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基于学科素养的小说阅读教学,旨在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审美因素以及文化内涵。以统编教材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以研读语句、巧妙追问、聚焦人物和追根溯源为主要环节,优化学科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阅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中领略其言辞深意、形成逻辑思维、升华审美境界,深刻地感悟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本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说 阅读教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它们贯穿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历程。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基于学科素养展开教学设计,能够引领学生从语言、审美等多个层面,体会小说的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教师可以围绕小说情节、人物和环境等要素,寻找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创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说阅读模式,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审美鉴赏等多个环节中理解小说的内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是其中的重要章回,此篇文本以林冲为主要人物,讲述了林冲被栽赃陷害差点丧命、转而奋起反抗的故事,整个故事的情节衔接紧密、语言考究、形象鲜明,以其作为主要材料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解读、逻辑思维、审美鉴赏等能力,进而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因而,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科素养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一、研读语句,领略言辞深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古典小说《水浒传》的重点章回,其语言艺术历来为人所称道,整篇文章既有口语化的特点,又增加了文学意味,从而打造了一种相对成熟的白话文艺术。从小说中的语言文字入手,不仅可以把握小说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还可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小说的深刻内涵。所以,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重点带领学生研读语句,让他们围绕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展开鉴赏性、探究性的文本解读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领略小说言辞的深意。
纵观小说全貌,作者对“雪”和“火”的描写可谓精妙,让人眼前一亮。在研读语句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着重解读小说中描写“雪”和“火”的语句。比如,在描写“雪”时,作者用了“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从“纷纷扬扬”一词可见雪之大,而从“一天”一词可以看出雪下的时间长。在此句的渲染下,整个故事都笼罩在“雪”的场景之中。而且,从“朔风渐起”可以看出冷风由小转大,这说明后续还会刮起更大的风,而风越大,雪便会越大,道路也会更加湿滑难行,这样的描写渲染了“风雪交加”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除了此处,文中还有多处描写风雪的地方,如“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等,这些语句或明或暗地渲染了故事的自然环境,为塑造人物和情节发展铺垫了基础。
而在描写“火”时,作者用了“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一句,此句的描写十分隐晦,整句没有提到一个“火”字,但是却形象传神地写出了火势的迅猛,读到这一句时,学生便能想象到火势之大。从整篇小说来看,描写“火”的句子仅有这一句,而正是“雪”与“火”的相互交织,串联了整篇文章,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林冲的选择,即经历了人生中的“雪”与“火”之后,林冲走向了新的人生道路,他不再逆来顺受看守草料场,而是“将葫芦里的冷酒都吃尽了”“提了枪”向东去。这种选择不是一时冲动的意气用事,而是舍弃了固有的生存方式,向着新的方向投奔而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舍弃,由此开启了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
除了描写“雪”和“火”的语句之外,小说中动词的运用也堪称绝妙。比如,小说的最后一段写到“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一个“剜”字,表现了作者用词的审慎。从细节的角度进行分析,“杀仇”的方式多种多样,作者却用了“剜”,一则表明了林冲的“杀仇”方式,二则描绘了“杀仇”的具体动作,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形象性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强化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以上述内容为例,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和分析了重点字词与语句,在此过程中,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古典小说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明确了其与众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相关语句的解读,学生也初步领会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二、巧妙追问,培育逻辑思维
学科素养导向下的小说阅读教学,教师也要将思维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目标,于小说导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促使学生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课堂导读中,教师可以立足小说的逻辑线索,巧妙地进行提问和追问,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当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加强时,他们即可在脑海中还原整篇文章的逻辑架构和主要内容。基于文本的主要情节和具体描写,教师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林冲在街上寻找陆虞候一行人,找了三五日都没有找见,那么陆虞候究竟去哪里了呢?
林冲是此篇小说的主人公,在阅读时,学生大多将注意力放在林冲身上,难免会忽视文章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陆虞候。为此,根据文本中林冲寻找陆虞候却始终不见其踪影这一情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结合这一问题,学生再度回到文本中,寻找陆虞候的踪迹。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林冲放弃寻找陆虞候后,他被调到草料场,这是工作上的变动;当他放弃寻找后,天气阴沉、大风肆起,这是天气上的变动。读到此处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这两个变动与陆虞候的踪迹有何关系?由此学生可以合理地进行推断,在陆虞候消失的五天内,他一直藏在沧州,只为了等待一个暗害林冲的好时机,而四处堆满干草的草料场以及大风四起的天气,便为陆虞候的计划增添了一份助力。
【问题二】陆虞候为何要选择草料场作为杀害林冲的场所呢?
