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文化景观不仅是城市的文化遗产,也是地铁公共艺术的表达媒介。作为城市“地下文化长廊”的文化载体,其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视觉语言转化呈现出镜像叙事的表征特性,涵盖历史遗迹、历史景观、古建筑物、文化习俗等多种表现内容。从物质文化形态到非物质文化形态,这种历史的图示再现、镜像的叙事投影不仅是历史文化景观的视觉表达,也是地铁公共艺术的意义表征。本文以地铁公共艺术为视角,探讨地铁公共艺术如何运用镜像语言诠释和再现历史文化景观。通过地铁公共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地下公共空间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为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承继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公共艺术 景观艺术 地铁公共艺术 历史文化景观 镜像表征
消费文化与现代媒介的蔓延不断改写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视觉文化十分兴盛的时代背景下,图像、声音和空间的解读与阐释彼此交互,构成了新的镜像表征。在地铁公共艺术视角下,地铁公共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历史文化的镜像呈现。这种“镜像呈现”超越了简单的物质化表现,是一种对历史记忆的唤醒,通过跨越时空来将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呈现在公共空间中,利用历史文化元素和抽象的时间符号将历史记忆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在图像与视觉语言的镜像表现中,历史文化景观完成了对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叙事表达。
历史文化景观的概念起源于文化地理学,是指人类在地域环境内长期作用于自然环境这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赋有人类思想印迹且可视或可感知的历史景象。其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从地铁公共艺术的独特视角切入,历史文化景观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表现范畴相对集中和具体化。从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走入地铁公共艺术,历史文化景观也从物质或非物质文化形态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语言,这既是时间和空间的物象移植,又是语言和意义层面的叙事重构。在地铁公共艺术视角下,历史文化景观以不同的形式语言讲述着历史故事、记录着文明起源、描绘着美好愿景,以历史文化元素的符号表征重构文化内涵,以历史文化图景的场景铺陈、回叙历史事件,以历史文化符号的价值印记传承审美意识,以历史文化意象的象征主义解读精神内涵。当我们聚焦于地铁公共艺术这个开放的艺术形式时,其所展现的历史文化景观视觉语言相较于城市整体的历史文化景观而言也更具选择性和针对性。
历史文化景观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镜像表现不只是对历史的回溯,更通过艺术的前瞻性视角,预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及其所承载的价值导向。这种镜像形式不仅引导公众回望历史,更能启发他们对未来的思索与探求,增加了其在历史的镜像中看到未来的可能性。
(一)符号的镜像语言
在地铁公共艺术视角下,语言和符号是个体认知自我和他人的媒介,同时也是定位社会身份的重要工具。这种表达和理解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架构中动态生成和塑形的。不同的语言符号和象征体系构建了个体特有的认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群体身份的内在认同。在地铁公共艺术的视角下,语言符号是传达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创作者通过对历史文化符号的提炼和加工,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艺术作品中,构建了完整的历史文化景观图式。语言符号在构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历史文化景观图示与艺术表现中实现了与公众交流并构建社会关系的媒介作用。这种交流不仅是个体的自我表达,还是社会认同的构建过程。地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其语言符号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同感,因而成了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表达工具。
(二)隐喻的镜像叙事
在地铁这一流动的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叙事手法,构建了一个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镜像世界。其透过形式隐喻的镜像投射,以历史文化符号形成艺术语言,向公众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公众追忆历史的步伐,表达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表现形式上,特定的图案、形象、符号以及色彩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隐喻意义。北京城市文化的隐喻性表达尤为丰富且多元。例如,在北京的传统建筑中,红墙、黄瓦的鲜明色彩传达出了封建社会的权力象征与审美理念。四合院中的影壁、砖雕以及吉祥图案则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思想。总而言之,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图案、形象、符号及色彩都在不同层面上凝聚和传承着地域、民族乃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在具象的场景或人物描摹中以抽象形式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意义。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呈现出生动、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镜像空间,使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静态呈现,更是对当代社会的动态反映,通过将不同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问题进行对比,揭示出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层联系和内在相似性。
(三)文化的镜像表达
