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教学如何用好“知人论世”

2024-09-29 00:00冯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8期

摘 要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立足教学实践,深入探寻“知人论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审美体验、传承古典诗词文化提供助力。

关键词 古诗词 知人论世 初中语文

《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原指向交友之理,但因其说明了“人”“世”“书”三者间的联系,后被广泛应用于古诗词赏析。“人”即作者,“世”即作者人生经历和背景,“书”即文章、作品。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用好“知人论世”法,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把握某一作者的诗词风格;其次要关联作者所处社会环境,挖掘诗词反映的社会风貌;最后再将“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实现洞察文本情感内涵的目标。

一、知其人,窥见大家人生之旅

古诗词是文人思想情感的集中展现,某一诗人的作品风格可能随岁月变迁有一定变化,但主题思想大多是统一的。要“知其人”,就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形成对这个人客观整体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搜集作者背景资料,梳理作者人生履历,找到其作品的共通之处,进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精选古诗词84首,苏轼一人作品便有4篇。以《水调歌头》为例。该作品在小序中已经交代了部分写作背景,这里就十分适合教师补充苏轼的生平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词的写作前后苏轼经历了什么,大致心境如何。“丙辰中秋”,即公元1076年中秋。1074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自求外放。他本想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与之团聚,但却被调到了偏远的密州。两年后的中秋,他面对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想到远方的亲人,乘酒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了解基本的写作背景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再次诵读文本,并提问:用一个词概括你对苏轼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答案多集中于豁达、乐观、豪放等。此时教师不做点评,接着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行搜集苏轼完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成年后官场仕途的经历。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苏轼天资聪颖、放达潇洒,少年时就被誉为“世间少有之全才”。但这样一个人,却在入仕后接连被贬,走过了七八个州府。这里可以让学生动笔绘制“人生行迹图”,对苏轼一生的时间线进行梳理,汇总苏轼作品中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名句,并标注在他的人生时间轴上。

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苏轼在杭州疏湖筑堤,在徐州面对黄河决口亲自带人堵塞城墙缺口,在儋州兴办教育,在定州创制中山醪酒……“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的洒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他的淡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他的豪情……当这些名句随着苏轼的人生节点一一铺陈纸面,学生会发现苏轼一生闪耀,一生流离,既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也是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甚至还是个热爱生活的美食家。他乐观豁达,随遇而安,即使条件艰苦也能苦中作乐,认真生活。在他的人生之旅中,年轻时有对功名的热切追求,有为国家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随着政治上的接连受挫,他也像很多中年人一样逐渐领悟到人生无常。苏轼的人生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后期的诗词风格,也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使他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时仍能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后,学生形成了对苏轼形象的完整认识,这时学生再读文本,便能更具象化地理解《水调歌头》中的豁达实际上是苏轼经历人生风雨后对亲情、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达到了“知其人”的学习目标,也在对苏轼这位诗词大家的人生追溯中,感受到了他独树一帜的人格魅力。

二、论其世,鉴赏作品时代烙印

中国古诗词作者基本集中于“士”这一阶层,而“士”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其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深受政治环境影响。古诗词内容或言明政治抱负,或感慨怀才不遇,或抒发爱国情怀,越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诗人,其作品就越具有时代特征和政治印记。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是教师教学中要重点让学生了解的,也是针对杜甫这位诗人“论世”的基础,学生阅读前必须充分了解唐代由盛转衰的背景才能读懂这首诗。初次通读全诗后,教师要给学生补充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的重要历史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关中地区发生严重饥荒,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唐玄宗却依然过着奢华淫逸的生活。杜甫对朝廷深感失望,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更是彻底击碎了他的精神信仰。社会背景解读不同于诗人个人生平履历,此类宏大叙事更适合运用跨媒介阅读,便于初中阶段学生形成直观感受。教师可以选取“安史之乱”相关影视作品选段在课堂中播放,同时摘取盛唐时期“万国来朝”的画面与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进行对比。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思考题:如果你从“万国来朝”的时代忽然来到了民不聊生、战乱四起的时代,你会是什么感受?此处无需深入展开,学生只需答出最直观的情感体验即可。之后教师再针对唐王朝八年战乱、由盛而衰的历史简单总结,点明杜甫创作《春望》时他本人也在举家流亡。因此,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既是描绘国家战后的萧条,也表现出他颠沛流离时心中的愤懑与无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中,一个“溅”字突出了杜甫触目伤怀的情绪,一个“惊”字更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国家沦亡、家园破碎的深切痛恨。结合时代背景,学生便能深入理解杜甫作品中深深的隐痛从何而来,体会到他的作品风格特征。