紧接着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二”,引导学生思考陆虞候的动机。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前两次的暗杀行动陆虞候等人都以失败告终,为了使林冲消失得“既合情合理”又“无影无踪”,陆虞候又一次制定了缜密的计划,他吸取了前两次行动的教训,趁着北方干燥多风的气候,将林冲安排到草料场当差,这样便可以“合理合法”地杀害林冲,进而实现他们的计划。
【问题三】作者为何要多次描写大风大雪?
在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度展开追问,将提问的焦点聚集在文中的风雪描写上。经过前后文的联结以及深度思考,学生可知,在北方的冬季,风和雪往往是同步的,所以,当“朔风渐起”时,大雪也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其中,“风”成全了陆虞候一行人的计划,而“雪”却救了林冲的命,这使得故事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风”与“雪”的相互交叠,暗示和推动了人物命运的发展。
在提出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增添“文中为何要写陆虞候三次陷害和谋杀林冲”“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一块大石头’”等问题,引领学生聚焦细节,探究作者的用意。经过连续追问和针对性指导,学生既可以明确小说中人物行为的真实意图,还可以理顺课文的逻辑主线,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也形成和强化了逻辑思维。
三、聚焦人物,升华审美境界
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为感知、情感和理解,经历过三层审美活动后,学生即可升华审美境界。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聚焦小说中的核心人物,围绕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感知、情感和理解三个层面,展开审美鉴赏活动,由此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首先,具象化的审美感知。在这一部分的审美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词,体会小说的画面美。比如,在描写林冲反抗的画面时,作者连用了三个意象——红缨枪、红火焰和鲜红的血,色彩描写贯穿于林冲反抗的整个过程,不仅渲染了激烈的氛围,也暗含了人物的命运轨迹。
其次,直观化的情感宣泄。当林冲看到草料场熊熊燃烧的烈火、听到了陆虞候一行人的谋划后,他内心堆积的怒火再也无法压抑,他直直地将尖刀刺向陆虞候的心脏,将内心的怒火转化为行动,手刃了敌人。通过关联《水浒传》有关林冲的其他章回,学生可以体会到林冲身上的情感变化,由此获得审美情感。
最后,抽象化的审美理解。作为一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贴上了标签,他们不仅是个人、是群体,还是一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代表,林冲便是其中一个典型。在指导学生鉴赏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引出话题:“林冲这样一个正直善良、喜结朋友的人,为何屡屡遭遇陷害却不知反抗、始终隐忍不发呢?”围绕这一话题,学生可从审美理解的维度入手,结合相关课外资料,探索林冲这一人物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从而还原小说的审美形象。
四、追根溯源,感悟民族文化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的文化要素十分丰富。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他们挖掘语言、意象等表层因素中隐含的文化因子。以“山神庙”为例,这是小说中的重要意象,它隐含了深厚的文化要素,教师可将其作为探究的对象,构建“中国古代的庙宇文化”这一学习项目,从庙宇的象征意义、庙宇中暗含的命运变化等多个方面,让学生结合小说的内容,重点解读“山神庙”的深刻内涵。比如,小说中描写山神庙时,用了“又没邻舍,又无庙主”,这说明“山神庙”破烂不堪、鲜有人来,而山神庙的现状,便体现了林冲的现状,也暗示了林冲的命运变化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学生对庙宇文化的理解深度不断增强,他们能够从文化理解的角度,重点分析小说中的意象、解读小说中的语言文字。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教师基于学科素养实施了小说阅读教学,从研读语句、巧妙追问、聚焦人物和追根溯源等角度,指导学生领略了小说的言辞深意,培育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升华了他们的审美境界,同时使他们在深层解读的基础上感悟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除了此篇小说之外,教师也要继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创新举措,进而真正将核心素养融入小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