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元整体中品察语言魅力

2024-09-29 00:00周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8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可以打破篇目的束缚,以单元为背景,探究发现语言的独特魅力。“真实客观”的语言可以运用艺术化的表达,寥寥数笔能成就刻画人物的神来之笔,连贯畅达的语言表达让散文形散神聚,写意手法的渲染实现了“以文化人”之效,彰显无穷魅力。

关键词 单元背景 探究发现 语言魅力

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解释“语文”的概念:“平常说的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另有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如此说“语文”:“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两位大师说的“语文”本意就是语言,学语文就是要学语言,语文课就是学习口语和书面语的课。语文老师要针对不同语境的特点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语言文字运用于具体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

一、融合:客观陈述融入艺术化的表达

八上第一单元选文体裁为新闻,阅读新闻是本单元的基础任务。在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作品,明确新闻语言不需要过多地做文学性赏析,而要感受新闻语言的特点与新闻“用事实说话”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尝试新闻写作时,能比较容易地写出有“新闻味”的作品来。新闻语言特点:多用客观陈述(真实、简明),谨慎用修饰词语。下面,笔者以本单元新闻为例谈谈新闻语言的独特魅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中,作者以简约精粹、真实客观的陈述,展现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气吞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语言表达暗藏玄机。“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是对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风平浪静”“万船齐放”,作者采用举重若轻的笔调来描写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渡江场面,融入艺术化的客观描写,让渡江画面充满了壮志与豪情。而“直取对岸”“突破敌阵”“不到二十四小时”则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神勇无敌、所向披靡,作者的激动之情跃然纸上。充沛的情感、高超的文采,让真实客观的新闻描写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作者大量运用了文学笔法,这是否与新闻语言重在“陈述客观事实”的特点不相合?文中使用了一些修饰词语,如“修长美妙”“凌空翔舞”“优美”“轻盈”“笔直”等,是对作者直接感受的真实描述。又如“犹如被空气托住”“旋风般的”“疾如流星”“像轻盈、笔直的箭”“自天而降的仙女”等词句,则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文学化的描绘让瞬间的真实动作产生了逼真的画面效果,读起来生动可感,给客观的叙述带来了美妙的艺术感染力。

强调真实客观的新闻体裁,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将艺术化的表达融入客观的叙述中,既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实际形态,又调动了读者阅读时的想象力,是可以被允许的。

二、简绘:寥寥数笔,尽显内在神韵

八上第二单元的散文、传记以刻画人物为主,四篇课文都是名家名文,人文内涵深厚。作者抓住人物富有特色的细微之处,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揭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人物的复杂感情。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细节入手,反复朗读揣摩,从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中体悟作者的语言风格,感受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下面,以该单元人物描写为例,解读几位文学大家描绘人物的语言风格(见表1)。

斯泰 ①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②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①外貌特征“多毛”;

②目光敏锐、犀利,具有洞察力 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托尔斯泰的形象与气质

从以上传神的人物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描写人物时,切忌繁杂冗长,而是应该聚焦人物的特征,既有整体描绘,也有局部特写,选词精粹,寥寥数语,不求细致,不尚华丽,将笔下人物最突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扩大视像体验,语言表达具有艺术感染力。

三、连贯:走笔自如,方显畅达之美

八上第四单元选入五篇不同类型的散文,写法与语言极有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散文写作最容易出现语言零碎散乱、内容不连贯的问题。学习本单元,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语言风格,明确散文语言写作的重点——连贯。连贯是从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前后勾连贯通、辞气畅达,是对语言表达的一种更高要求。

例如,《背影》第四段至第五段,看起来写得“细碎”,这种细碎体现在父亲是否送“我”的犹豫上,也体现在父亲送“我”上车的一系列“琐碎”小事上。看似与文章中心关联不大的内容,细读后不难发现,“碎”是“我”对父亲的不理解、不耐烦,甚至觉得父亲迂腐可笑,为下文“我”的态度转变蓄势。这里的描写越“细碎”,父爱的表达就越“深刻”。“碎”不单是形散,更是至情至理,是“爱”之主题的集中呈现,语言表达实属巧妙。

又如,《昆明的雨》第七段中,作者提到了各类菌子,其间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捡鸡枞菌的笑话,但都是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展开,叙述生动有趣,表达连贯流畅,读来丝毫不觉得有“杂乱”之感。

再如,《白杨礼赞》第七段,作者围绕“白杨树的形象”这个话题展开,由形而神,逐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先用两个“没有”一个“如果”,说白杨树似乎并不美;接着用“但是”一转,肯定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引发读者的想象;接着,作者宕开一笔,连用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者围绕“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个话题展开,借用关联词和提示语过渡衔接,让语句间逻辑衔接严密,叙述曲折生动,更有情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写文章要实现语言的连贯通顺,应该围绕一个话题来谋篇布局,同时,围绕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有合理的顺序。以上示例看似松散,却又不离话题本身,这也是一种连贯。

四、写意:以语育人,以文化人

八上第五单元选文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认识到说明文的语言是多样的、各有特色的,其中不乏生动活泼的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应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从育人角度凸显了语言运用中“以文化人”的重要性。

《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作者多次提到“虹”,说石拱桥的外形就像“虹”,接着结合古代神话和我国诗人的作品进一步说明“彩虹”和拱桥之间的联系,我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唐朝文学家张形容远望拱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借用“虹”的意象描绘拱桥的形态,动静结合,让平实的说明鲜活灵动起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中国文化中,“虹”寓意美好吉祥,文中关于“虹”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拱桥形态在中国古文美学中的重要意义。

《苏州园林》中,作者抓住中国园林如诗如画的特点,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作者这样描写如诗画般的园林:“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池沼里‘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廊子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门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等。作者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将苏州园林给人“着眼于画意”的感觉具象化了,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布局,体现的都是自然、立体、人文之画的三重含义,民族文化之美跃然纸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作者在介绍建筑物时,不断表现其“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内在本质,语言描写围绕纪念碑的精神意义展开。写“我”瞻仰纪念碑是“万分崇敬”,纪念碑外形“巍峨、庄严”,这是纪念碑的伟大意义在建筑上的表现。文中对纪念碑本身的介绍,从体量到外观再到细说碑身装饰花纹,涵盖了纪念碑结构的各个部分,也是在提示我们: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其中对浮雕画面的描写,化静为动,融入了浓厚的情感。“慷慨激昂”“怒形于色”“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这些爱憎分明、激昂慷慨的描写,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时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些语段,回顾历史,提升思想,从先烈那里获取精神力量。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就生活在这个家中。”语言不只是交际工具和思维外壳,而是活生生的思想,是记录和传承人类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隐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在学习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让他们成长为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的一代。

以上只是在探究语言魅力上做的一点小小的尝试。学文识类,而非以类学文。语言的学习可以尝试以单元为背景去探究与发现,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内容。创新与发现息息相关,只有打破旧有的模式,才能走向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