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求全 逼上梁山

2024-09-29 00:00:00王春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8期

摘 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是林冲这个《水浒传》中重要人物的性格发展乃至蜕变的关键部分。在来到风雪夜的山神庙之前,林冲的身份还是“林教头”,当雪夜手刃仇敌之后,他才成为真正的林“冲”。结合教学实际,以分析林冲人物形象为旨归,透过看似“怒发冲冠求生存,委曲求全上梁山”的突兀情节,深刻分析林冲受到压迫后被激发血性的人物斗争史。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解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水浒传》被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宏大的叙事,传奇的故事讲述,塑造了性格迥异、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而相比于其他梁山好汉,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显得有些特殊:他身居官位,有娇妻在侧,理应是财富缠身、生活无忧。即使面对高衙内的节节迫害,仍是多次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可是林冲最后仍被逼上梁山,这样的人物结局不禁令人深思,而造成林冲的性格如此巨大转变的关键,无疑就是“风雪山神庙事件”。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单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抓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或是抓住情节的变化来赏析林冲的人物形象变化。在本篇中,笔者尝试通过深入解读情节、人物、细节等,分析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梳理人物性格的变化史。

一、解读情节:“偶然”与“必然”的碰撞

“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三要素,如若没有情节的支撑,就没有故事发展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小说便失去了鲜活流转的生命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对其加以梳理,林冲的命运选择及性格变化得以清晰呈现:

风大雪紧——身寒沽酒——途中遇庙,草厅坍塌——投宿庙中,听闻密谋——雪夜复仇

围绕林冲所展开的情节是坎坷波折的:林冲刺配沧州,本想到草料场照看军资,满心期望刑满释放,只是如此渺小的生存愿望都要被仇敌无情扼杀,甚至想要彻底置之于死地。最终林冲忍无可忍,完成了雪夜复仇。

文本的情节线索应当是围绕林冲展开,但读者透过主人公林冲的视角,得知了陆虞候等人想要杀死林冲的密谋,因而本章节实则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明线是林冲的情节线,暗线是陆虞候等人的情节线:

(暗线)六天前密谋——等待风雪——选址草料场——大风助燃——无力挽回——置之死地

一明一暗,看似是平行的,而当暗线和明线巧妙交织的那一刻,便是林冲与陆虞候等人正面冲突的展开时刻,最终代表正义的明线一方战胜了暗线一方。暗线的辅助促进了明线的张弛有度,人物性格也完成了相应的变化。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的结局是大快人心的,三个陷害林冲的人被林冲悉数杀死,但是关注的眼光投射到林冲身上,这仍是一场悲剧。别林斯基曾说:“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在小说情节的设置上,会有很多偶然因素,而这些偶然的“巧合”,背后都包含着合乎逻辑的必然性。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梳理,举例如下(见表1)。

由此表可知,情节中大部分的“偶然”与“必然”因素与风雪天气相关,构成了严密的叙事逻辑。在这“偶然”与“必然”的碰撞中,林冲惊觉自己被设计、被陷害,幸逃脱,丢幻想,做出了勇敢的反抗。情节的变化也成为展现林冲人物形象变化及性格蜕变的佐证。

二、解读人物:“扁平”与“圆形”的显现

小说中的人物能够让人印象深刻,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其性格特点必然是多面、多元、多样的。只有人物性格足够真实,才能更贴近读者的内心,激发读者的共鸣。如果只是单一的性格特点,不仅不符合人物的真实姿态,也不利于小说情节的发展。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就曾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扁平人物”形象单一,主要围绕一种思想或特质展开,传递的是作者某一种价值观,而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更为贴近现实。最重要的是,圆形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并不是停留在原地,而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情节的推进而不断地变化发展。结合上述两个概念来看,很明显林冲是一个圆形人物,而店家李小二、陆虞候等人都是扁平人物。然而,一篇小说不可能通篇都塑造圆形人物,否则会要素过多,也为作者增加了创设人物的难度。福斯特指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一同显现的重要性,认为“一本复杂的小说常常需要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出入其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此文学理论,通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林冲的人物形象。

1.扁平人物:善良与邪恶的交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里,李小二夫妻、草料场老兵无疑是善良的扁平人物,而陆虞候等三人则是邪恶的扁平人物。这些次要人物也是推进故事的重要点缀,值得学生探讨研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开篇便交代了李小二的由来以及与林冲的渊源:他在东京时曾犯了偷盗之罪,幸得林冲庇佑,还得了些钱财,随后辗转来到了沧州,娶妻安置,经营着一家茶酒店,也算是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与救命恩人林冲再次相逢之后,李小二即使知道了林冲是刺配沧州的罪人身份,依旧是欢喜地唤一声“恩人”,视其为亲眷好生招待,这便足以看出李小二的人物性格:善良大方,知恩图报。而从后续情节发展中亦可以看出李小二心地善良、心思缜密的特点:有个来自东京的尴尬人,请管营、差拨来店里吃酒,口中又提到“高太尉”“定要结果了此人”,李小二便心下生疑,让自己的妻子偷听谈话,等到林冲回来后又详细地说了一番情形。正是因为李小二时刻惦记着林冲的知遇救命之恩,所以才会贴心提醒林冲。试想,如若不是李小二的偷听提醒,林冲又怎会又怒又气地买了解腕尖刀,想要寻敌报仇?又怎会在山神庙面见仇敌,用解腕尖刀手刃复仇?在草料场碰到的老兵亦是善良的扁平人物,遇到林冲后不仅将全部物件倾囊相赠,还贴心提示林冲沽酒的去处。像李小二夫妻、老兵这样的扁平人物的出场,是林冲走向反抗、完成蜕变的助力。他们给予了林冲异地他乡的温暖,更是在无形中帮助了林冲死里逃生。