学会“知人”,学生就掌握了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对比能力。而学会“论世”,则能让学生进一步通过时代背景探寻同时代不同诗人作品的共性,进行横向对比,推动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跃升。因此,教学《春望》时教师应关联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例如,李白写下《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时也身处“安史之乱”时期,带着夫人隐居在庐山屏风叠达半年之久。针对这首诗教师可以设置进阶型引导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句是哪句?为什么?这首诗与你学过的李白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很显然,《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中,“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是作者抒情的关键句,“大盗”指的就是安禄山之流,透露出诗人在战乱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写出了战乱时期百姓的疾苦,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但杜甫的诗更为直接、沉痛,而李白的诗中情绪则藏在看似洒脱的表象背后。又如,白居易的诗作以简明易懂闻名,他流传千古的《长恨歌》更是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辛辣讽刺,直指“安史之乱”时当权者还在歌舞升平的场景。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延续了白居易“叙事诗”的一贯风格,但其中的意蕴却是现实的真实再现。这种横向对比能让学生明确感知到,身处同一时代的诗人虽然写作风格各异,但其作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通过“论世”,学生不仅能对杜甫的《春望》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对李白、白居易等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运用“论世”进行古诗词赏析达到的效果。

三、品其情,洞察文本情感内涵

“知人”是“论世”的前提,“品情”则是“知人”和“论世”的目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准确地把握古诗词作品的情感内涵。而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后,还要让学生学会洞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价值,让“知人论世”法最终落在“品其情”上,实现古诗词鉴赏的最终教学目标。

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千古名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教师带领学生赏析这首诗的重点,也是诗人“写情”的核心句。基于“知人论世”法,在学生通篇朗诵该诗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挖掘刘禹锡写作时的背景和他的人生经历,并将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梳理。《秋词》是刘禹锡任朗州司马时所作,此前他参与了王叔文主导的政治革新,但改革最终失败,刘禹锡被贬朗州,时年34岁。学生自行梳理完作者的背景信息后,教师抛出核心话题:为什么此句中作者先写“逢秋寂寥”,转头又写“秋日胜春朝”?这种情绪转换是否矛盾?与刘禹锡的性格和经历有什么关系?此句的前后转折是鉴赏的关键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基于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和生活经验,如果让学生完全自主或合作学习,要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采用逐层引导式提问,同时关联易于学生理解的生活体验,将核心话题拆分成逐步进阶的引导问题进行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时设置的第一层问题:刘禹锡写《秋词》时遇到的困难和杜甫写《春望》时遇到的困难,哪个比较大?一个是被贬官,一个是国破家亡,学生很快就能得到答案。这里第一层问题围绕“世情”,第二层问题就要落点在作者本人:刘禹锡写《秋词》时34岁,杜甫写《春望》时45岁,三十多岁与四十多岁的心境有什么区别?这里需要教师补充一定背景知识,我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六十岁,三十多岁的刘禹锡尚处壮年,而杜甫已经走向暮年。人生阶段不同,面对的社会情况也不同,所以杜甫是满心沉痛,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的角度,都深感前路茫茫,一片灰暗。而刘禹锡虽然被贬,但内心深处还是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抱有好的预期。所以《秋词》的后两句中黄鹤直上云霄的意象充分体现出作者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这种情感转变既体现了刘禹锡乐观向上、不畏挫折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而杜甫虽然写的是春天,但内心情感却比萧瑟的深秋更悲凉、更绝望。通过比较两首作品的“人”和“世”,从两个维度引导学生解析诗词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最终实现洞察诗歌文本内涵的目标。

“知人论世”教学法强调解读古诗词时要先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所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教师运用“知人论世”法教学古诗词,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还能更全面地看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变迁。这种方法不仅为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引领他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古诗词乃至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笔者衷心希望,未来广大一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能更有效应用“知人论世”法,不断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为培养青少年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