-21)[2023-02-05].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0721004944-262104?chdtv.

[14] 中时新闻网. 谈两岸统一 张亚中请大陆学者换位思考: 对台湾来说是尊严问题[EB/OL]. (2022-12-17)[2023-01-24].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217002097-260409?chdtv.

Chinatimes. O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Zhang Yazhong invites Chinese Mainland scholars to think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It is a matter of dignity for Taiwan[EB/OL]. (2022-12-17)[2023-01-24].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217002097-260409?chdtv.

[15] 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抗衡”暗示武统的“两制台湾方案”, 台湾应有自己避战方案[EB/OL]. (2019-09-02)[2023-01-22]. https://www.npf.org.tw/1/21320.

Consortium Legal Person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Taiwan should have its own plan to avoid war in response to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aiwan scheme implying the reunification of Taiwan[EB/OL]. (2019-09-02)[2023-01-22]. https://www.npf.org.tw/1/21320.

[16] 财团法人龙应台文化基金会. 习近平这个人 从个人特质看二十大后新时局[EB/OL]. (2022-09-04)[2023-01-18]. https://www.civictaipei.org/hotnews.php?id=592.

Incorporated foundation Lung Yingtai Cultural Foundation. Xi Jinping: Looking at the new situation after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EB/OL]. (2022-09-04)[2023-01-18]. https://www.civictaipei.org/hotnews.php?id=592.

[17] 风传媒. “中国大陆不急着武统台湾!”郭正亮曝背后布局对台新论述[EB/OL]. (2023-02-03)[2023-02-08].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16649.

The Storm Media. “Chinese Mainland is not in a hurry to unify Taiwan!” Guo Zhengliang exposes the new discussion on Taiwan behind the layout[EB/OL]. (2023-02-03) [2023-02-08].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16649.

[18] 风传媒. “一国两制在台湾没市场” 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 中国大陆有2个非武力方式统一台湾[EB/OL]. (2019-01-08)[2023-02-10]. https://www.storm.mg/article/802844?page=1.

The Storm Media.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unpopular in Taiwan, former chairman of AIT, Richard. Bush III: Chinese mainland has two non military means to unify Taiwan[EB/OL]. (2019-01-08)[2023-02-10]. https://www.storm.mg/article/802844?page=1.

[19] 西藏之页. 台湾“民主基金会”执行长廖福特谈香港、西藏和台湾的民主与自由[EB/OL]. (2020-01-22)[2023-02-13].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53786632140547.

Xizang-zhiye. Liao Fut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Taiwan Democracy Foundation, talks on democracy and freedom in Hong Kong, Tibet, and Taiwan[EB/OL]. (2020-01-22)[2023-02-13].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53786632140547.

[20] “自由亚洲电台”. 大陆对台措施 学者指把“一国两制”变“一制”[EB/OL]. (2019-11-08)[2023-02-05].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w-measures-11082019075503.html.

“Radio Free Asia”. Chinese Mainland’s measures against Taiwan, scholars refer to changing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to “One System”[EB/OL]. (2019-11-08)[2023-02-05].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w-measures-11082019075503.html.

[21] 芋传媒. 九二共识挂钩一国两制 学者: 台湾政党被政协化[EB/OL]. (2019-01-05) [2023-02-10]. https://taronews. tw/2019/01/05/219973/.

Taro News. The 1992 Consensus is linked to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Scholars: Taiwan’s political parties have been politicized by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EB/OL]. (2019-01-05)[2023-02-10]. https://taronews.tw/2019/01/05/219973/.

[22] Wienerzeitung. Eine kleine Insel der Demokratie im südchinesischen Meer[EB/OL]. (2019-01-18)[2023-01-28]. https://www.wienerzeitung.at/nachrichten/politik/welt/1013901-Eine-kleine-Insel-der-Demokratie-im-suedchinesischen-Meer.html?em_cnt_page=3.

[23] 刘佳雁. 蔡英文主政下的两岸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8, 2(4): 12-25.

LIU J 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the Cai Yingwen’s Administration[J]. Journal of United Front Science, 2018, 2(4): 12-25.

[24] 华敏超, 官婧. 英国智库涉台的观点、特征分析[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 8(2): 92-99.

HUA M C, GUAN J. Analysis of the Viewpoi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ritish Think Tanks Involving Taiwan[J].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2023, 8(2): 92-99.

[25] 游力亮, 冯宁默. 观众成本、政治话语与台湾当局的危机管控策略: 以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为例[J].台湾研究集刊, 2023, 40(5): 14-29.

YOU L L, FENG N M. Audience costs,political discourse, and Taiwan authorities’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Nancy Pelosi’s trip to Taiwan region[J]. Taiwan Research Journal, 2023, 40(5): 14-29.

An Analysis of Taiwan Think Tanks’ Multiple Cogni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You Liliang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Taiwan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999079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vestigating the perceptions of Taiwan think tanks regarding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aiwan scheme is significant important for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refining and promoting the scheme to advance national unification. [Method/Process] This article selects five Taiwan think tanks as a sample for analysis, and examines the 17 research results published by these think tanks concerning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aiwan scheme. [Result/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gnition of Taiwan’s think tank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types: rational analysi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prejudice and doubt. In terms of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there is a clear bifurcation between rational analysis and biased denigration. Patriotism, rational perception of the cross-strait pattern, and attachment to the Taiwan authorities and collusion with U.S. designs are the main motivations for Taiwan think tanks’ perceptions. Positive evaluations by Taiwan think tanks are deliberately ignored by the Taiwan authorities and the green media, while negative perceptions are heavily disseminated by the green media, thus negatively impacting Taiwan’s media opinion and public sentiment.

Keywords: Taiwan think tanks Kuomintang of China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national reunification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收稿日期:2023-04-05 修回日期: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