地铁作为现代都市的重要交通动脉和公共空间,其内部的公共艺术实践日益成为展示地域文化、历史记忆及集体情感的重要媒介。具体而言,镜像化的历史文化景观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地铁环境中得以生动再现,巧妙地捕捉并放大了人们在经历相似情感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地铁乘客之间建立起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感。这种共鸣根植于共同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集体记忆,在心理学中也被视为一种“镜像共鸣”。镜像化的历史文化景观在地铁空间的呈现也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镜像表达。以北京地铁圆明园站的公共艺术作品《圆明园》为例,其聚焦于圆明园的历史与文化主题,标志性建筑遗迹——西洋楼大水法残垣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自我们孩提时代在课本上首次看到这张遗迹图片以来,它已成为圆明园的象征,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中国人对圆明园的集体记忆和心理图式。创作者将公众对圆明园的心理图式直观地复刻出来,以镜像的情感共鸣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激发出公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共鸣源于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珍视,更源于我们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同时,这幅壁画作品也反映了对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其以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时刻提醒着我们国家和民族强大的重要性,传递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地铁公共艺术语境下,镜像表征形式可以理解为观者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动态对话机制以及作品对观者产生的心理互动效应。这种效应不仅局限于生理层面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视觉刺激启动一系列心理连锁反应,并触发多种感官之间的交织共鸣。地铁公共艺术恰是借助于镜像理念的运用,揭示了观者与艺术作品互动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心理活动全貌,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视角和方法来深入探究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与心理感受空间。
(一)具象的“看·见”
具象的“看·见”是公众在面对反映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时,通过深度凝视与感知,实现从物理“看见”到心理“看懂”的过程。具体而言,图式化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一种直观且生动的具象表达。从“看·见”到凝视是一种有意识的审视,是主动的“看·见”。这种凝视不仅是对艺术作品视觉语言的审视,更是对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探寻,还是一个主观的解读过程——通过有意识地解构视觉信息,将其编码成有意义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度理解和诠释。这样的凝视超越了视觉表象的浅层逻辑。具象的视觉符号会引发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促使观者不得不调动内在的知识储备与认知框架。换言之,在地铁公共艺术语境下,对历史文化景观的解读不仅依赖于视觉层面的感知和体验,更需要思维的主动介入,从而实现从视觉输入到意义输出的跨越性转化。也就是说,“看·见”通过对艺术品的深度解读和情感互动,使历史文化景观在地铁这一现代公共交通空间中得以鲜活再生,并最终内化为公众个体乃至集体的共同心理表征。
(二)意象的“觉·知”
“觉·知”强调的是通过艺术作品所构建的历史文化意象,触发观者的深层意识觉醒和认知理解。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当公众置身于罗布着历史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身的情感经历和回忆映射到作品所表达的场景之中。这种视觉上的“反映”引发了对个人与集体历史记忆的共鸣。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的现实世界透过艺术化的视觉语言折射出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催发公众在观看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精神世界的自我映射,实现了对同一文化根源的追寻与认同。在地铁公共艺术视角下,通过对“意象的‘觉·知’”的探讨,镜像表征借助公共艺术作品引导公众从视觉感知过渡到心理认同,将历史文化景观的丰富内涵转化为个人及群体的精神标识,从而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快速节奏中维系并强化了人们对自身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知。正如格式塔心理学所主张的“人的知觉和意识不等于也不能还原为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抽象的“感·忆”
抽象的“感·忆”是感知觉和情绪体验间接刺激记忆的心理活动,聚焦于唤起公众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内在感知与记忆重现。在表现历史文化景观时,抽象的视觉符号并非直接复刻历史场景或具体物象,而是以象征、隐喻等手段构建超越具象化的视觉语言。其即使并非直观地呈现历史画面,也能凭借独特的表现手法引发观者对历史记忆的探寻与追溯。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想象绝不等同于创造一种他人连想都想不到的新鲜情景或事物形象,而是用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种新的形式。正是根植于观众在面对地铁现实空间时通过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所激活的超越现实的想象,这种由抽象艺术诱发的心理体验形成了一种“幻象”,在视觉体验中突破了时空限制,产生了一种与历史对话的“虚幻的真实”,继而开始作为情感和记忆的镜像承载。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正是以历史文化景观为叙事载体,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精神象征,将其背后的民族情感、历史文化价值、时代精神通过叙事重构,以符号化的视觉语言激活了公众的群体记忆,使图式化的历史文化景观成为情感交流和记忆唤醒的一种媒介。
历史文化景观在地铁公共艺术视角下的镜像表征是一个由外向内逐渐深入的心理过程。从无意识的看见到有意识的凝视,从单一的觉知到整体的思维对话,从主观的视知觉到记忆的情感唤醒,视觉艺术的镜像表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筑了公众面对艺术作品时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反应。地铁公共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传承的窗口,通过视觉文本引发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叙事的镜像表达,传递着民族精神与时代审美。同时,地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媒介,通过艺术手法表现的历史文化景观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或文化原型,而是主要为我们提供一种观察和认知历史的视角,目的是引领我们思考和探索历史文化景观的深层内涵。
(本文受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支持,项目编号:Z11027。)