李小二夫妻是善良的扁平人物,那么以陆虞候为代表的三人无疑就是邪恶的扁平人物。陆虞候与林冲自幼相交,林冲甚至视之为好友,可他却为权力屈服,被高衙内收买屡屡陷害林冲,在野猪林杀害林冲不成,就联合管营、差拨火烧草料场,彻底断绝林冲的生路。在这等见利忘义、邪恶至极的扁平人物的衬托下,林冲的悲剧命运得以彰显。可以说,在善良与邪恶的交织下,林冲最终大彻大悟,打碎幻想,完成了人物形象的转变。

2.圆形人物:隐忍到狠绝的变迁

学生最开始会认为林冲是一个没骨气的男人,面对貌美妻子被调戏和自己屡遭陷害,林冲却始终是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哪里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的风采,分明就是一个庸懦之人。可是在李小二的口中,林冲却是一个“性急之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看似矛盾的性格,实则是林冲血性的一面被掩盖。他本就是快意恩仇、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的好汉,可在高衙内面前却成为唯唯诺诺的孬种。不是他心中没有仇恨,而是囿于对权力的畏惧,他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和名誉,失去体面安逸的生活。而当他来到沧州,看到草料场的破败场景,他的第一反应甚至是“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充分说明了林冲有长期居住草料场、安逸过日子的打算。我们可以视林冲的不断隐忍、退而又退是为了谋求生机,可若他的仇敌容不下他,非要掐灭他的生存需求,林冲还会继续隐忍吗?通过情节的发展,可以明显看出陆虞候的计谋实在阴毒:大风助长火势,大雪掩盖痕迹,可谓滴水不漏。哪怕林冲没被烧死,军资被毁,林冲也是死罪难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陆虞候是从性命到名誉都想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深知自己已是退无可退,直到这时,他才放下了所有的思想包袱,发泄出自己积攒已久的痛苦、屈辱、愤怒,成为懂得反抗的杀戮之神。从“忍”到“狠”的变迁,并非突兀,而是必然。

三、解读细节:“环境”与“物象”的交互

小说要想引人入胜,不仅要人物描写生动、情节设置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细微处见真章。小说中有很多细节描写,无论是环境中的细节还是物象上的细节,都为推动林冲人物性格的变化及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很大的辅助。

从环境角度来看:风雪作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其中也透露出许多细节。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再到后续“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看似是雪势的不断变化,实则也是暗示了气氛的逐渐紧张,林冲正在一步一步走近危险,一步一步走向他人生的转折点。此外,如若不是雪势逐渐增大,草料场就不会坍塌,更不会化为雪水扑灭林冲先前在草料场点着的火盆,那林冲是否还能死里逃生就很难预料了。由此看出,环境中的细节描写,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映衬林冲勇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从物象角度来看:以“解腕尖刀”和“葫芦”为例。先前林冲听了李小二的话,得知陆虞候等人来到沧州,气得他怒买解腕尖刀寻敌。虽然最后没有找到仇敌,但林冲依旧随身携带。最后林冲在山神庙碰到陆虞候等人后,轻便灵活的解腕尖刀便派上用场,剜心割头,一气呵成,可谓大快人心,显现出林冲的狠;葫芦本是老兵给予林冲的物件,作沽酒御寒之用,林冲接受了葫芦,实则也暗示了他接受了暂留草料场的命运安排。当林冲幡然觉醒杀掉陆虞候等人后,他喝了冷酒,抛下了葫芦,出了庙门投东去,这也暗示了林冲不再安于现状接受屈辱的安排,他杀伐果断,一气呵成,成为真正激发血性的平民英雄。

四、结语

纵观小说内容,林冲的惨和反是必然。身处那个时代,林冲是不能不惨的。林冲不惨,就不知道社会的暴戾黑暗,不知道官场的沆瀣一气,更不知道自己成为权力的牺牲品,而只会始终沉迷于天真的幻想中。草料场被烧,连杀三人,林冲彻底与过去的身份告别,从在朝为官走到了落草为寇,这是他认清现实的明证,也是他风雪中的归宿。更悲哀的是,林冲并不能被称为“官逼民反”,而是“官逼官反”。林冲身为一个中层官员尚且被黑暗的官场所挤压、玩弄,可想而知底层的百姓是更为艰难的。林冲从隐忍到狠绝的人物形象变化,从委曲求全到被逼上梁山的命运发展,不仅让他成为《水浒传》中特殊的存在,也成为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现实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